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小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兩場清談,我有一個劍仙娘子,陽小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淨子為主方,選題是《道經》中的“上善若水”。

清淨子所執論點即是“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近於道。”

因此陳牧之作為客方,必須對其問難,只能被動的執相反的論點,即“上惡若水”。

如此一來,剛開始的優劣很容易看清。

上善若水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並且儒道二家雖然有極多爭端,但是在關於水的看法上,卻出奇的一致。

趙戎飽覽聖賢書,見過很多對水的稱讚,皆是符合道家“上善若水”的大道。

比如“智者若水,水有儒風”,比如“君子見大川必觀”;比如“夫水者,君子比德焉”

甚至某位儒家聖賢的“人性本善”論,就是“上善若水”的另一種表述。

這一切的根源,是聖賢書上記載的某個久遠到不可知的年代,儒家至聖先師曾於某個大川旁遇道祖,執弟子禮,傾聽道祖談水……

所以清淨子選擇這個辯題,確實聰明,畢竟書上關於水的論述不知凡幾,輕易就能作為談證。

清辯開始。

雙方道明論點後,清淨子手持念珠,卻沒有轉動,沉聲道:“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陳牧之微昂著下巴,輕搖著羽扇,悠然道:“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

雖然因為論點,陳牧之開局就處於下風,但是,短短半刻鐘不到,清淨子就輸了。

趙戎和林文若看著臺上被陳牧之辯得張口結舌,啞然無語的清淨子,相視而笑。

陳牧之採用了儒辯的辯風,抓住了清淨子論點中的一個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不是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嗎?也就是說,水其實只有一個品質,那就是“利”,利於萬物。

因此,陳牧之為對方觀點總結出了“上善若水,唯利是圖”的簡述。

然而,水並不是故意“利萬物”的,它只是遵循自身的規律而流動,結果一不小心就“利萬物”了。正是因為這個一不小心,才成了你口中的上善。

因此水是順其自然。

於是矛盾也就來了。

人如果想做到上善若水,首先就要做到唯利是圖;然後是“不爭”;接著是“處眾人之所惡”;但是這些都是為了名譽而自損利益,為了討好眾人而犧牲自己,這些都不是順其自然,而是違背自然。

如果水稱為“上善”,那麼這些人就可以稱為“上惡”。

陳牧之抓住了對方的一個小漏洞,將其不斷地擴大,猛追不捨,咄咄逼人。

其實在趙戎以往辯論經驗與旁觀者的角度看來,陳牧之這番邏輯推論是有薄弱之處的,經不起過多的推敲,但清淨子在臺上哪裡反應的過來這些,只能被動應招,氣勢上就輸了一半,不到半刻鐘,便丟盔卸甲。

第一場清談輕而易舉就取得了勝利。

六一居士宣佈勝負後,陳牧之迎著全場的掌聲,紅光滿面的下了高臺。

趙戎和林文若對視一眼,笑著上前迎接。

陳牧之深呼吸了幾口,儘量語氣平淡道:“愚,幸不辱使命。”

趙戎不由鬆了口氣,第一場其實是他最擔心的環節,擔心陳牧之驕傲輕敵,如今看來,此事並沒有發生,一切都向著好的方面發展。

而第二場按計劃是老謀深算的林文若上臺,這個他卻沒有多少擔憂,唯獨只怕第二場對面直接選他這個“上等馬”,那就打亂計劃了。

不久,第二場清談開始。

由沖虛觀選人,蘭溪林氏選題。

對方派出了那個下顎鬍鬚極長的清元子上臺,片刻之後,六一居士緩緩報出了清元子選擇的對手的名字。

“林文若。”

趙戎嘴角微微一勾,對面果然把他當作了上等馬,第二場選擇了林文若,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而這些時日,林文若和陳牧之都是在認真研究對手,幾乎研究透了對手以往的每場清談,知己知彼。

如今,按照那夜的晚宴議事,計劃已經順利成功了一大半。

只要再贏一場,就能大獲全勝,為這個被一座道觀鎮壓了上千年的終南國換天!

林文若聞言,整理衣冠,鄭重登臺,即使極為了解對手,也沒有絲毫懈怠,全力以赴。

趙戎稍微露出了些輕鬆的笑意,不過隨即便收斂起來,平靜的等待那陣掌聲與最後的勝利。

可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刻鐘後當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卻是某個頎長儒生腳步踉蹌的下了臺。

頎長儒生搖搖欲墜,魂不守舍的呢喃:“他,他去過稷下學宮……”

第二場清談,有無之辯,輸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鄉愁

赫爾曼·黑塞

拽拽校草乖乖投降

砌澈霜

鳳凰靈石傳

殷鳳林

韓娛之允諾一生

若朝兮

掌心寵

泊煙

中二日記曝光,高冷校花投懷送抱

鎮無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