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千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荊州、冀州,三國之夏侯棄子,黑千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公,我想說的是,劉益州如此誠懇地將益州大印奉上,您就切莫再推辭了。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傾頹,能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光復漢室的人,普天之下恐怕就只有您了。更何況,您本身就是漢室帝胄,與劉益州是同宗兄弟,兄弟之間,又何來爭奪之說呢?主公啊,您應該當仁不讓地接下大印,然後順應天命,將這益州牧之位收入囊中。我等群臣,也會誓死追隨主公,輔佐主公成就大業!”

龐統在一邊勸說,只是讓劉備接下這大印。

“就是,主公,如今陛下還在曹賊魔爪之中,如同傀儡,備受煎熬。如今曹操勢力龐大,主公若不聚合荊益之力,又如何能夠與曹賊抗衡,救陛下於水火之中?還是說,主公顧念自己的區區名聲,而不願意伸大義於天下?在下以為,主公應當仁不讓,扛起復興漢室之大旗,聚天下心念漢室才智之士,掃平四海,還天下以太平。”

法正知道劉備的顧慮,這般前來,劉璋就投降了,在別人看來就是謀奪他人的基業,可眼下這些人的看法重要麼?天下間有數的諸侯就只剩下了曹操、孫權、劉璋,以及自己這四家,劉璋既然主動願意獻出益州,大大方方接了便是,又何必如此小女兒態。

但是,劉備還在等,等著益州人的一個態度,自己雖然是帶領兵馬強勢而來,可若不能得到益州本土人的支援,說不得過幾日就會出現反覆。

譙周似乎看出了劉備疑慮,於是站了出來。

“某夜觀乾象,見玄德公入川之時,群星聚於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況一載之前,小兒謠雲:若要吃新飯,須待先主來。此乃預兆,正應了玄德公,此乃天道,還請玄德公不要再猶豫推辭。”

“我觀玄德公,乃頗有高祖之風,仁德寬厚,又能夠善待百姓,實乃是益州不二之主,還望玄德公不要推辭。”

這時候,許靖也出言。

“陷我於不義,爾等也。”

說完,劉備就接過了益州大印,然後進城設宴款待眾人。

“主公,如今西川平定,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還望主公將劉璋送去荊州。”

酒席散去,龐統在劉備的攙扶下,踉蹌著腳步進入廂房休息。

“士元醉了,此等話語如何能夠說出口?”

劉備想不到,今日剛剛拿下了益州,龐統就開始謀算起劉璋來,心中實在不忍,就想著龐統是醉話。

“主公以為我醉了麼?我沒有醉,我清醒的狠,讓劉季玉去荊州,既是為了他好,也是為了主公好,我今日觀之,黃權、劉巴等人,面露不忿神色,主公焉知,這巴蜀之地,還有多少心念劉璋之人?若是有朝一日,他們強擄劉璋以為大旗,號召眾人反對主公,到時候主公又將如何自處?”

龐統的話,不無道理,劉備也從獲得益州的喜悅以及酒意中醒過來,但這麼著急下手,是不是太心急了些?

“我剛剛才拿下益州,就要讓季玉離開,會不會?”

“劉璋失去基業,就是因為太過軟弱,既不能約束益州豪強,又不能恩澤百姓,手下多派別勢力不能調和。主公若是婦人之仁,臨時不決,在下也怕主公今日拿下益州,明日便會失了益州。”

劉備聽了之後,覺得龐統說的很對,又心中猶豫不定,就連夜寫了一封書信,讓人快馬送到荊州,詢問諸葛亮的意見。

諸葛亮接到了書信之後,立刻就回復了一封書信,說明了劉璋必定不能繼續留在益州,只有到了荊州,荊州和益州兩地才能內部安定。

劉備得到了諸葛亮的書信之後,立刻就設宴款待了劉璋,讓劉璋收拾自己的財物,又給了劉璋一個振威將軍的官職,讓劉璋帶著自己的家小到荊州安歇,並且調集諸葛亮進入益州,又讓龐統回到荊州協助關羽。

他自領益州牧,大封官職。

夏侯信得到了訊息之後,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就這麼得了大半個益州。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想就能做到的,還得看看自己的實力如何,繼續和劉備開戰明顯就不符合長期需求,隴西三郡是自己的根本,一旦接下來開始征伐益州,那三郡就是第一線。

夏侯信趁著天氣還暖,立刻組織人手耕種了一批糧食,同時傳令謹守關隘,不斷完善漢中武都一線的防禦體系。

他相信,劉備這時候肯定忙著整頓內務,整頓益州力量,這個時間不會太多,最多一到兩年,劉備就會率領大軍前來。

時間看起來很多,可卻遠遠不夠,夏侯信開始了在五郡之地屯田,又將自己當初帶來的三十多個學子全部都編入了五郡之中,就連徐達等幾個還未成年的孩子全部派出去開始學習打理政務。至於之前那些派出去屯田的弟子,全部都已經逐步成長,夏侯信打算挑選其中有理想信念、有堅持、有手腕的人從屯區裡面出來,擔任縣令縣長等官職,次一等的人,提拔為屯田都尉,負責幾個片區的屯田,也抽調一部分人到漢中屯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思歸

傾城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