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美、英、法,抗戰之重整河山,魚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控制和引導輿論是每個國家機器必須要做的事情,即使是處於戰火硝煙中的國民政府也不例外。

從七七事變至今,國軍在前線屢戰屢敗,近半河山已陷敵手。

尤其是規模空前的武漢會戰再一次以失敗告終,國內普通百姓、國軍將士、政府高官開始對抗戰究竟能否堅持到底產生了懷疑。

全國上下都籠罩在失敗的陰霾之中,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在謀劃賣國求榮了。

在這個時候,中央日報以頭版頭條的形式刊登了江東的盛世願景。

與盛世願景一起刊登在報紙上的還有獨立旅在太行山的抗戰故事,以及江東和獨立旅在山東取得的一件件耀眼的戰績。

在此頹喪之時,中央日報的這份報道像是一束光,又像是一顆火星,讓全國的人民重新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報紙刊印出來之後便被搶購一空,如此熱烈的場面恐怕只有臺兒莊大捷之時能與之相比。

許多百姓在讀完報紙之後都回憶了起來,引起這兩次轟動的全是同一個人和同一支隊伍。

江東!

皖北獨立旅!

“中華不會亡!”

“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許多百姓手握報紙,淚流滿面地說道。

見這一期報紙的反響如此之好,中央日報社和國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繼續印刷,同時還要求後方各大城市也報道同樣的內容。

《青葫劍仙》

與軍委會的大佬們看來,民眾信任江東、信任皖北獨立旅遊就是信任他們,畢竟所有人都知道江東是委員長的學生,獨立旅是中央軍的嫡系。

因此這一場席捲全國的輿論風暴並沒有人出來阻攔,反而各級政府都在推波助瀾,大肆報道。

普通老百姓被獨立旅和江東的戰績所鼓舞,他們重新對政府投去了信任,重新相信抗戰還有勝利的那一天。

與普通百姓不同,讀書人,包括中小學教師、大學教授和學生等,他們則被江東所描述的盛世中華所震撼。

讀書人學過文化、學過歷史,他們知道過去的華、夏曾是世界禮儀之邦,曾有萬國來朝,萬邦來賀之時。

漢唐盛世,那是無數讀書人心中最嚮往的地方。

而今天,在這民族遭受創傷,國家復興無望之時,有人再次描繪了一幅盛世之景。

讓他們如何不震驚,如何不激動!

學生沸騰了,老師沸騰了,一切讀書人都沸騰了!

在這激動之時,他們宣洩情感的途徑是那樣的單純,

遊行!

讀書人用他們的行動將盛世願景和民族希望擴散到了更廣闊和更深層的階級裡去。

當天,重慶的百姓難得的團結在了一起。

他們跟隨讀書人的腳步走上街頭,把心中的希望散播,鼓勵所有的人一起來扞衛這有著5ooo年曆史的家園。

除重慶之外,報紙轟動效應最強烈的當屬昆明。

戰爭爆後,全國的高校絕大多數都遷移到了此地。

數萬乃至數十萬充滿熱血的年輕人皆被盛世願景所引爆,他們走上街頭、高喊口號,似乎要把對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愛一遍一遍的吶喊出來。

此後,無數青年學生走出課堂,他們三五結伴,背上簡易的行囊北上。

去山西,去打鬼子,去為民族的復興流血犧牲。

重慶,美、國大使館。

感受著外面的人聲鼎沸,大使館中有兩人面色凝重,似乎在憂心著什麼。

“卡爾爵士,戈思默先生,早上的報紙你們也都看了吧!”美、國駐華大使詹森語氣輕鬆地說道,

“看來江東不僅德國人的重視,他們的委員長似乎也很看重他呢。”

“此人身上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英、國駐華大使卡爾爵士好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在問。

“必須弄清楚江東和德國人之間的交易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之關山重重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