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糧食短缺酒漸停,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勉在後世當不成演講家,但在這裡卻總能口出金句,讓他們時常聽到這些從未聽過的話語,有時恨不得馬上掏出筆墨來記上一筆,他們也在尋思,為什麼張勉總會想到這些聽起來讓人熱血沸騰的語言,他們怎麼就說不出來,從這些事上,他們就總結得出了,張勉是個天才,他們這些凡人是根本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的。

這件事情後,他們在訓練場訓練得比以前更勤了,知恥而後勇,這也是張勉送給他們的話,為了讓自己能牢牢地記在心裡,他們還把這五個字寫在了訓練場的牆上,每次訓練的時候總會看上一眼,想放棄的時候也會看上一眼,然後整個人又充滿了動力,重新投入到訓練中來。

伯俞時常請教張勉,關於一些手勢資訊和陷阱之術,張勉其實對這些瞭解有限,過去只是看過一些軍事頻道節目和雜誌,所以瞭解不深,不過僅僅這些皮毛,都讓伯俞感到很是佩服,對這些東西讚不絕口。

張勉現,經過這次演習後,他們的整體狀態都變得更加積極,知其短處,方能習其長,之前未經過這樣的體驗,還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可經過這次之後,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不會那麼自大,而選擇腳踏實地。

人的可貴之處就是有自知之明,不自知者,是為愚。

張勉放心把他們交給伯俞,要論練兵,他才是專業的,自己只不過新點子多一點而已,最後的落實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做才靠譜。

這幾日張勉也都回去四方閣了,跟慕容齊合奏了幾曲,喝了幾杯,又與李鍾聊了近況,李鍾特別關心他的那些清風寨的兄弟,但也交代了張勉,如果他們不聽話,是打是罵都不要客氣,棍棒下出人才,看來從古時就有這傳統了。

李鍾也跟張勉大吐苦水,說是最近的酒供不應求,原因在於糧食不足,加上朝廷徵調大量糧食,糧價飛漲,酒價也在上漲,這樣一漲,造成許多人喝不起酒,酒閣的生意日漸下滑,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酒閣的正常運營。

“阿弟,不是為兄在這大放厥詞,的確是這光景不如意,為兄每日為這事可是頭疼得很哪!”

李鍾在此之前已經想了許多辦法,可就是結果不如人意,糧食的產量遠遠跟不上釀酒的度,而且這裡的人大多愛飲酒,喝的酒比吃的糧食還多,如若去附近郡縣購買糧食,一來增加了運輸成本,二來附近郡縣的糧食也很是緊缺,並沒有多餘的糧食供他們購買。

終於還是到了這一步,張勉早先就預料到會有這麼一天,這個時代的產糧能力本來就不高,而且品種單一,勢必會造成糧食的短缺這個問題,戰爭的減少,人口急增長,這也是糧食短缺的原因之一。

“阿弟,若不是為兄實在是無能為力,大兄也不會與你說這個事兒的。”李鍾苦著一張臉,眼看著酒閣從原來的興盛,到如今的日漸轉衰,一想到這他就心痛不已,酒閣就像是他親手撫養長大的孩子一樣,一天天看著它的成長,可是現在卻要夭折,他怎會不感到心痛。

“大兄,你先別太傷心,此事有我在,不會讓酒閣就這樣沒了的。”

“阿弟,你有辦法?”李鍾猛一抬,緊緊注視著張勉,眼中飽含著期盼。

“嗯,有一些想法,但不知道能不能奏效,不管怎樣,先試著看看吧!”張勉點道。

“有辦法就好!有辦法就好!”李鍾心情轉好,面上露出笑意,有了張勉的這句話,他就安心了許多,不然每天都是擔驚受怕,真怕這酒閣栽在他的手上,那他就是這四方閣的罪人了。

不是李鍾想得多,他本就是重情重義之人,四方閣是張勉一手創辦起來的,而他自己也親歷了四方閣的崛起之路,這一路走來頗多不易,能有今日如此境地,也是付出了不少的辛勞。

所以李鍾對這裡不單單只是在這裡做活,更多的是對這裡的一種責任,一旦有任何不好的風聲,他心裡都會產生膈應,為此感到寢食不安,就像這件事一樣,他瘦了將近十斤,整個人的狀態都沒有以前好了。

這些張勉都看在眼裡,他固然同情李鍾,但他知道言語上的安慰是無濟於事的,解鈴還須繫鈴人,要想解開這個心結,就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一旦事情解決了,他的狀態自然就會恢復如初。

張勉與李鍾喝了兩杯,心情不好,喝起酒來也不是那麼地暢快,匆匆喝了兩杯酒之後,他就起身離開了。

回到府上,沉魚他們幾人正在用膳,見張勉歸來,於是朝他招手道:“少爺,過來一起吃吧!”

“不吃了,你們吃吧!”張勉擺手回道,然後看也不看,徑自往屋中走去,砰的一聲關上了房門。

眾人一愣,齊刷刷地目光朝房門看了過去,手中捧碗的動作滯停在半空。

“二弟這是怎麼了?”歐陽嶽見狀,有些不明所以地問道。

“擺著一張臭臉,像是欠了他多少銀兩似的。”慶陽公主一邊夾著菜,一邊腹誹道,語氣中帶著幾許鄙夷。

寧玉滿不說話,但他似是在沉吟思考。

沉魚這時候從座位上起身,然後舀了一碗飯,夾了一些菜之後,走到房門前,右手指輕叩在房門上,輕聲問道:“少爺,我能進來嗎?”

裡邊毫無動靜,當沉魚再次敲門時,忽然嘎吱一聲,房門露出了一點小縫,沉魚一怔,悄聲道:“少爺,那我進來了哦!”

還是沒什麼動靜,沉魚手中端著飯菜,掀開門簾,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

當她剛走沒幾步時,眼前的情景讓她愣住了,只見那書架上的書籍,還有桌上的東西,甚至連床榻上都是一片狼藉,地上滿是各種亂堆亂放的典籍,還有草紙之類的,而張勉正蹲坐在床榻前,不時朝外抽出簡牘,砰砰聲不斷。

“少爺,少爺……”沉魚輕聲喊著張勉,可張勉卻置若罔聞一般,根本沒有任何的回應。

沉魚把亂糟糟的桌案收拾一番,然後再將飯菜置於其上。

“少爺,再不吃的話,飯菜都要涼了。”沉魚坐在一旁說道。

可張勉仍舊沒有任何的回應,還是埋頭翻找著他所需的東西,沉魚不懂,但也很無奈,說什麼都沒用,就只能這樣坐著等了。

片刻之後,張勉才伸了個懶腰,聞到一股菜香,順著菜香的方向看去,見沉魚在此,不禁愣了一下,疑惑道:“你怎麼在這?”

“沉魚已經進來一會了,少爺不知道嗎?”

張勉搖了搖頭,對此表示不知。

“剛好有些餓了。”張勉摸了摸肚子,裡邊傳來咕嚕咕嚕聲,“少爺,飯菜都在這裡了,趁熱快吃了吧!”

張勉也不客氣了,站起身來,然後端起碗開始吃了起來,“少爺,你這是在找什麼東西嗎?需要沉魚幫你找嗎?”

張勉嚥下嘴中的飯菜後,然後說:“你還記不記得我帶來的一本叫做《齊名要術》的典籍,我現在突然找不到了。”

《齊名要術》?

沉魚微微抬,卻作沉吟之狀,她聽這名字有些耳熟,但卻又一時間想不起來是在何處看過。

“少爺,此典籍是為何種模樣?”

“就巴掌大小,薄薄的,很輕便,藍黑色封皮。”這是張勉當初從後世一起隨身帶來的掌中小書,這是為了在野外無聊時翻上幾頁,平時放著也沒用,現在突然要用他才想到,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沉魚思忖片刻後,忽然一驚,臉色大變,一聲不響,趕緊跑了出去。

張勉見她如此慌張模樣,既是奇怪,也感到很是不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