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盞桃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高門美人 第9節,高門美人,三盞桃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招侍衛到身邊,吩咐他們悄悄跟上顧顰顰,看看她如今是住在哪兒。

等侍衛來報,顧顰顰入寧國公府大門後,便就不見她再出來,賀蘭鎝沒想到,顧顰顰居然與寧國公府有關係,而更令他驚訝的是,今日有一個七品小官向國公府提親,對方欲求娶之人竟是顧顰顰。

他冷冷嗤笑,“他根本不配娶顧姐姐。”

“顧姐姐應該嫁的人是我。”

顧顰顰回到國公府後,阿卓引她去到聚香閣,屋中僅坐著沈老太君一個主子。

她見到顧顰顰到後,招手讓丫鬟煮一碗碧螺春給她。

“謝謝老太君。”

“不必多禮,顰顰你坐到我身邊來。”

“是。”

顧顰顰提起裙子,緩緩落坐在她身側。

老太君一臉慈愛地看著她,手中捂著暖手爐,慢慢說起今日有人到府中提親的事。

“顰顰,你可曉得京兆府的孟如大人?”

她輕輕搖頭,道:“我從未去過京兆府,不認得這位孟大人。顰顰的身世,老太君您是知道的,我這樣一個草民,哪能接觸這些大人?”

沈老太君:“孟大人說,他曾在夢曇寺見過你,爾後對你一見鍾情。他差人打聽到你住在寧國公府後,便想向你求親。”

顧顰顰微微一愣,夢曇寺每天人來人往的人這麼多,要讓她一個個回想,她還真是回想不出來。

要說讓她影響最深刻的,唯有那位在寺門前救下她的公子。

這位孟大人會是他嗎?

沈老太君道:“顰顰你長得很漂亮,有人對你一見鍾情也屬實正常。這位孟大人的家世,我替你打聽過了,他今年二十六歲,家中僅有一個老母親,屋裡一個妾室都沒有,人長得還不錯,還算清正。他如今到國公府求娶你,你心裡怎麼想?”

“如果你願意,老身會為你準備一份嫁妝,讓你從國公府風光出嫁,以後我便是你的靠山,你可以當這裡是你的孃家,倘若以後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如果你不願意嫁給這位孟大人,那我便替你拒絕這門親事。”

顧顰顰已經在衛衍身上栽過一次了,她不信這世上存在什麼一見鍾情。

孟大人是打聽到她住在國公府後,才向她求親,倘若她還是華縣一個尋常的民女,這位孟大人恐不會看上她一眼。

更何況,她還未見過這位孟大人究竟長何模樣,她也不可能在不知道一個人真實性情的情況下,就這樣嫁給他。

顧顰顰道:“還請老太君替我拒絕這門親事。”

沈老太君的手一頓,“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顧顰顰:“我不認識這位孟大人,顰顰不敢把自己的一生壓在自己一個根本不認識的男子身上,而且顰顰想嫁之人,必是我心悅之男子。”

老太君露出感慨的神色,這顧顰顰真像她年輕的時候,若不遇見自己心愛之人,寧可不嫁。

好在她運氣好,嫁給了自己喜歡的郎君,為她生兒育女,如今子孫滿堂,也算圓滿。

她將顧顰顰帶到國公府,心裡是希望她能嫁給衛扶風的,可這些天,老太君細細觀察過了,顧顰顰看衛扶風的眼神並沒有愛慕之情,而她的兒子衛扶風,心底所念之人還是梅氏,對顧顰顰沒有男女之情。

反倒是衛琅,每次在她的院裡,一看到顧顰顰過來請安時,眼神熱地能燙到人。

沈老太君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行,你既然不想嫁給孟大人,那老身就去回絕了這門親事。”

“謝老太君。”她站起來,朝老太君行禮。

“你隨我過來。”沈老太君朝她招手。

顧顰顰有些不明白,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她一個小輩姑娘,應該不適合直接出面去回絕親事。

沈老太君輕嘆一聲氣,她看顧顰顰一個孤女,如一個浮萍無依無靠,從沒有一個長輩提醒她該如何做事,便溫聲解釋道:“你隨我去見見這位孟大人,記住他的樣貌,以後等你成親了,記得往後多避著他一些,免得夫家之人多想。放心,到時候你站在特製的機鎖屏風後面,你能看到他,他卻看不見你。”

“謝老太君提點。”

顧顰顰隨著丫鬟從側門走入會客的容雅軒,老太君則帶人從正門進去。

她透過屏風往正堂一看,只一眼就可以確定,這位孟大人,不是在寺中救過她一命的公子。

那位帶銀狐面具的公子,身高比孟大人高上許多,他走路的身姿也格外挺正,不似這位孟大人,走路有些飄。

看來她的選擇是對的。

顧顰顰確定這位孟大人不是他後,心裡積壓的大石頭陡然落下來,肩部漸漸放鬆地垂下來。

五夫人一見母親過來,迅速站起身來,去扶她坐到主位上。

孟如見到沈老太君笑著過來,以為她會同意這門親事,沒想到她卻拒絕了。

他臉上有些發燙,耳根都紅了,“顧姑娘天人之姿,是孟某配不上她。”

老太君:“孟大人言重了,你年輕有為,不過二十有六就能在京兆府任職,日後的仕途,不可限量。”

“顰顰雖在國公府居住,但老身畢竟不是她的親母,她的親事,老身做不了主,你將這聘禮直接送到國公府,其實不是很合適。”

“顰顰這姑娘雖與你無緣,但孟大人是京中出名的青年才俊,日後必然能覓得佳婦。”

孟如一時間將頭低得更低了,“謝老太君吉言。”

他從容雅軒灰溜溜地離開後,讓跟隨自己來國公府的下人,將他帶來的聘禮都提回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乾第一敗家子

楚河漢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