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坦克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兄弟聯盟鐵匠場,閹黨奸佞,鐵血坦克兵,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施大瑄眼睛一亮“小兄弟你會鑄造火炮?”

“回施長官,小人祖上是北直隸逃亡下南方的匠戶,祖輩和父輩都學過鑄造火炮之術。到了福建之後,又曾得到紅毛夷洋和尚指點,故略懂鑄炮。”

“你叫什麼名字?”

“姓張,名盛,張盛是也。”

施大瑄從花名冊中拿出一張名單,對照了一下,現確實無誤,於是心中大喜“那好,明日一早,我先考考你!若是能讓我滿意,我再讓大哥來找你!”

花名冊是根據之前每個人的自述以及路引上的內容填寫的,高士信從京城出來的時候身上帶了幾十張不同的路引,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名字,而且那些錦衣衛製作的路引都是真的,即便是官府去核查都不會有問題,更別說拿來騙這些海盜了。

施大瑄對照過花名冊,對高士信說的話絲毫沒有懷疑。金門島上也有不少逃亡匠戶,因為大明匠戶地位極低,掙扎在社會的最底層,連溫飽都成問題,許多不堪重負的匠戶就逃亡了。

兄弟聯盟就特別喜歡招收逃亡到福建的匠戶,鐵匠、木匠、造船匠、火藥匠、建築匠都被他們招募過來。這些在大明連飯都吃不飽、被人看不起的匠戶,到了兄弟聯盟這裡就成了香饃饃,兄弟聯盟各家都爭搶他們。

匠戶們到了海盜窩之後,揮出了比他們在大明時候十倍的幹勁,給海盜們打造鳥銃、打造刀槍、打造弓箭、生產船隻、建造城堡炮臺、鑄造輕型火炮。生產出的兵器,別他們給大明工部幹活的時候生產的兵器質量要好十倍!

同樣的,一些匠戶被後金擄走之後,他們在後金的日子反而比在大明的時候過得好多了,所以後金的火器質量其實比大明要好!

高士信雖然沒有張永那樣的造槍鑄炮的技能,可是他其實也略通一點,這就比這個時代大部分的工匠要強得多了。

次日一早,施大瑄就來到兵營了。

“張盛,施長官來找你了!”高士信的竹屋外面響起敲門聲。

開啟了房門,只見門口站著一名身穿黑色鐵甲,頭戴尖頂寬簷鐵盔計程車兵,那士兵臉上還帶著羨慕的表情,他心裡嘀咕著這小子運氣也太好了,老子都來了兩年了,施長官都沒有正眼看過老子。這小子倒好,一來就被施長官看中了。

施大瑄早就在兵營外面等候了,他的身後還站著兩名頭戴鐵盔,身披鐵甲計程車兵,士兵身上揹著火銃。

這裝備,可是比官兵強多了!高士信心裡暗暗道。

兄弟聯盟有錢,他們計程車兵身上裝束也和明軍一樣,軍服也是鴛鴦戰襖,頭戴尖頂鐵盔。6地上作戰計程車兵身披鐵甲,水師士兵身披木頭或竹片製成的鎧甲。

之前大明不是沒有去剿過兄弟聯盟海盜,可是屢戰屢敗,連水師都被人一鍋端了。在原本的時空裡,直到顏思齊死後,兄弟聯盟分裂,福建的鄭一官拉起了一幫人同廣東的劉香決裂,後來鄭一官接受了朝廷招安,劉香去投靠了荷蘭人。再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直到了,劉香同荷蘭人一起攻打金門,爆了料羅灣海戰,荷蘭和劉香聯軍戰敗。最後鄭一官協助廣東水師,徹底剿滅了劉香的海盜。

高士信跟著施大瑄穿過了小鎮,經過海邊造船場的時候,見到了一片忙碌的景象,只見船場內無數工匠正在忙碌著,打造一艘艘大小船隻。

大明永樂年間的造船工藝水平是非常高的,可是後來劉大夏燒燬海圖和寶船圖紙之後,造船工藝就一年不如一年。一方面是海禁,另一方面是匠戶不願意出力。但很多匠戶還是沒有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工藝忘記了,只是在大明那邊他們無用武之地。到了海盜這裡,他們就可以施展手腳好好的幹活了,做得好了,可以拿到一筆不菲的收入。

海面上,滿滿當當停泊著大小船隻,這真是一個強大的海上帝國啊!只可惜顏思齊英年早逝之後,鄭一官同劉香決裂;再後來,鄭一官投降了滿清,使得這個強大的海上帝國幾乎覆滅;鄭一官的兒子鄭大木堅持抗清,又重新組建了海上帝國,只可惜隨著北伐的失敗,損兵折將,徹底喪失了反清復明的希望。鄭大木後來到了東番,趕走了荷蘭人,也就在他雄心壯志想要奪取呂宋島的時候,卻英年早逝。

若不是鄭大木英年早逝,奪取了呂宋島,或許後世的歷史書上就會寫鄭成功收復呂宋,然後呂宋島也變成中國自古以來……

走了沒多遠,就到了鐵匠場了。

兄弟聯盟的鐵匠場規模極大,比高士信見過的大明工部鐵匠場規模要大了五倍都不止。走進鐵匠場內,就聽到“鏗鏘鏗鏘”的打鐵聲,一長排的長廊外面,擺放著一排打鐵臺,剛剛從火爐裡取出來的鐵片被放在打鐵臺上,第一名工匠拿著錘子“叮叮噹噹”的敲打,然後淬火之後,傳到下一個打鐵匠手中,再放入爐子內加熱,燒紅了再拿起來捶打,就這樣一排的傳遞下去,等到最後一名打鐵匠打完,一柄百鍊成鋼的寶刀就出爐了。

“這簡直就是流水線生產啊。”高士信感慨了一聲。

“流水線?”施大瑄愣了下,他從未聽過這個詞,但是想一想他就笑了,“小兄弟你說得真的很形象啊,就像是流水一樣傳遞,這樣效率更高,一片鐵片從頭傳到尾,一柄削鐵如泥的苗刀就大功告成了。”

走過了打造刀槍的鐵匠鋪之後,就到了打造火銃的鐵匠鋪,和打造刀槍一樣,也是流水化的生產方式,一根銃管,從第一個打鐵臺傳遞到了最後一個打鐵臺,一根銃管就完工了。另外還有幾個鍊銅的爐子,專門負責打造火銃的扳機、槍機等部件,還有木匠鋪,專門打造槍托。所有的零件完工之後,組裝起來,就是一杆質量上乘的鳥銃。

高士信問道“你們這辦法,可是從泰西人那學來的吧?”

“正是,小兄弟你好眼力!”施大瑄點頭微笑。

高士信又問道“不同的人打造的銃管和各種零件,怎麼可能會配套呢?不怕出現失誤?”

施大瑄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著高士信走到了一副打鐵臺跟前,從一邊的桌子上拿起了兩件工具“這是卡標,這是尺子。這卡標可以伸入銃管內,把兩端頂到底,再取出來,以泰西直尺來量長度,就是鳥銃的內徑了。每一根銃管都有嚴格的要求,誤差不能過一毫。”

高士信拿起那卡標,只見這東西有些像遊標卡尺,不過上面沒有刻度,只是一種用來測量火器內徑的工具,還需要拿出來以後以直尺來量。這時候遊標卡尺(王莽的早已失傳)還未問世,但西方人為了統一火槍口徑,就採取了這樣的辦法。

再往裡面走,是鍊鐵的高爐,送入高爐內的原材料都是從6地運來的生鐵,送入高爐之後就被練成了熟鐵,那些熟鐵再送去打造刀槍、火銃和盔甲。

“為何不用鐵礦石直接鍊鐵,還要花錢購買生鐵?鐵礦石豈不是便宜多了?”高士信問道。

喜歡閹黨奸佞請大家收藏閹黨奸佞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港漸明

愛吃紅薯的迷

快穿:萬人迷炮灰的遊戲指南

仔仔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