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德國人的誠意(六千五),抗戰之重整河山,魚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獨立旅軍官會議後的第3天,延安。

“有意思,有意思,我對這個年輕人是越來越有興趣了。”

太祖放下手中的情報笑著說道。

“嗯,江東在政、治上似乎也頗有造詣。”總理坐在太祖的邊上,語氣中不乏讚賞之意。

兩人正在談論的是皖北獨立旅設定政、治部一事,他們手中的情報十分詳細,幾乎涵蓋了獨立旅會議的所有內容。

傳遞這份情報的人自然是皖北獨立旅新任的政、治部主任,王良!

“雖然江東的政、治部主任比起我軍的政、委權力要小很多,但是他能邁出這一步,已經是很不容易了。”總理說道。

太祖輕輕點頭,“有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嘛,至少他做的比絕大多數的國民黨軍官要好。”

“獨立旅還將設有教導員和指導員,要不要調一些我黨年輕的同志進獨立旅?”

“這是肯定要的嘛,這麼好的一個把握基層連隊的機會,我們不去爭一爭是不行的。”

“好,這件事情我親自去辦。”總、理答應答應道。

太祖的目光又轉向桌上的情報,

“江東有一個判斷十分準確,那就是當前我們的主要矛盾是中、華民族和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一切應以抗戰為中心,服務於抗戰。其餘的事情得等到將當前的主要矛盾解決之後再來討論。”

他看向總、理,用叮囑的口吻說道

“告訴我們的那位同志,讓他以後減少與組織聯絡的頻率,一是防止被軍統和中統等國民黨特、務現,二來嘛,讓他踏踏實實做好在獨立旅的工作,真心實意的幫助江東強大隊伍,全身心的投在抗戰這件事情上。只有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家門,我們才能踏踏實實的建設屬於人民大眾的國家。”

總、理一邊聽一邊點頭,他再次感受到了太祖卓遠的戰略目光,

“還是你想的周到,放心吧,我會讓聯絡人向他轉達中央的指示的。”

“嗯嗯。”

等總、理離開之後,太祖一個人坐在小院裡,目光深邃。

他想到了中、國和日本,想到了共、產黨和國、民黨,想到了這個國家真正站起來的那一天。

川陝公路是連線天府之國與關中之地的重要通道,川地老百姓憑人力打通了9oo裡蜀道,讓西北抗戰前線與西南大後方成功連線在了一起,這是一條為抗戰輸血的貨運大通道。

這條公路於1937年2月份通車,百萬川軍就是沿著這條公路北上奔赴全國各地的抗戰前線的。

現在,這條公路上正有一支連綿不絕的車隊在行駛著,車隊綿延過了3公里,所過之處騰起一股巨大的煙塵,將整條公路完全籠罩。

粗略數過去,這支車隊的卡車數量過了2oo,並且每輛卡車都用密密麻麻的油布遮蓋著,在一些卡車的車頂上還能看到若隱若現的槍口。

這支車隊從重慶出,經成都北上關中,用了十幾天翻越秦嶺,來到了陝西寶雞。

但是寶雞依然不是這支車隊的最終目的地,車隊轉向,繼續向東行駛。

1o多天後,車隊越過黃河,進入了太行山南麓。

“司令長官,有一隻2oo多輛卡車的車隊經過了中條山直直往東邊開過去了。”

國軍第14集團軍司令部,一個參謀急匆匆的進來稟報。

“2oo多輛卡車?”衛立煌聞言也是吃了一驚,“前線的部隊有沒有攔下來檢查?這支車隊是要到哪裡去?”

“額……”參謀有些為難的說道

“車隊打起來是德國納粹旗和英美等國的國旗,並且他們還有軍委會頒佈的通行令,前線的弟兄們不敢阻攔,已經放這支車隊過去了。”

“英美德?”衛立煌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也就是說我們對這支車隊的情況一無所知,並且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讓他們從我們的防區過去了。”

“有上級的命令,還有外國佬一起,前線的兄弟們也很為難……”參謀小聲的辯解一句。

“立刻給前線去命令,讓他們想方設法搞清楚這支車隊的情況,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拉的又是什麼東西?”

衛立煌語氣嚴厲地說道。

“是,卑職立刻去辦!”

同樣的情況還生在山區八、路軍的指揮部裡。

看著一排排打著外國旗的卡車從自己的面前經過,八、路軍戰士們眼巴巴地看著,他們饞得差點流出了口水。

這隻車隊裡有大量的中、國人,還有不少的白面板藍眼睛的外國人,前線的八、路軍也不敢阻攔,紛紛讓車隊從防區經過。

只是自從進太行山後,這隻車隊的周圍總有數十雙眼睛在盯著,這讓車隊裡一些感官敏感的人感覺很不舒服,紛紛要求加快度,儘快趕到目的地。

“衛長官,車隊的事情有一些眉目了。”兩天後參謀再次走進衛立煌的指揮部。

“快說說究竟是個什麼情況?”衛立煌急不可耐的問道。

“綜合情報部門的訊息和前線弟兄們彙報來情況,我們查到這隻車隊屬於一個叫丁北風的人,此人原本是南京地下世界的二號人物,南京淪陷的時候此人幫助部隊組織百姓撤退,因受到日軍毒氣帶來的襲擊而瞎了一隻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