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言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9章 一道捷報入京城,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何不言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南確實不經打。

可世界上的事情,有時候就是很奇怪,往往外戰之時,總會有一些別有居心的人,趁機會掀動起內亂。

之前安南戰事如火如荼時,福建沿海多地,也再生波瀾,彷彿有人在背後籌謀一般,許多地方不約而同的有人豎起了反燕大旗,他們打著建文舊臣的名義,讓福建陷入了一片動盪之中。

不過還好福建都司反應迅,在短短十日內,快刀斬亂麻的便把這股叛亂平了下去,只是在這一場動亂,數名官聲上佳的縣令和知府慘遭不測,讓人惋惜不已。

朱棣震怒之下,讓人把一眾賊押解京城,由錦衣衛著手深入調查,想要查出真正的幕後黑手。

但讓朱棣失望又吃驚的是,即便以錦衣衛的手段,竟然也沒有摸出真正的背後黑手是誰。

而在這個時間內,京城中關於福建叛亂之事,卻已經傳的沸沸揚揚起來。

……

這一日,永安公主與趙國老夫人入宮給皇后請安,恰巧撞上了太子妃也在,於是請安後,也沒著急回去,便留在坤寧宮和眾人訴著家常和一些京中的八卦。

幾個人之間不是婆媳母女便是姑嫂,誰也不是外人,沒人會端架子亦或者自持身份,說起一些道聽途說的小道訊息來,便是皇后徐妙雲也說的很是來勁。

什麼某某家小妾又作了妖。

什麼某某家想和某某家做親。

還有什麼某某家兒子為了個屋裡人,敢忤逆的和長輩置氣。

等等。

幾個在大明朝數的上身份尊貴的女人,聊起這種事情來,和衚衕裡的大媽們沒什麼兩樣,可這卻苦了都隨母親而來的朱瞻基和甄破北。

倆小傢伙對視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無聊。

他們實在不明白,大人們對這些事怎麼就這麼來勁,一聊起來好似沒完沒了一樣。

就在他們倆偷偷的相互擠眉弄眼找樂子時,徐妙雲她們的話題不知道因為什麼,聊到了福建的叛亂上。

朱瞻基倆人都是眼睛一亮,耳朵不約而同的便豎了起來。

趙國老夫人一直不喜歡打仗之類的事情,大抵也是因為每逢打仗,她的兒子們就該上戰場的緣故,所以當時就忍不住帶著些氣憤道“這些人好生過日子不成嗎,這都過去好幾年了,還鬧騰個什麼勁啊。”

徐妙雲聽聞捂嘴笑了一陣道“哎幼,我的老妹妹啊,你當這世上都是你一般的人呀,有些人啊,才不管過幾年不幾年呢,莫說現在,便是到了永樂二十年,只要不合他們心意,總還是會接著鬧騰呢。”

張玉清依舊有些憤慨“可這世間哪有事事如意的呢。”

徐妙雲又笑,一邊笑還指著朱玉英說道“你瞧你的福氣多好,找了個菩薩性子的婆婆,莫說給你氣受了,倒讓我整天憂心你讓你婆婆受了委屈,這世間哪去找第二個。”

說完,徐妙雲又忍不住唸叨張玉清道“老妹妹啊老妹妹,說你性子軟,說多少遭你也不改,哎,這也是你福氣好,生了幾個兒子個頂個的孝順,這要是換成別人家,像你這麼軟的性子,還不得給欺負慘了。”

張玉清一聽人誇她兒子,如往常一樣,本能的就笑了起來,一點也不管話中是怎麼評價她的。

徐妙雲見狀,無奈的搖了搖頭。

娘疼兒,兒疼娘。

真真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

而一旁的朱瞻基小哥倆見話題,不知不覺中又聊到了家長裡短,又無聊的翻起了白眼,徐妙雲一轉頭瞧見後,沒好氣道“倆個猴崽子可見是長大了,小時候一個個抱著我不願意撒手,現下就不愛聽我們婦道人家的閒話了,既是如此,那你們就去找陛下吧,順道問問陛下,中午我留你們娘在我這裡用膳,陛下若是方便,可抽時間過來一起用膳。”

朱瞻基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應聲後,當即就拉著三月向著外面跑去。

等他們跑到外面後,這才放慢腳步慢悠悠的走了起來。

可走著走著,朱瞻基突然問三月道“唉,你說福建的那夥叛賊,到底為什麼反叛呢?”

“不是說他們是建文餘孽嗎?”三月說道。

朱瞻基衝著三月翻了個白眼道“那你給我說說,他們既是建文餘孽,前年去年都不鬧騰,為啥非今年鬧騰。”

“瞻基哥哥沒聽說嗎?”

三月疑惑的說道“外面可傳瘋了,都說他們在怪陛下出兵安南呢,還說什麼安南和福建有什麼關係,埋怨陛下為了做好人,讓福建子弟去送死,導致他們日子過不下去。”

“我在正經問你話,你卻和我裝傻是不是?”朱瞻基不樂意的看著三月。

三月見避不開口,撓了撓頭,開口評價道“其實我也不信那些反賊的話,要按照他們的話來說,那廣西和雲南還不得更過不下去日子,可廣西和雲南卻好好的一點事都沒有。”

朱瞻基樂的雙眼眯了起來,一把攔住了三月的肩膀道“哥哥就知道你看的透,問題就在這裡,而且你也曉得,姑父出征前,戶部調集了糧草,做了統籌的安排,可沒讓福建獨獨承擔什麼,憑啥福建的日子過不下去,以我看這些建文餘孽,就是想在大軍征討安南之際,給皇爺爺添堵。”

三月沒多想,順口來了句“也許他們並不是真的建文餘孽。”

“嗯?”朱瞻基卻一驚,認真的看向三月。

三月反應過來後,連忙搖了搖頭道“我瞎說的,你可別當真。”

朱瞻基狐疑的看了幾眼三月,見三月沒什麼異狀,這才把目光移走,而三月心中微微鬆了口氣,他剛才的那句話其實真是他順口瞎說的,他沒有一點根據。

但是這個瞎說,卻也並非一點沒有緣由。

因為他三叔在福建當差的緣故,所以家中對福建的事情相對比較關注,而這次動亂,其他人可能只會被死的那些縣令和知府吸引注意力,但他家卻更為關注長樂的情況。

而據悉,他三叔所負責的長樂船廠,曾遭到了波及,一次性被燒燬了三十多條船隻。

這代表了什麼,三月本不可能清楚什麼,可他恰巧曾聽七叔說過一些出海的事情,尤其記得七叔曾傷感的感嘆過一句話為什麼那麼多人都不希望大明出海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