何不言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張玉清的社交圈,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何不言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

自燕王北伐大勝而歸,此事迅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當下最流行的話題,有書生醉酒狂言,有走卒挺腰北望,亦有說書人,在銀錢的誘惑下,或猜或蒙的壯著膽子聊一聊這北伐過程中的趣事。

只不過大多都是胡編亂造。

這般作為也讓說書人存了幾分擔心,生怕官差敲門,可在這番蹭熱度下來,卻是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同時也因這些人在利益下的吹捧,燕王聲勢一時無二,漢家民族自豪感亦是空前高漲。

北平城,這種情況更是冠絕各地。

此地本就是燕王虎踞之所,城內百姓聽聞燕王大勝,一個個難免與有榮焉,尤其是今日,北伐軍士歸家,他們帶著第一手戰地新聞回來,又透過他們各自的家屬,很快這些新聞就傳誦的城內皆知。

什麼燕王力排眾議。

什麼冒雪奇襲。

什麼護衛軍大破敵軍。

什麼俘獲良多。

……

而普通軍戶聚集的城南區域,相對來說唸叨的都是一些關乎自身的一些小事,誰誰家兒郎戰死了,誰誰家立功了,誰誰家大兒子升了百戶了。

蜂尾衚衕。

張玉清自甄武出征後,隔三差五的就會去打聽打聽,什麼時候才會打完仗,軍士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她心裡總是帶著幾分揪心,一直踏實不下來,可她一個婦道人家能找誰打聽,大多也都是不懂戰事的老孃們。

若讓這些老孃們說說誰家的菜賣的便宜,誰家婆媳又吵成狗腦袋,這些老孃們一個比一個能嘮。

但是若說戰事,一個個都只會猶豫的來句,大抵要秋日才能回來吧。

秋日?

張玉清也沒啥見識,反正得了個時間也就信唄,天天掰著手指頭對比著秋日,算著日子,每次算著算著,就長長嘆一口氣。

腦海中不由得就會想起,以前丈夫在的時候。

那時候她擔憂自己男人,她的丈夫總會帶著一副不耐煩且自信的樣子說道“我又不是個新兵,哪那麼容易死。”

張玉清不明白,還特意問過,而她的丈夫也解釋的清楚,新兵容易慌,一慌準出事,只有經歷多了,才會曉得怎麼活下來。

可結果呢?她男人死在了戰場上。

現在她兒子作為一個新兵踏進了戰場。

這如何不讓張玉清憂心如焚。

不過幸好,就在張玉清還在算著日子的時候,突然聽說軍士們就要回來了,而且燕王還是大勝,幾乎沒有什麼損傷。

將信將疑的張玉清,幾番確認後,心情一下子就好起來了,連小六都懶的揍了,急忙忙的打聽好軍士回家的日子。

在今日,更是早早的就和一群老孃們在衚衕口,一邊閒聊,一邊等著回家的軍士。

今日這些老孃們閒聊,一個個都不在狀態,連最刺激的話題都沒人提及,而張玉清心中一直在暗暗祈禱著,平安歸來就好。

老張家媳婦,是個嘴快的性子,向來不太和群,此刻姍姍來遲,見到眾人這幅樣子,不屑的哼了一聲。

“不知道的還以為男人已經死了呢,一個個吊著個苦瓜臉。”

張玉清聽到這話,沒啥反應,她男人確實死了。

其他的幾個老孃們立馬急了,這不是咒人呢嗎,甄武家鄰居老程家媳婦也不是個善茬,上來就罵道“你再說一句,信不信老孃撕了你的嘴。”

“哼。”老張家媳婦眼睛斜了斜,其他話什麼也沒再說,就把老程家媳婦氣的跳腳。

“你斜眼給那個看呢,別以為大夥不知道你什麼德行,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扮的花裡胡哨的,天知道是不是有了新相好的了,連男人回來也不慌不忙,我看你盼著老張死在外面吧。”

這一下,老張家媳婦有點動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萌學園我只想擺爛

岑輕語

億億兆神豪的開掛人生

曙光凱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