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無雙,夢溪石,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譯是個惜命的人。

自從李穆和劉昉相繼出了意外後,他再蠢也能意識到自己處境不妙,更何況鄭譯一點都不蠢。

鄭譯向朝廷告病休假,連朝議也不去了,成日就待在家裡養花弄草,看書寫字。

一連數日,眼看元宵佳節,家人出門賞燈遊玩,鄭譯有些閒不住,幾次想出門,都被家人勸說下來,秦王府夜宴在京城何等盛況,他都忍住沒去。

結果昨夜秦王府就出了事。

鄭譯慶幸之餘,更不敢不把自己的小命當回事了,甚至直接就宿在書房裡,誰來叫也不離開。

秦妙語不知道鄭譯與敵人是否暗中有所瓜葛,又怕貿然化暗為明容易打草驚蛇,只能暗中監視保護,幾乎日夜不休,未敢懈怠。

可未曾料想,千防萬防,還是出了意外。

方才日蝕出現,京城震動,百姓惶恐,鄭府亂作一團,鄭譯聽聞訊息,從家裡疾奔而出,面色大變,嘴裡唸唸有詞,說要入宮面見聖上,家人攔也攔不住,只得備上馬車送他入宮。

秦妙語也是頭一回見到這種傳說中的天象,難免亂了片刻手腳,在鄭譯上了馬車不久就追趕上去。

但為時已晚,鄭譯的馬車停在半道。

車伕說主人腹痛如絞,臨時下車去借一戶人家如廁,以免入宮失禮,於是看見街邊賣豆腐的鋪子,匆忙去借了茅房使用,誰知這一進去就沒出來。

秦妙語疾奔入內察看,果不其然,鄭譯已經死去。

“他渾身沒有傷口,還未讓仵作看過,不知是否中毒而死。”

“聽鄭家人說,他平日有心疾舊患,可能是被天狗食日一嚇,心疾發作暴斃身亡。”

“但我認為,應該不會有這麼巧的事情。”

“是我監管不力,致令鄭譯死去,還請崔尊使降罪!”

秦妙語一口氣說罷,心猶懸在半空。

她雖然不是左月局下屬,但這次鳳霄身在囹圄,讓他們協助崔不去,實際上也就相當於讓解劍府暫時聽命崔不去調遣的意思。

秦妙語覺得,若非她的疏忽,鄭譯是可以不用死的。

先有日蝕,後有鄭譯的死,有心人難免又會再生波瀾,拿今上帝位大做文章。

如今朝野紛亂,亂象迭出,連朝中重臣,私底下也未必沒有嘀咕幾聲的,自開啟皇四年入春以來,一件接著一件,就沒停過。

甚至有人開始議論起改名號的事了。

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若說之前,秦妙語也對那套改朝換代逆天而行的說辭嗤之以鼻,現在她卻不敢如此肯定了。

這就是天災人禍,謠言帶來的力量。

如果連秦妙語都如此,那麼民間百姓的看法,也就不問自明瞭。

崔不去沒表態,先望向明月。

明月嘆了口氣:“我這邊呢,事情比較複雜。”

他去面聖的時候,正好遇上日蝕。

不說民間,當時連宮中上下,亦是一片惶恐,人心浮亂。

但皇帝畢竟是皇帝,盛怒驚恐之中不忘想到與崔不去一樣的問題關鍵,那就是太史曹在日蝕中的嚴重失職。

他立馬遣人去抓太史令,卻很快收到太史令死於家中的訊息,死因是中毒身亡。

預測日蝕對於太史曹而言,是分內之事。

但,如此大事,必須得知之後立馬上報天子。

若皇帝能及早得知,朝廷也能為此作更充足的準備,起碼朝臣能及時想出應對的法子。

太史曹中,除了太史令之外,另有太史丞、司歷、監候等數職。

也就是說,單憑太史令一人,瞞不下這麼大的訊息。

據太史曹眾人所言,負責觀測天文的是司歷李辛,他的觀星術在太史曹之中首屈一指,連太史令洪元本人都有所不及。

待皇帝命人捉來李辛查問時,李辛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指天誓日地說他當時就提醒過洪元了,洪元只道他會秘密上稟,讓李辛不要四處聲張,務必口風嚴實。

李辛也知道茲事體大,不宜張揚,便老老實實不問身外事,憋在心裡誰也不說。

據他所言,過了幾日,洪元就告訴他,自己已經稟報到皇帝那裡去了,李辛一聽,放心下來,不作它疑,畢竟洪元是自己的上官。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秦漢之後,觀星測命看國運的司天之職逐漸被分化,官職也越來越低。

太史曹這種地方,說重要自然很重要,但平日沒什麼事,就是個冷衙門罷了,平素少有人過問。

誰知今日居然鬧出這麼大的事情,李辛才知道,洪元壓根就沒有把這件事往上報。

明月知道事態緊急,開啟話匣子就一口氣說至此,這才停頓片刻喘了口氣。

“洪元也是自縊,在家中,留下遺書,說自己罪該萬死,故以死謝罪,求陛下開恩,對他的家人網開一面。”

崔不去挑眉:“他的家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紀夢之詩

月颯伯爵

玻璃城

殊娓

正道屠龍

木易村長

最強和尚駕到

白冥

妖魔哪裡走

全金屬彈殼

鄉村桃醫

會說話的香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