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跳跳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集九層塔,明末之定都上海,南山跳跳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藍采和又重新拿過來一張白紙,在上面認真畫了一座九層寶塔,並把第一層標註為農業社會,之上標註為工業社會,然後講解道:

“按照科技道的理論體系,

工業社會依據科技展的不同階段,可以分為不同的層級,

我們假設就是這樣的一座九層塔。

那麼,當蒸汽機得到完全應用,應該算是達到了第三層,

當電力得到廣泛應用時,可以算是第五層,

等到汽車與無線電普及時,算是第七層,

繼續展的話,就到了電子時代,那就是最高層。

那時,當我們站在第九層的塔頂上,

回頭俯視最下面的農業社會的時候,我們就會現,

所謂土匪橫行,流賊作亂,國庫空虛,

或者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相互打來打去,你死我活,

這種種亂象,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窮,大家都吃不上飯!

他們不懂得如何才能生產更多的糧食,

如何才能製造更多的產品,

所以,他們只能不停地打來打去,為了那一口吃的,爭得死去活來。”

在座諸人,對這段話理解最深的,莫過於楊錦麟。

他考中進士之後,就進入戶部為官。

那時的他,年輕氣盛,意氣風,胸中有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雄心壯志。

結果進入官場以後,才現現實的殘酷,根本就沒有他施展抱負的空間。

他家中富裕,又自視頗高,不願意與他人同流合汙,也不願意渾渾噩噩,蠅營狗苟混日子,為官十餘年,始終找不到能夠讓大明朝變得富強的有效辦法,最終心灰意冷,年紀輕輕就辭官歸鄉,隱居在家,每日除了輔導兩個兒子的學業,再沒有別的事做。

因為有了他的前車之鑑,兩個兒子對於科舉一途,似乎也並不是特別熱衷。

他長嘆一聲,感慨道:

“唉,有句老話,叫做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老夫一直以為只是客套之詞,今日才知道,竟然確有其事,

藍道長真乃經天緯地之奇才也。“

藍采和被誇得不好意思,扭捏道:

“鶴翁這麼說,我都要羞愧死了。”

楊錦麟卻道:

“藍道長不必自謙。

你的這個理論,委實醍醐灌頂,解開了楊某多年的疑惑。

怪只怪楊某學識有限,眼界狹窄,

不知道跳出侷限,從高處俯瞰,才能夠找出癥結所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水滸:什麼異族?都去幫我放牧去

碎銀幾兩酒半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