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言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8xs.com,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何不言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天府,皇宮中。

自從太子朱標死後,已經六十五歲的朱元璋,彷彿一下子又蒼老了二十多歲,往日總是挺拔的腰板,也開始變的佝僂了起來。

他常常想著往事。

依舊不願面對現實。

朱元璋從未想過,他鐵血一生, 在得知朱標死訊時,竟當眾忍不住掬了一把淚水,這淚水中不僅帶著白人送黑人的悲傷,還有著對大明江山未來的擔憂。

他許多的設計和安排都與朱標息息相關。

如今朱標逝世,很多計劃也由此夭折。

朱元璋看著朱標生前上表的都城建造方案,一臉心痛的再次合上,不忍再看一眼, 遷都遷都, 如今還遷什麼都。

連大赦天下都救不得自己兒子,他要這都城建造方案又有何用。

“陛下。”近臣關切的輕聲道。

朱元璋回過神來,深吸一口氣道“通知禮部,宗人府等處,懿文太子的喪事,朕欲以皇帝規格操辦。”

“微臣領命。”近臣躬身說道後,在朱元璋揮手下,慢慢的退了出去。

房間再次陷入安靜,朱元璋一時恍惚,心灰意冷下恨不得從此不再管這天下之事。

可他偏偏不能。

他打起精神,起身向著東宮走去,剛到東宮門口,他的腳步就有些踟躇,他咬牙忍著內心的悲痛,走了進去。

朱允炆帶著一眾孩子, 跪伏在朱標的棺槨旁陪伴, 可一眾孩子的表現卻各不相同,朱允炆猶為傷心,看上去彷彿搖搖欲墜, 傷心欲絕。

當幾個孩子聽到腳步聲後,皆自轉頭看到朱元璋,其他孩子有些懼意,可只有朱允炆突然嚎啕大哭起來,悲慟道“皇爺爺,我想我父王。”

朱元璋本就強忍的悲痛,一下子被這句悽慘的哭聲而引動起來,他看著朱允炆,彷彿看到了朱標年輕的時候,同樣溫文爾雅,同樣至誠至孝。

“好孫兒,皇爺爺也想你父王。”朱元璋感同身受的說著,他想到朱標生病時,朱允炆衣帶不解,晝夜不分的一直斥候在旁,他一雙擒著淚花的眼睛再看向朱允炆時,也帶上了慈祥。

如一個失去兒子的普通老爺子一般。

因為兒子的逝世,那滿腔的愛子之情,順勢開始向著孫子轉移。

……

而這個時候,藍玉也收到了朱標亡故的資訊, 他心神激盪下,不由自主的便把信件捏成了一團,可隨後只覺得憋悶難受,恨不得立馬班師回京。

可是不行,建昌指揮使月魯帖木兒恰在此時反叛,他還需帶大軍過去征討。

他咬著牙。

靜默良久才平靜下來。

當平靜下來後的藍玉,也如大多數人一般,隨之開始考慮起儲君的位置,想著想著,藍玉的眼中厲芒一閃“庶子若敢貪圖皇位,莫怪我藍玉不留情面。”

然後,藍玉讓人通知了他的本部屬下。

當他把朱標亡故的訊息通知下去後,這些人全都驚駭不已,他們向來跟著藍玉以朱標嫡系自稱,如今朱標沒了,他們要比其他人更加難以接受。

大帳中,這些人的臉色陰晴不定。

一個個很快也都想到了儲君問題。

不知道過了多久,其中一位將領站起來,疑惑又鄭重的問道“國公爺,不知道皇上屬意那位皇孫?”

藍玉搖了搖頭。

這位將領一愣,臉色糾結了一番道“國公爺,咱們得撐一下三皇孫啊,畢竟說起來三皇孫才是真正的嫡出,也是國公爺的血脈之親。”

其他人見狀,頓時反應過來,也是紛紛進言。

藍玉沉著臉,依舊沒有人說話,但是卻滿意他部下的反應,也不枉他們大半輩子一起的徵殺。

這時有人又說道“這種情況,國公爺不適合多言,可是咱們也不能什麼也不做,這次征討正是機會,只要攜大勝而歸,皇上總會看在國公爺的份上,多加考慮的。”

“對對對,此話有理。”

“趁大軍在外,我們可以多找些功勞來立,晚些回去,也能給三皇孫壯壯聲勢。”

……

朱標一死,引起的動盪和討論是很大的,不僅藍玉,全國各地對大明朝之後的歸屬,都忍不住的心生猜測,膽大的還與好友私下相互爭論。

不過,北平城的朱棣卻顯得沉穩了很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國王幼崽三歲半

鍋包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