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1章 陸航團和安慶,抗戰之重整河山,魚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械師已經在往華中運動了,重慶和日本中國派遣軍的交接時間也已經確定下來。

江東透過往來電文把這些勾當看得一清二楚。

5月18日,江東在豫東召開軍事會議,對最後一戰進行詳細部署。

此次參戰的部隊主要由6軍第3集團軍、第6集團軍、第7集團軍、裝甲集團軍、一個6航團。

空軍五個航空團,合計戰機675架。

海軍渤海和黃海兩大主力艦隊。

15萬工程兵隨各部隊一起向前推進,主要負責維修鐵路和公路。

5個空降師也秘密運動到了徐州!

由小蔣擔任裝甲集團軍司令,下轄八個裝甲師,合計坦克224o輛。

有7個裝甲師裝備的是老式的T34/85坦克,第1o8裝甲師裝備的是軍事科學研究院最新研製成功的中型坦克,數量為28o輛。

這一戰也是檢驗新式坦克效能的一戰,軍事科學研究院將會依照坦克在戰場上的表現調整或者改進設計。

從第一次試飛失敗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近三個月的時間了。

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很快完善了直三的設計,並正式開始量產。

6航團裝備有6o架直三。

更多的直升機正在生產當中。

直三一次能夠搭載11名士兵,主要的武器裝備是兩挺14.7毫米的機槍和兩個147o毫米火箭巢。

這樣的武器裝備配置放在後世的直升機佇列裡可能只能排個末端。

但在這個時代直三的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甚至可以說是第一款現代意義的戰鬥直升機。

除了新式坦克和直升機外,在這最後一戰中還有導彈等武器需要進行戰場測試。

5月18號,各個集團軍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

在場的都是江東絕對信任的心腹,他毫不避諱地說道

“重慶政府和日本中國派遣軍私下達成了協議,將於21日凌晨正式交接武漢等華中城市的防務。”

“日本人這麼做的目的是收縮兵力,防守長江下游的繁華地區。”

“至於重慶的目的嘛……”

江東收住了話頭。

謝成瑞和吳展等人早已經知曉了此事,但是王老虎、曹彬等集團軍司令並不知道。

會議室裡生了一場小小的騷動,有人不由自主的怒罵出聲。

還有的人用餘光打量小蔣,似乎在觀察他的臉色。

小蔣仍然保持著德國軍校的作風,皮鞋擦得鋥亮,軍服整齊,給人一絲不苟的感覺。

聽到重慶方面的所作所為後,他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幾下,除此外臉色再無多餘變化。

“咳咳咳……”江東輕咳兩聲讓眾人安靜下來。

“即將生在華中的事情是我們的機會,一個全殲日軍第十一軍的機會!”

軍官們目光炯炯,身形筆直。

“我和參謀長是這樣想的,日本第十一軍交接完華中地區的防務向長江下游撤退的時候,沒有堅固的陣地,沒有穩定的軍心,是我們一舉將之殲滅的大好時機。”

“我軍將在這個時候以雷霆之勢出動,切斷日本第十一軍和十三軍的聯絡。”

“你們來看!”

江東把眾人招呼到沙盤前,握著指揮棒道

“第十一軍撤退的時候必定沿長江而下,從地形上看,我軍最佳的截擊地點是安慶!”

“安慶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軍事重鎮,更有“長江萬里此封喉”的說法。”

《基因大時代》

“安慶控扼長江中下游,南北皆是崇山峻嶺,唯有長江兩岸這四五十公里的狹窄平原。”

“日軍必經此路而過,若繞道其他方向,費時費力不說,重武器還極難攜帶。”

“因此,安慶便是我為日本第十一軍選擇的埋骨之地!”

從沙盤上,大家能夠清晰明白地看懂安慶的戰略意義。

扼水6交通之咽喉,北逼武漢、南威南京。

“總司令,如果放任重慶與第十一軍交接,那麼武漢等地必將落入德械師之手,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嗎?”

武士敏有些不願意失去華中這片富庶之地,看著江東問道。

江東詭異一笑,沒有回答武士敏,正式開始佈置軍事行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