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百年黨爭,豐臣遺夢,凹凸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到秀吉這麼一說,秀保才想起來生在文祿三年(公元一五九四年)的那件親者痛仇者快的大事。

看過《大長今》或者《商道》的朋友都應該對劇中朝鮮王庭的黨爭深有體會,李舜臣自然也和這件事脫不開關係。

正德元年(公元一五〇六年),朝鮮第十一代國王中宗(就是《大長今》裡的那位),在大臣樸元宗等人的擁立下,推翻了哥哥燕山君即位。

由於是被功臣們推舉的傀儡,在行政方面,中宗不得不依賴於樸元宗等人。相應的,以樸元宗為的反正功臣們,在朝廷裡組織起了一個勳舊派,代替國王進行政治運作。

為了剷除勳舊派,當樸元宗等反正功臣病逝後,趙光祖等新進士林儒生走上了歷史舞臺,他們被稱為士林派。

隨著士林派仰仗著中宗的支援一天天坐大,勳舊派與士林派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因此,功臣派新黨洪景舟等人在正德十四年(公元一五一九年)動了的“己卯士禍”,捕殺了趙光祖等士林派腦人物,嚴重打擊了士林派的勢力。

中宗在這一重大政治事件當中毫無作為,既沒能幫助趙光祖等人挺身而出,又不能壓制功臣派的氣焰。他的表現宣告了朝鮮國王的失權時代開始了。

此後,一股擁立世子的新興政治勢力抬頭。他們在國舅尹任和王室親家金安老的領導下,與勳舊派在朝廷中展開了拉鋸戰。雖然世子派一度遭到功臣派的打擊,但隨著功臣派的核心人物樸敬嬪被賜死後,世子派剷除掉了功臣派的勢力。

然而世子派內部卻生了分裂,先是國舅尹任聯合中宗的王妃文定王后尹氏,把金安老給趕下臺,接著就是以兩大國舅尹任和尹元衡(叔侄關係)為的大尹派和小尹派的十年鏖戰。

中宗薨逝後,大尹派擁立的世子繼承了王位,也就是仁宗。但仁宗只當了一年的君主,在他薨逝後,尹元衡的姐姐文定王后所生之子慶原大君繼承王位,也就是明宗。小尹派因此得勢。

嘉靖二十四年(公元一五四五年),小尹派動了“乙巳士禍”,剷除了大尹派的勢力,文定王后垂簾聽政,與尹元衡及其妻子鄭蘭貞的專權時代開始了,這也是《女人天下》的原型。

令人咂舌的是,就在這一年,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降生了,其中包括六角義治、增田長盛、山內一豐以及山中幸盛,但是最重量級的人物卻是李舜臣,這不能不說是天意。

文定王后透過十幾年的專權,弱化了君主的權威和影響力。明宗為了奪回權力扶植沈義謙等外戚牽制尹元衡,日後東人黨和西人黨的雛形也慢慢形成了。

文定王后薨逝後,沈義謙聯合尹元衡的門客金孝元等人,動政變將尹元衡趕下臺,更以毒殺正室夫人的罪名通緝尹元衡之妻鄭蘭貞。此後朝廷落到了以沈義謙和金孝元為計程車林派的手中。

明宗薨逝後,他的侄子被立為國王,是為宣祖,也就是李昖。明宗的王后仁順王后開始了垂簾聽政,為其弟沈義謙培養勢力。這引起了金孝元等另一股士林派強烈的不滿,他們千方百計地阻止沈義謙一派進入朝廷中樞。

前輩與後輩兩股士林派對峙的局面逐漸形成了,而真正促使這兩大勢力轉變為東人黨和西人黨的政治事件,就是“乙亥黨論”。由於金孝元住在漢城東部、沈義謙住在漢城西部,因此各自以他們兩人為中心,形成了東人黨(嶺南學派)和西人黨(畿湖學派)。

此後東人黨奉許曄為領袖,而西人黨奉樸淳為領袖,他們兩個與金孝元和沈義謙一樣,都是當年打倒尹元衡計程車林派的骨幹成員,也保持著相沖突的政見。

許曄依靠出使明朝的機會獲取了宗主國的大力支援,在朝廷裡擔任司法機構的最高官職大司憲;而樸淳也歷任了左議政、右議政和領議政等朝廷最高官位。由於他們的加入,東人黨和西人黨的勢力獲得了空前的提高,進一步展到了左右朝政的地步。

宣祖根本無力去制止兩大黨派爭鬥,朝政也因黨派鬥爭而荒廢,但是朝鮮兩百多年的朋黨政治時代卻剛剛開始。

東人黨與西人黨的黨爭到了一五九〇年前後達到了顛峰。東人黨的李山海繼西人黨元老樸淳之後,坐上了領議政的位置,而西人黨的魁鄭澈和尹鬥壽分別官居左議政和禮曹判書,比李山海低了一級。可以說,在決戰前夕,東人黨佔據了有利位置。

當時,宣祖最寵愛的兩位嬪妃,是恭嬪金氏和仁嬪金氏。恭嬪生下的兩位王子分別是臨海君和光海君,仁嬪生下的王子是信城君。這樣,王儲之位的爭奪圍繞著這三位王子展開了。

不過,對於臨海君和光海君不利的是,他們的母親恭嬪金氏在二十四歲時就已經過逝了,失去母親保護的他們很難和信城君對抗。然而,朝廷的政爭很快就擴大到了**。王儲問題上的東西抗爭開始了。

東人黨認為,臨海君和光海君分別是宣祖的長子和次子,且光海君品性端正,因此支援光海君;西人黨則早已被仁嬪金氏拉攏,因此支援信城君。

此後,西人黨領袖級鄭澈登場,點燃了王儲之爭的導火線,也同時點燃了東西兩黨決戰的導火線。

在民間百姓和士林儒生心目當中,鄭澈有非常高尚的形象,在朝廷方面,他先後出任過右議政和左議政的官位,為西人黨積聚了不錯的勢力。

為此,東人黨的李山海在拉攏鄭澈不成後,就處心積慮要將這個眼中釘除掉,以穩固他領議政的位置。

正巧,儲君之爭給了李山海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西人黨方面,一向是支援仁嬪的兒子信城君為世子的,即使是鄭澈本人不支援,但礙於黨派關係,鄭澈必須去支援仁嬪和信城君。李山海等人抓住了這個機會,向鄭澈和西人黨起了攻擊。

李山海趁著鄭澈、尹鬥壽等人提出信城君之前,先行提出立光海君為世子。偏向寵愛光海君的宣祖基本同意了李山海的建議。接著,李山海的兒子李慶全收買了仁嬪金氏的兄長金公諒,要他誣告鄭澈故意擁立信城君以達到擾亂**和陷害王子的目的。

在東人黨不斷地施壓下,仁嬪金氏為了保護兒子信城君,只能棄車保帥,背叛了鄭澈和西人黨。

這樣一來,光海君被成功冊封為世子,而西人黨在朝廷中的勢力頃刻間被掃除了。

但是此時東人黨內部的矛盾也激化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以李山海為的北人黨和以柳成龍為的南人黨正式登場,東人黨就此分化為這兩大黨派。

李山海擔任過朝廷幾乎全部品級的官位,對於朝廷的政事、人事瞭如指掌,是東人黨後期的第一巨頭以及北人黨最強的領袖。

柳成龍也是擔任過朝廷絕大多數官職,是東人黨第二號人物與南人黨的第一巨頭。

當時,李山海擔任的是領議政的職務,柳成龍擔任的是左議政的職務,從名義上看柳成龍要聽李山海的,但如果朝廷的國策沒有右議政的支援,是很難落實的。李山海帶領他的北人黨堅持走強硬路線,柳成龍帶領他的南人黨堅持走穩健路線。朝廷的政治格局再次一分為二。

天正十九年(公元一五九一年),通訊使黃允吉和金誠一回國了,他們帶來了日本即將侵略朝鮮的訊息。然而朝廷裡依然是政治鬥爭不斷,再加上北方女真部落正在不斷統一強大,對朝鮮的威脅也越來越多。

次年,秀吉正式布命令出征朝鮮,四日之內,朝鮮海防重鎮釜山、東萊、梁山等地相繼陷落。其餘沿海守軍聞風而逃,朝鮮的海防線迅崩潰。登6僅十七日,日軍便兵不血刃地進入漢城。朝鮮朝廷逃到了開城。

此時,在柳成龍的彈劾下,北人黨領李山海背上了誤國的罪名,從領議政的位置上被趕下來,而柳成龍,如願以償地坐上了領議政的位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我在古代開美容院

扶風上

穿越六零:帶著千億物資當小知青

落日彩虹

我的精靈有億點強

西山默雨

別人逃荒我鹹魚

施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