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天下名士伯俞現,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身處在這華清宮中,張勉每日過得悠閒自在,或是彈琴,或是讀書,偶爾搞點小明,把日子也過得很是充實。

而沉魚也被召來這裡,負責張勉每日的飲食起居,張天齊來看過張勉,每次一說到入仕問題的時候,張勉都會說同樣一句話,那就是能而仕,卻不仕。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憑我的能力,是可以勝任這些官職的,但我就是不想入仕為官。

張天齊對此也是頗感無奈,勸也勸不動啊,既然他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只能表示尊重。

這一日,夕陽西下,張勉正坐於華清宮外,面前架著一張古琴,手撫著琴絃,十指上下撥動,面色鎮定而肅然,一曲悠揚空靈的琴音傳了出來,直達九重天,抑或是琴音所引,空中伴著鳥鳴,宛如一幅優美畫卷。

華清宮中,斑駁的磚牆,歷經風霜,烙下王朝更迭的印記,高牆之隔,演繹著多少悲歡離合。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張勉一邊彈奏古琴,一邊吟起了詩詞歌賦,聲音高亢,在這宮中傳出,引得路過的婢女和毗人紛紛側目。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一詩吟完,手中的琴絃出錚錚響聲,那一聲顫,仿若敲動在每人的心中,久久不得離開。

婢女和毗人聞聽於此,紛紛感涕落淚,沾溼了袖袍。

夕陽的餘霞,仿若殘血,在雲層交織中,化作一片片的血雲。

氣氛陡時變得感傷,隨著張勉手中的琴絃,撥動變快,那一聲聲絃音,如同傾注而下的瀑布一般,在空氣中變得飛轉。

這裡有被迫離家進宮的婢女,也有從小無父無母的孤兒,若不是生而為幸,恐怕早已不在這世上活著,即便如此,他們心中難免湧上思鄉之情,那種在深宮中,生活一輩子的無力之感,卻是如瀰瀰大霧,將他們雪藏。

“好一句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就在此時,在張勉的左側,忽見一道人影慢慢靠近,手執著一壺酒,身著一襲潔白色衣袍,長飄逸,不落俗塵,腰間還佩有一把隨身劍,此人看起來有些眼熟,當張勉思索片刻後,便是記了起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那日在江邊乘著木筏的男子,他這一身裝扮,實在是太具有標籤性,便是隻看一眼,就能將其認了出來。

他席地而坐,然後執起酒壺,仰飲酒,其風格頗為肆意,宛若一名隱世高士。

張勉微微一笑,停下琴奏,也同樣抓起置在一旁的酒壺,然後朝他走了過去,同樣席地而坐。

那人抬睥睨張勉一眼,笑道:“公子不怕地面塵埃染垢,髒了衣袍?”

張勉哂然一笑,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他面露一驚,詫異地看了看張勉,目光中流露出一種異色,雙手作揖說:“公子出口成章,且意境深遠,伯俞深感佩服!”

伯俞!

原來這名男子便是那譽滿天下的名士伯俞,怪不得張勉見他仙風道骨,不落凡塵的模樣,就覺得此人並非尋常。

只是伯俞的名聲太大,他沒想到對方便為其人。

“先生真乃天下名士,伯俞本尊?”張勉再次確認道。

哈哈哈哈哈!

“如若不然,郎君以為在下是為何人?”伯俞再次執起酒壺,仰飲之。

張勉會意一笑,同樣拿起酒壺。

在夕陽的餘暉下,兩人倚靠在樹下,席地而坐,肆意飲酒,暢談心中之事,從志向談到國事,從個人抱負談到家國大義,兩人暢敘許久,不知不覺間,天色竟漸漸黑了下來,空中泛起了點點繁星。

“郎君學富五車,真乃飽學之士,如此年紀,曉以大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實在是難能可貴啊!”伯俞在與張勉聊了之後,便是如此評價他說。

“伯俞君謬讚了!”張勉謙遜道。

對於伯俞的事蹟,張勉也只是透過道聽途說得知,這得要從二十年前說起,那時候未國烽煙四起,征戰不斷,伯俞身為將門之後,於邊塞參軍,抵禦外族侵擾,曾以千騎之士,打敗過敵軍的三萬大軍,替未國鞏固了邊塞江山,為黎明百姓爭來寸土金安,在未國百姓中有著不可比擬的崇高地位。

然而,朝堂之中,卻有著一些諂媚之人,因為妒忌伯俞才華,無不用其極,在未國二世皇帝面前進獻讒言,矇蔽聖上,結果伯俞被卸下軍甲,罷黜官職,淪為一介布衣。

儘管如此,百姓仍將伯俞視為天下名士,在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後來的伯俞行蹤不定,世間只留下他過去的那些傳說,再也沒人見到他的身影。

當張勉提及這些往事時,伯俞都只是苦笑搖頭,並未說出半字,似是不想再提起過往。

“伯俞君,你難道不想再回朝堂,為國效力了嗎?”張勉問。

“那些都是往事了,況且,此時的朝堂已不再是過去的朝堂,回來如何,不回來又能如何。”伯俞站了起來,然後走到古琴前,只見他十指放於琴絃上,笑道:“與其理會這些煩心事,還不如彈奏樂曲來得實在。”

伯俞的琴藝天下一絕,能讓他自傲的,除了運籌帷幄的謀計外,便是那琴藝和劍術,這琴與劍,在他手中已然是爐火純青,世間公認。

張勉聽著這空靈的曲音,時而悠揚婉轉,時而急湍奔騰,仿若戰場上的百萬鐵騎,在廝殺中拋頭顱,灑熱血,如此激昂的節奏,是有著此般經歷的人才能彈奏出來,若是讓張勉來彈,完全就是兩種模樣。

伯俞的十指在琴絃上下翻飛,快移動,那白色衣袍也是獵獵作響,面色上顯得肅然,但若是仔細看去,便能現他眼角中噙含著一絲淚花。

此曲太過悲壯,聞聽之人,便是能感受到這一點,張勉聽著此曲,仿若自己置身於此情此景。

張勉在想:二十年前到底生了什麼,為何一朝之間,讓如此能臣偉將,淪為一介布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