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 惡人我來當,抗戰之鐵血兵王,不笑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阮正直去聯絡大華車行時,張四行打算處理下憲兵,不過先要過韓中尉這一關。

“韓中尉,你的人藉著執行任務,擄掠民眾的財物,這件事你怎麼看。”

看著自己手下,韓中尉臉上的顏色一變再變,支吾道,

“張少校,弟兄們平時辛苦,所以有的時候……”

“有的時候,韓中尉在金陵時,我也與憲兵團一起作戰過。金陵憲兵團團長羅友勝少將在戰鬥中陣亡,但我得說金陵的憲兵團是紀律嚴明的一支鐵軍。”

說到這兒,張四行不再說下去,只用嚴厲的目光緊緊逼著眼前的韓中尉。

軍人,尤其是作為軍中紀律模範的憲兵,絕對不允許生這樣的事情。就好比立法者與法官,先是個遵紀守法的人,否則法律難道只是給守法的人制定的嗎?

民間如果形成這樣的看法,那一定是法度出了大問題。

比如“請先生赴死”,表面上維護了法律的尊嚴,而事實上卻縱容了騙婚者。

事情看似不大,但誰不曾聽過“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無怪乎梁啟嘆息,

“今我中國國土雲者,一家之私產也;國際(即交涉事件)雲者,一家之私事也;國難雲者,一家之私禍也;國恥雲者,一家之私辱也。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以之與前此國家競爭之世界相遇,或猶可以圖存,今也在國民競爭最烈之時,其將何以堪之!”

“如此……即使如此,張少校您看著辦吧。”

“那個班長,今夜當鞭。明日如果任務完成的好,該獎則獎。”

看著韓中尉稍嫌不爽的面孔,張四行低聲道,

“今天這個惡人便是我來做,明天要真的救了倉庫,韓中尉你記得獎他就是。”

說完張四行不再與韓中尉商量,而是指著那個班長道,

“來人,把他給我拿下。”

隨著張四行一招呼,胡楊和手下早衝上去,麻利的把那個班長按住。

張四行緩緩走上前,先向周圍的人望了眼,

叫老鄉,城裡的人肯定聽不明白。那叫什麼呢,如何招呼眼前的人。正當他犯難之際,一個稱呼跳進腦海,

“家人們,在道路上設卡徵用車輛是我們當官的下的命令。可我們沒想到,士兵在執行的時候,有掠奪家人們財物的舉動,這是我們監察不力,家人們對不起了。”

說完張四行立正,規規矩矩的行了個軍禮。

一旁在看熱鬧的行人,以及被徵用了腳踏車、掠奪了財物的人這時一個個忙道,

“張校長,這怎麼能怪您呢,您又不在場。”

“不敢當、不敢當您的禮,也不怕接您的道歉喲。”

華夏的百姓們是極其熱愛這個國家的,而不熱愛的是那些只有私德而沒有公德意識的人。同樣華夏的百姓們也是質樸的,如果官員帶頭,即便是數九寒天,也會追隨著他跳進冰冷的水中興修水利。

是的,說的就是鐵人王進喜那樣的官員,說的就是那些在建國初農閒修水庫時帶隊的官員們。不能否認那時很窮,但那時的人心很齊。

不是那代的百姓、那代的官,哪會有後面的盛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