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言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章 不知道我惹不惹的起,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何不言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王府。

當甄武離去後,朱高煦看向了朱高熾。

朱高熾眼見剛才朱高煦和甄武爭執的一面,心中不知作何感想,但臉上卻一臉可惜的嘆息道“老二啊,你說你,這是何必呢。”

朱高煦嘴角掛上一抹冷笑道“老大,你知不知道自小我就不耐煩什麼,就是不耐煩你這個樣子,你看到我和姐夫這般劍拔弩張,心裡怕是在偷笑吧,現在這裡沒外人,姐夫也看不到,你說你還裝什麼裝呢。”

“我…我有什麼可裝的,只是你自小與姐夫關係要好,姐夫待你如何,亦不消我多說,如今鬧成這樣,實為可惜,而且你知不知道姐夫去遼東前,就曾和父皇進言過安南之事,如今好不容易時機成熟了,你意欲阻姐夫的抱負,姐夫該多傷心,你想過沒有。”

想過嗎?

自然想過!

可有些事他必須要去做。

安南如今出了這個事,顯然是變成了一塊很大的蛋糕。

朱高熾軍中沒有勢力,染指不了安南,只能去贊同甄武的政見來博得好感,然而朱高煦卻不同,他完全可以從甄武手中把這塊大蛋糕搶下來。

只不過這樣註定了兩者的選擇方向不同。

在朱高煦看來,甄武打算支援陳氏子弟,很明顯是想把陳氏立成傀儡,到時候甄武的勢力自然而然的便會擴大到安南。

其實安南本身不重要。

但三保暗中籌備下南洋的動作,甄武知道,朱高熾知道,他朱高煦同樣知道,而安南對於南洋貿易的重要性,只要不是傻子都清楚,所以事關錢袋子,朱高煦又怎麼捨得眼睜睜的看著安南之事插不上手呢。

更何況他有實力和甄武爭,為什麼不爭。

這次杜省上門在朱高煦看來就是他的一個機會,他完全可以把安南胡氏政權拉到他的陣營當中,藉助胡氏掌控安南權利。

朱高煦深深的看著朱高熾嗤鼻道“許多事你我心知肚明,你不用這般假惺惺的,姐夫的心胸我比你瞭解,靖難之時,大夥在一起為了軍情吵的不是一次兩次,他絕不會在意我和他爭什麼,也不會在意我和他政見有所不同,只要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是好的,能夠得到他的認可,他就只會讚賞我,反而你在這裡煽風點火,用來反襯我不懂事,實在讓人噁心。”

朱高熾彷彿沒想到朱高煦會說出這麼一段話,他張著嘴半出話,最終苦笑一聲,嘆道“罷了,罷了,大哥這就走,總成了吧。”

說完,朱高熾轉身向著外面走去,他搖搖晃晃的,走到門外時還差點摔倒,幸虧身邊的太監激靈及時扶住了。

朱高煦冷眼看著朱高熾的動作,臉上無動於衷。

等到朱高熾消失在他眼中後,他深吸了兩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再次坐了下來,覆盤他的想法。

他既然想要插手安南,控制胡氏,必須要有胡氏的把柄。

而即將進京的陳天平就是一個很好的把柄。

只要他掌握了隨時可以出兵攻打安南的大義,胡氏又怎麼敢不聽話?

所以,陳天平是個關鍵。

朱高煦想了一會兒後,眼中一定,一邊叫人去留意甄武的動作,一邊讓人把黃中叫了過來。

黃中是前府都督僉事,而福建江南等地都是前府的地盤,讓黃中去調查陳天平,並且把陳天平抓回來,是再好不過的人選了。

只要陳天平落到了他的手中,他一方面,可以看胡氏聽話的程度,再決定要不要放出陳天平,另一方面也能讓甄武陷入被動局面。

沒了陳氏子弟,甄武還怎麼去支援陳氏。

不一會兒,黃中過來了。

當黃中聽聞只是抓一個人,當時就不太樂意,可是在朱高煦和黃中密語了一下午後,黃中當天晚上,帶著人便出了京城,並且誓搶在甄武之前,控制住陳天平。

事關漢王大事,作為漢王的支持者,黃中一點不敢輕視。

晚上,朱高煦出奇的竟沒有多少睡意,輾轉反側幾次後,最終還是起身來到了外面,他緊了緊披在身上的大衣,站在涼亭下,看著夜空,忍不住又在心中,開始衡量著他這番動作所能取到的好處。

先他不支援直接攻伐安南,定然能得到一些東南士族的好感,第二,他暗中鉗制安南胡氏,可在之後三保下西洋中,得到不俗的話語權,最後便是最重要的,他可以借這件事讓甄武看到他的能力。

甄武的性子他是清楚的,因為甄武曾經不止一次和他說過,甄武這輩子除了讓家人平安康樂外,最大的希望便是想讓大明變的更加強盛一點,百姓們過的更好一點。

所以,在甄武心中,下一位君主的能力,勝過與他的感情。

朱高煦想著。

若是他能證明了他的能力,再加上他和甄武的感情,甄武又有何道理不支援他,而有了甄武的支援,軍中將再無一人是他的敵手,到時候即便朱棣不廢立太子,等到朱棣百年後,他何嘗不能重現唐太宗之事。

想到這裡。

朱高煦重重的捏住了拳頭。

經此一事後,誰敢再說他沒有腦子!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二小姐進京了

小喬且中路

ye空中的星星

木木尋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