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跳跳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集華陽學院,明末之定都上海,南山跳跳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一月初十

藍采和去華陽縣拜訪過楊進士以後,楊錦麟就派他的兩個兒子分頭趕赴漢中城以及洋縣,城固,沔縣,略陽,寧羌等地,替科技道招募學生。

楊家兄弟本就是漢中府城的廩生,父親又是赫赫有名的楊進士,他們倆的宣傳,自然是很有說服力。

漢中府地面上文風興盛,讀書人甚多。

但大明朝的科舉之路卻並不好走。

除了極少數人可以考取舉人甚至進士功名,進入仕途之外,絕大部分讀書人,一輩子都只能是個童生身份。

富貴人家的子弟,自然無需為日後的生計愁,而那些出身普通人家的讀書人,生活就難免逼仄。

秀才要好一些,如果考取了廩生,還可以按月領取一石膳米補助,妻兒老小並不至於餓肚子。

只是崇禎朝國庫空虛,地方上財政普遍吃緊,這部分膳米也是時有時無。

普通秀才以及童生們,自然需要自謀生路。

他們大都不擅種田,也不屑於種田。最好的職業,就是到官宦人家去當幕僚或者家學先生,如此既有收入也有地位。

但是這樣的機會畢竟是很少的,大部分人,難免要去鄉學或者各種私塾裡教書,甚至去商鋪裡去當帳房先生,一輩子窮困潦倒。

如今有了楊家兄弟的邀請,自然是應著如雲。

當然了,科技道開出的優厚條件,才是讓他們難以拒絕的根本原因。

到了銅錢壩,除了管吃管穿管住,還有不菲的生活費補貼。

童生每月二兩銀子,秀才五兩,舉人十兩,進士二十兩。

經過學習之後,如果可以勝任某項工作,則薪酬另計。

短短半個月時間,66續續趕到鐵礦山求學的書生,就有二三十人之多。

其中既有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也有四五十歲的老儒童。

校舍是現成的。

藍采和現在住的這種蔬菜大棚四合院,當初一共建了四個,原本是準備安置各個工廠的管理人員和高階工匠的,現在只能再委屈他們一下,等著明年就好了。

讀書人的吃住,都由楊慎楊銳兄弟倆負責,反正給他們預留了兩個四合院,一時半會兒也住不滿。

這一天吃了晚飯,藍采和雙腿架在大班臺上,正靠在老闆椅裡凝神思考技術問題。

這是他新裝修的辦公室,位置在四合院南排的一間房子裡。

這時,楊慎楊銳兄弟倆在外面敲門。

藍采和起身,把他們讓進會客區的沙上坐下,一邊倒茶一邊笑道:

“看你們臉色,我猜是已經差不多了。”

楊銳搶先道:

“藍兄猜得不錯。

截止今天下午,已經到了三十八人,其中秀才十二人,童生二十六人,我們覺得可以開學了。”

藍采和舉起茶杯:“來來來,咱們以茶當酒,慶祝一下。”

三人碰了杯,都哈哈大笑。

放下茶杯,藍采和鄭重拱手道:

“實在是感謝二位。

沒有你們的幫忙,我是無論如何,也請不到這麼多讀書人的。”

楊家兄弟連忙還禮,楊慎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到南宋尋嗨皮

藍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