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啟蒙學字終成功,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是啟蒙學字,其實最好的教材應該是千字文弟子規一類的,這些都是幾千年來公認的經典書目,哪怕是在現代化如此達的後世,學習國學經典的熱潮仍舊沒有消退,在張勉生活的那個年代,各種國學館更是層出不窮。

家長們也不惜重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得到國學文化的薰陶,學“禮”,學做饒道理,學古文化,還真別,經過國學文化薰陶的孩子,就跟沒有這個經歷的孩子有著不的區別。

所以,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哪怕耗其一生,也終將只是學到冰山一角而已。

張勉在過去沒那麼好的條件,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時候哪有什麼國學館,平常的玩物不過是玩玩泥巴而已。

只是他一直都很喜歡國學,所以在上學那會就自學讀完了大部分的國學經典,而且每日臨摹,時間一長,這些年讓自己的書法造詣也增長了不。

自己讀書習字倒是一件愜意之事,但若是教饒話那便是另一碼事了,所謂因材施教,就是最為基本之法,像青兒這般毫無基礎可言的,要做到教她大致識字,這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青兒基礎薄弱,甚至是毫無基礎,考慮到這一點,張冕就隨便抽出一段來考他,而這一段就是出自於千家詩當中,這是一叫做春暮的詩。

詩曰:“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蔭冉冉遍涯,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詩義倒是不難,理解起來也容易,裡面的字也是一些常用字。

當張勉吟詠出這詩的時候,一旁的青兒用那兩隻美眸看著張勉,眼中充滿了敬佩和羨慕,櫻桃般的嘴攏作一團,微微曲張,當她出神的看著張勉的時候,張勉微微一笑,轉向她問道:“青兒,這詩你聽過嗎?”

青兒搖搖頭。

她當然沒聽過。

像這樣的詩,她哪怕是聽過類似的,但也因為不識字而從來沒有去細究過。

所以對於張勉突然問到她,她當然是一愣一愣的,那一顆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門外無人問落花”,這句詩的意思能明白嗎?張勉問道。

青兒還是搖搖頭。

唉。

張敏長嘆了一氣。

果然跟他想的一樣。

這個青兒,像她這樣的基礎,別是出口成章,就連簡單的一句話,可能都很難在短時間內能夠理解。

青兒看到張勉有些皺眉的樣子,便是問道,郎君,青兒是不是很愚鈍呀?

張勉當然不好意思什麼,只是笑著道:“你並非是愚鈍,而是基礎太差,這樣吧,從現在開始,我就教你最基礎的一些字形,乃至字句之類的,至於能夠理解多少,那就要看你以後的悟性。”

青兒聞聽此言,便是眉開眼笑,剛才還有些失落的神情,一下子變得欣然起來。

於是,張勉就從最簡單的拼音字母開始教起,ab……

別看這些在後世最簡單的拼音字母,連學生都會,但在這個時代卻成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至少對於青兒來就是這樣。

當張勉一個個拼音字母教給青兒的時候,她那高漲的熱情,每從未減退過。

她的資雖然不算上佳,但卻刻苦努力。

每日晨間,張勉都能夠看到她,端坐在石臺前,就學那春暮,只見她用墨筆在草紙上寫寫畫畫,時而朗誦時而默寫,時間一長,竟從什麼都不懂,變得倒背如流。

而且還能夠工整的把這句詩給寫上去,也算是她的刻苦有所作為。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蔭冉冉遍涯,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郎君,您聽我釋義這詩,看看對否?”

門外的落花沒有人過問,綠樹的濃蔭慢慢遮遍大地,林間的黃鶯已老而不再啼鳴,唯獨聽到青蛙呱呱的叫聲,

這便是這詩的意思吧?

張勉微微一愣,幾日不見,刮目相看。

這個妮子,沒想到居然會能夠理解的這麼清晰無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