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眾志成城各分工,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騎了馬,吃了燒烤,張勉和沉魚在這裡待了兩,富平熱情好客,本來讓他們倆多待幾日,但張勉還是婉拒了,臨行之前,富平把那匹爪黃飛電贈與了張勉,其實對於這匹馬,張勉還是頗為鐘意的,表達了謝意後,張勉和沉魚兩人就離開了簇。

回到上武郡,張勉將那幾名西戎人所的話,轉達給了伯俞等人,伯俞似是對此早有預料,所以表現得很是平靜,而妥爾巴和吐爾巴兩饒反應尤為激烈。

他們倆始終對西戎國君殘殺他們的家屬一事無法釋懷,有著滔的血海深仇,在得知西戎國準備要攻打上武郡後,他們倆幾乎同時摩拳擦掌,面上帶著深深的恨意,怒色道:“來得正好!老子早就想要大開殺戒,把那幫徒子徒孫給清理乾淨,然後再把那老賊給親自手刃!”

自從西戎國君殺害他們家人起,兩人就與西戎國國君勢不兩立,水火不容,恨不得馬上剝他的皮,抽他的筋,方才解開心頭之恨。

“此事不能意氣用事,得要從長計議才是。”伯俞在旁道。

“要我等如何冷靜,你能冷靜,那是因為殺害的不是你的家眷,你的父母,所以我們的痛苦,你永遠都不能體會得到!”吐爾巴神情激動,朝伯俞大聲。

伯俞冷笑,其聲冷若寒冰。

“你的家眷,你的父母,死於屠刀之下,我又何嘗不是?這世上,快樂只有一種人,痛苦卻有千萬人,如果僅以此來讓手下的弟兄白白送死,我決不答應!”伯俞語氣堅定,聲音冷冽地道。

此話一出,讓得眾人沉默不語,而吐爾巴也被辯駁得無話可,嘴皮劇烈抖動,想點什麼,卻始終不出口,面色也被憋得通紅。

“行了,此事不必再爭,大敵當前,應以大局為重。”張勉出言道。

此時的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兀圖術見狀,忙出來打了個哈哈,:“不就是那老賊嗎,怕他作甚,當初給老子當個百夫長,把老子當畜生一樣使喚,現在正好要打過來,老子就把他送到西去!”

兀圖術當初在西戎國任百夫長時也沒少受氣,這種來自於上層與下層的差距,使得他們之間有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不僅如此,在等級森嚴的西戎國,哪怕人與人之間只有一個爵位之差,但歧視是不可避免的。

這就是為什麼兀圖術在上武郡待得如此愉快的緣故,因為在這裡沒有那些條條框框,不以爵位論高低,而是以軍功為先,人人都在爭取軍功。

風氣好了,人們的積極性自然也就高了,那種沒有被壓迫被歧視的愉悅,讓他們自然而然地選擇留在了這裡,有個大神過,亂世在於人心,人心之喪亂,就會造成亂世。

張勉在確定眾饒思想一致後,開始分工安排事宜,伯俞負責訓練兵卒,妥爾巴負責招兵買馬,吐爾巴負責督促製作兵器,而兀圖術則負責打聽軍情,有最新情報隨時上報。

這樣的明確分工,已然在上武郡形成了一個軍事集團,每人都肩負著重任,在這樣的部署下,張勉在面對西戎國的氣勢洶洶時,也不會有任何的膽懼了。

在上武郡的大營中,時常都能看到兵卒的操練,伯俞身為整個大營的核心將領,他有著自己的一套訓練方法,在最短的時間裡,能夠將這些兵卒訓練得驍勇善戰。

張勉為此還特地去現場觀看他的訓練成果,見這些將士個個精神抖擻,雄姿英,手執著兵戈,喊殺聲響徹震,整齊的列隊井然有序,整場操練下來,幾乎沒看到有一人犯錯。

以這樣的軍隊,這樣的將士,如果不能將西戎人打得落花流水,張勉就不用待在這了。

而妥爾巴負責招兵買馬,在上武郡張貼告示後,上武郡的壯丁男子,幾乎都自願報名,對他們來,當兵打仗,這是為國效力,是一種無上的光榮,而且,兵營中還包吃包住,有些文錢,能養家,這比在家種田好得多,若是在戰場上取了幾人級,立了軍功,得了賞賜,那這一輩子就不用愁吃穿了。

所以在招兵的告示張貼之後,許多人紛紛主動報名,僅僅幾日的時間裡,就已經招到了不少的人,其中不乏一些年輕青年,他們身手敏捷,反應靈活,是日後的生力軍。

吐爾巴則是在督促工匠製作各種兵器裝備,諸如弓箭,戈矛,甲衣等等,這些都是行軍打仗的必備之物,缺一不可,在工匠的日夜趕製下,弓箭,戈矛已經完成不少,但距離目標還是有些差距,吐爾巴不光是在監督,就連他自己也都參與進來一同製作此物。

那些工匠見吐爾巴親力親為,他們更是不敢怠慢,如此一來,反而大大提高了效率,本來一日只能產出數十支弓箭,十隻戰矛,後來變成了一日產出百支弓箭,數十隻戰矛,硬是比原先的產出翻倍。

兀圖術的情報工作也在暗中進行著,從西戎國的遊騎數量,到軍隊的規模,以及他們的進攻路徑,還有後援有哪些,這些都被兀圖術及手下掌握得清清楚楚,因為張勉跟他過,關於這些情報,越是詳細就越好。

所以,他就把張勉交代的那些下達給了手下的人,將所得到情報更為精確,更為詳細地呈現出來。

冬日漸寒,時間也在漸漸流逝,轉眼間來到了年末,再過幾日,又到了明年。

在未國,年初的幾日,對於他們來就是新的一年,相當於後世的除夕,所以每當到了這幾,未國都會熱鬧非凡,到處洋溢著一種喜慶的氣氛。

而在這幾,上武郡中卻與往常一般無二,平日裡該做什麼的做什麼,軍備的,訓練的,一樣不少,大戰在即,沒人有那個心情去過節,大家的心裡都緊繃著一根弦,因為誰也不知道何時會應戰對手,所以變得相當地謹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上諫被杖斃?二命上朝先服毒

紫煬

抗日之活著再見

敖楚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