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章 華燈高掛喜慶日 一,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的夜晚,華燈高掛,街道上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如過江之鯽,在皎潔月色的襯托下,湖光十色,相互交映,有著倒影之美,在湖上,一艘畫舫緩緩而過,其上站著那些身著新衣的青年才俊和妙齡女子,在此彈曲作詩,小酌杯酒,節日的氣氛十分濃厚。

今夜,是為農曆的七月初七,也是乞巧節,在這一天裡,善男信女皆紛紛出閣,藉著這美好佳節,或取一份良好姻緣。

哪怕像是張勉這樣不求姻緣的人,他也只是想在這樣的節日裡圖個樂子,參加這個節日的活動,跟他有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正如歐陽嶽和金成那樣,身為將門之後,更是不可能隨意媒娶,不過湊這個熱鬧還是完全可以的。

張勉他們幾人,在用過餐食後,便是一同來到了這街道上,走在路上,人頭攢動,摩肩擦踵,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有商人在此售賣香囊,泥偶,糖葫蘆等,也有人在此販賣簪,玉佩,銅鏡等物件,其中有不少來自域外的商人,一看這面容相貌便是能認得出來。

在當時的未國,文化開放,通商也如此,域外的商人來此,一視同仁,對他們收取的賦稅也與本國商人是一致的,未國的百姓餘錢相對於鄰國要多一些,所以一到重要節日時,這些域外商人便是傾巢而出,想著趁這時候賺一波,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

“咦?這個簪好漂亮啊!”慶陽公主掃視那商人販賣的簪,看到後,當時俏臉一喜,馬上駐足不前,停了下來,纖手輕撫著那個玉簪,看起來喜歡不已。

“公……小姐,你喜歡這個嗎?”金成差點就忘了出來之前對他的交代,在大庭廣眾下不能稱她為公主,這樣會帶來一些麻煩。

“這個玉簪多少錢?”金成對那域外商人問道,商人興許是在未國時間待得長了,開口就說了一口流利的未國話,“此物三十文錢。”

區區三十文錢,金成想都沒多想,就馬上從錢袋中掏出三十文錢出來,遞給了那名商人,商人似乎看出金成是個金主,於是咧嘴一笑,又向他推薦了其他物件,說:“這位公子,我這裡還有其他的好東西,你看看?”

說完,他從攤前的下邊拿出一個木箱,弄出一副很神秘的樣子,小心翼翼地開啟,然後拿出一個錦盒出來,裡面放著兩根模樣褐色之物。

“這是何物?”金成從未見過此物,覺得很是奇怪。

張勉也在一旁看到了此物,當時他就笑了,原來這個是針對男人而言的好東西,也就是那傳言中的肉蓯蓉,這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歷來就被當做補腎壯陽的珍品,在歷史上也是西域各國作為上貢給朝廷的貢品。

張勉在過去見有人吃過,所以就順便了解了一下,沒想到這商人會給金成推薦此物,所以他有些忍不住笑了起來。

“二哥,你笑什麼呢?”金成見張勉在那咧嘴笑,不解其意,便是問道。

可張勉卻笑而不語,金成更是疑惑不解,於是對那商人問道:“此為何物?”

“公子,這可是好東西啊,買回去後,吃了之後你自然就能感覺到了。”商人也不把話挑明,很是隱晦地說道。

聽完這話,金成更是一臉茫然,看了看那盒中的肉蓯蓉,硬是想不出這玩意兒到底有什麼功效。

“什麼好東西,你倒是說明白啊!”金成當時就有些不悅了。

“來,我跟你說。”張勉在他耳邊悄聲說了一會,金成的臉色微微一變,隨之咧嘴一笑,瞭然地點頭,當時馬上就拿出一貫錢出來,押在攤桌上,說:“這個我要了!”

商人接過錢,笑呵呵地說:“公子真是識貨,這東西現在可不好找,祝公子生活幸福美滿。”

金成得到那錦盒,趕緊把它給揣入懷中,又向張勉確認道:“二哥,這東西的功效真有那麼好嗎?”

張勉淡淡一笑,“你回去試試看不就知道了?”

金成點點頭。

而後將那玉簪送給慶陽公主,慶陽公主在將玉簪收了之後,朝他斜瞥了一眼,生疑道:“剛才你跟那商人說什麼呢說這麼久?”

“哦,沒什麼啊……”金成沒想到慶陽公主會突然問他這個,當時就愣了片刻,後又覺得難以掩飾,於是就說:“就問他西域的那些風光,生活習俗之類的,對吧,二哥?”說完後,金成還不忘拿張勉來打掩護,轉就把這個鍋扔給了他。

張勉一陣無語,有這樣的嗎,非要把自己也給拉下水。

無奈之下,張勉也不得不幫著說:“他說的是,我也跟那商人聊了很多,所以耽誤的時間長了。”

“是嗎?”慶陽公主半信半疑地瞥了一眼,像是不太相信的樣子。

“小姐,讓我來給你戴上那玉簪看一下吧?”金成移步向前,想要用此舉來轉移她的注意力。

“不用,我自己會戴。”慶陽公主擺手回絕,自己則拿起玉簪,將原來的簪給小心地取了下來,然後纖手輕輕掀開盤,將玉簪慢慢一推,便是推入到盤當中,之後再用纖手稍微動了動盤,以此讓玉簪更為牢固一些。

“真好看!”金成看著慶陽公主眼睛眨都不眨一下,那花痴的模樣,弄得張勉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大有揮袖離去之勢。

……………………

高月懸掛,清風拂面,在這街道上,到處都洋溢著一片祥和喜慶的氣氛,活動也在這時候開啟,猜燈謎,吟詩會,各自吸引了不少的善男信女,才子佳人,都紛紛聚在一起,歐陽嶽他們對吟詩不感興趣,一看到有燈謎,就往猜燈謎那邊跑了過去。

而只剩下張勉和沉魚兩人,往那吟詩會移步過去,所謂的吟詩會,就是以一主題為意,然後圍繞其主題吟詩作賦,張勉剛開始只是聽著沒說話,聽了一會下來,只覺得這些書生吟出來的詩句實為無趣,到後來實在聽不下去了,於是就出聲道:“作詩應為言之有物,如此大略之句,還不如不作。”

這些年輕男子大多從附近郡縣趕來,對張勉根本就不認識,一聽此言,當時就面露不滿,心中不悅地說:“汝為何人,竟如此大言不慚,如若爾等作出佳句上作,再來說出此話!”

張勉淡淡一笑,“汝等非吾,又怎知作不出來?”

“既然如此,那便以今日之節為題,以此作詩如何?”另一名書生出聲說道。

“可以。”張勉風輕雲淡地答道。

“少爺,你會作此詩嗎?”沉魚知曉張勉彈奏樂曲一流,但並不知道他的作詩水平,況且又是臨場揮,其難度更是大了許多,在場的皆是附近郡縣的有名書生,看他們談吐穿著便能知曉。

過了半晌,張勉只是對她微微一笑,便是移步走了上去,那書生也是個急性子,方才站穩腳步,便是開口道:“今為明朗日,心作樂懷天,看嬌娘無數,卻抱歸家還。”

說完之後,此書生洋洋得意地朝張勉看了一眼,彷彿勝券在握的樣子,張勉不由得苦笑不已,真是秀逗了,這也叫詩?用後世的話來說,這就是一打油詩而已,毫無乾貨和內涵。

“怎麼樣,爾等詩作在何處,快快說出來,如若不能,便是離開此地!”那書生冷聲道。

張勉冷冷一笑:“此作如此淺薄,竟也吟詠出來丟人現眼,真是白瞎讀了那麼多的聖賢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我真的沒氪金

七年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