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3章 百姓與顯貴,抗戰之重整河山,魚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42年2月15日,除了常駐本地區的一個軍外,華夏遠征軍主力正式撤離貢榜王朝。

總督府已經正式工作了,戰後重建、經濟展以及資源的開採等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已經退到南亞次大6的大不列顛人自然不可能看著這片富饒的土地落入華夏人手中。

亞歷山大離開了南亞次大6,前往北非戰場指揮盟軍聯軍。

目前負責指揮英印軍隊的人為斯利姆將軍,他已經從少將升為了中將。

得知華夏人在貢榜王朝建立了總督府,他氣得破口大罵。

華夏人的所作所為與之前大不列顛人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區別,只是他們佔據了道義和法理的制高點。

斯利姆不可能公開反對華夏人統治貢榜地區,那就與之前的聯合公告精神相違背。

但他心中有一股怨氣在縈繞,不舒出來十分難受。

緬甸的山林中還有一些不明事理的游擊隊在繼續反抗孟波的新政府和華夏的總督府。

斯利姆暗地裡給這些游擊隊提供物資補給,想要破壞華夏在本地區的經濟重建工作。

大不列顛人的小動作逃不過江東的火眼金睛!

斯利姆不老實,那麼江東自然也要禮尚往來。

他繼續了之前日本人想做卻沒能做到的工作。

那就是宣傳、支援、鼓動天竺人民反抗殖民者的統治,追求獨立自由的希望曙光。

在大軍撤離貢榜王朝的這一天,這項工作已經正式開展起來了,並且開頭十分順利。

部隊出國作戰兩個多月,雖然取得了空前的大勝,但戰士們心中仍然有濃濃的思鄉、思家之情。

本地區的所有工作都已經走上了正軌,江東也遠征軍大部隊走上班師回國之路。

部隊從仰光出,沿著滇緬公路浩浩蕩蕩地回國。

來的時候江東所乘坐的是飛機,沒有切身感受這條輸血大動脈的偉大。

班師之時,他和第2集團軍的戰士們一起乘坐汽車慢悠悠的回國,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頗令人感慨。

整場戰役中抓獲的俘虜全部參與到了這條公路的修復和擴建之中,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工地。

血紅色的軍旗高高飄揚,在軍旗之下是勝利班師的雄偉大軍。

負責修路的工人們被這百戰百勝的威嚴所震懾,全都低下了腦袋。

幾天後,大軍車隊正式駛入國門,進入雲南。

遠征軍出國作戰取得大勝,到處都能看到夾道歡迎的老百姓。

與歡送遠征軍出國時的期待不同,此時此刻老百姓眼中全都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江東坐在吉普車上,一邊感受著洶湧熱烈的民意,一邊對傅宜生說道

“滇緬公路,這是一條沾染著雲南百姓鮮血的公路啊!”

“這崇山峻嶺間的各族百姓用著最原始的工具開山裂石支援祖國,抗戰實在是太過偉大。”

“聽說修建這條公路的主力是各族的婦女兒童。他們把自家男人送上了保家衛國的戰場,自己又用雙手開出了這一條血路。”

聽了江東的話,傅宜生這才覺站在道路兩旁歡呼的絕大多數都是婦女兒童,很少能夠見到精壯男子。

江東繼續道

“這些都是最貧苦的老百姓,但我們不能忘了他們樸素的愛國心,他們為我們國家和民族所做的貢獻不比我們這些當兵的人少,應值得銘記。”

“我已經命令工程兵部隊抽調力量擴建滇緬公路,將整條道路修建成混凝土公路,希望交通便利之後,沿路的各族百姓生活能夠有所改善!”

汽車在崇山峻嶺間盤旋著前進,懸崖峭壁、陡山裂石隨處可見。

橋樑修在深不見底的山谷之上,看上去粗糙、簡陋、搖搖欲墜。

沒有親眼見識過當年修路的辛苦和慘烈,江東只能儘可能的懷著敬畏和感激之心。

浩浩蕩蕩的車隊駛過怒江天險上的惠通橋。

過了怒江後,夾道歡迎的人群更多了,鞭炮聲不絕於耳。

百姓們的熱情十分高漲,江東不忍心給他們澆冷水,接連參加了六七次大型的歡迎宴。

從匯通橋到昆明,歡迎的人群綿延千里。

戰士們的懷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食物,這些都是沿途的老百姓贈送的。

第六兵團的戰士大多都是北方人,懷中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大半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抱著試探的心理嚐了一口,人間美味啊!

每個人的肚子都吃得鼓鼓的,“謝謝”之類的話說到他們舌頭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