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一八章 天羅地網,豐臣遺夢,凹凸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慶長三年臘月二十八ri正午,秀保命藤堂高虎率領小宮山晴勝、小笠原隆清以及三百名由霸王備假扮的家眷、侍從,押運著十餘車進獻給秀賴和澱姬的禮物佯裝本家主力,由郡山城出,沿奈良街道向大阪惣構空堀附近的平野口行進;與此同時,秀保本人則乘船秘密前往巖室城,與事先駐留在紀伊國的那須資吉會師,之後在數艘商船的掩護下,率領三百名槍足輕、二百名鐵炮足輕以及三門大筒,與水守久一同前往木津川東岸的博勞淵水寨。..

此前一刻,堀野幸澄便奉秀保之命先行返回大阪,向前田利長和大野治長告知秀保已經出城的訊息,並且暗示兩人秀保此行並未攜帶太多兵士,可在半路實施截殺,無需等待他們抵達三之丸的玉造口。

本來前田、大野皆對這一提議表示贊同,並已準備抽調青木一重的八百御馬廻埋伏在距離平野口南端五里處的小橋村(即歷史上大阪冬之陣“真田丸”所在地)篠山北麓伏擊秀保本隊,無奈此時前田利長接到橫山長知的書信,說是三百軍勢被新莊直賴圍困於高槻以北的澤上砦,必須前田利長親自前去方肯放行。

前田利長立即將此事告訴大野治長,希望大野能暫代總大將一職,而他自己則率十二名馬廻前往高槻,一旦“誤會”解釋清楚,便立即攜三百jing銳返回大阪增援大野軍。

果不其然,大野治長並未爽快地答應前田利長,而是以“顧及少將安全”為由,派遣中島氏種麾下大將江原對馬守高尚率五百御馬廻“陪護左右”。

考慮到兵力不足,大野治長臨時將山崎家盛的五百軍勢分成兩股,其中三百人交由中島氏種,加之此前安排的五百人,駐守南門的總兵力達到八百之眾;剩餘的兩百人則由山崎家盛指揮。轉移到大阪北入口京橋一帶駐防——這裡是前田家三百jing銳進城的必經之路,大野治長之所以放置如此少的兵力,原因無他,乃是堅信前田軍和江原軍會一同由此入城,到那時,這裡便有一千人駐守,絕對無懈可擊。

由於接到秀保改走平野口的線報,大阪東面的防守自然也就薄弱了許多。起初,大野治長僅打算安排津田信成的三百軍勢駐防北到青屋口,南到玉造口的東三之丸廣大區域。不過這卻遭到前田利政的反對。

作為前田利長的弟弟,他的腦袋可比哥哥要聰明些“津田長門守乃是狡猾jian詐之徒,若是將一方重擔完全交給他,很有可能做出背信棄義,見異思遷的卑鄙行徑。”為此,他向大野治長進言,從駐守內城(本丸、二之丸)的八百青木一重軍中抽調三百人協防城東。

而惣構以西的船場,如前文所述,乃是無關緊要之地。加之兵力不足,且有七手組中的兩支駐守(船場、難波橋各一支),大野治長僅僅抽調二百名御馬廻交由大野治房,讓其沿九橋西側來回巡視。一有情況便向三之丸彙報。這裡所說的九橋並非一座橋名,而是密佈大阪惣構西側的九座橋的總稱,最南端為鰻谷橋,最北端為今橋。兩者相距近十四里,卻僅有二百人把守,大野治房可不是傻瓜。軟磨硬終於又從大野治長的親衛隊中調出了一百人,使得每座橋口的兵士勉強達到三十人。

環城三面的惣構則是青木一重親自率領三百御馬廻鎮守。

所謂惣構,便是大阪的城下町,是三之丸以外的一片區域,這裡作為平民商賈聚集地,地域寬廣,地勢平坦,本來非佈置重兵很難固守,不過秀吉命人於其四周深挖堀壕,引澱川、大和川之水灌之,這才稍稍改變了三之丸的劣勢。上文所說的九橋,便是由船場通往惣構的西面通道;至於東面,森口、大和三橋將三之丸與沼澤地隔開,易守難攻,況且有津田軍和三百御馬廻兼顧防守,無需青木一重多cao心;因此,最關鍵的便是有四座橋通往上町高地的南面,這裡才是青木一重重兵所在,三百軍士有八成部署在這四座橋畔,一是防守,而是負責接應派往野外伏擊秀保的軍隊。

三之丸緊緊包圍著二之丸,卻也是一面靠水,三面被惣構包圍,這裡是大名屋敷所在地,本來也應該效仿惣構引水灌堀,可惜秀吉突然去世,這一計劃也暫時擱置了,四周只留下二十餘米寬的空堀,不過這也足以讓人望洋興嘆了,想當年北條氏的小田原城也不過是八米左右的障子堀罷了。不過兵力著實吃緊,為了滿足二之丸和三之丸的防守,大野治長僅是在三之丸通往二之丸的五個橋口——大手口、極樂橋、京橋口、青屋口以及玉造口的起端各配備二十名武士巡邏,至於橋口的防禦,除了東面由津田軍負責、北面京橋由山崎負責外,其餘橋口皆被放棄,而是改由守備橋末端的虎口。

剩下的五百御馬廻以及大野治長的一百親衛隊則是留守內城,也就是四面環水的二之丸和本丸。這裡的地形就如一個“回”字,最外面的“口”字是二之丸,裡面的“口”字是本丸以及與之相連的西之丸。

二之丸除去青屋、玉造、京橋三門外,僅剩下大手門(櫻門)、極樂門需要防守,相對而言就輕鬆了許多,再者由於是內城,防禦設施也是應有盡有,虎口自不必說,多聞櫓、角櫓、重箱櫓一應俱全,大手門處更是有號稱石山本願寺時就不曾失守的“千貫櫓”。

話說當年織田軍久攻不下石山城,於是軍中便流傳著“縱使用千貫作為犒賞,也要設法貢獻這座城池”的說法,這座雙層櫓樓由此得名。當然這只是題外話,總之,對於防守二之丸,大野治長還是很有信心的,當然這一功勞不能便宜別人,他特地將三弟大野治胤安排在此,率領三百軍勢駐守。

至於本丸,大野治長率堀野幸次及二百軍勢坐鎮,雖然也是四面環水,但由於本身地域狹小,且主要是生活區,因此並不能很好的防守,大手門南面的丸馬出已經算是最堅固的防線了,由此可見本丸防禦的薄弱。說到這就要提一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阪之陣”,冬之陣時德川軍連惣構都未曾攻入(十萬對二十萬),而夏之陣時僅僅兩天便滅亡了豐臣氏,原因為何?就是德川家康欺騙澱姬和秀賴,命人將除了內濠,也就是環繞本丸的壕溝以外的所有堀和水壕全部填平,如此一來,縱使有八萬大軍(幕府軍十五萬),又能奈何?所謂自毀長城,便是豐臣家滅亡的直接原因。

當然,現在的大阪城還是固若金湯,不過大野治長忽略了幾個事實其一,他手中的兵力沒有數萬只有數千;其二,船場的兩支七御馬廻不一定會如他想象的那樣保持中立;其三,他只是個家臣,並不能保證向秀賴效忠的七手組會完全聽他吩咐,即便組頭樂意,底層武士也不一定願意為他賣命;其四,當然也是必要致命的一條,三千多人的軍勢卻要八面張網,如此兵力分散,怎會有好果子吃?

不過大野治長自有他的想法八百對三百,伏擊肯定成功,而伏擊一旦成功,這些部署也就多餘了,這樣一來,上面的種種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實在不行,還有五奉行和五大老的調停,有前田利長在,要死一起死,他有什麼好怕的?而前田利長是前田利家的嫡子,那是絕對死不了的,他死不了,我大野治長還會有事麼?

總之,“伏擊肯定成功,即便失敗也不會死”,這根救命稻草被大野治長抓得死死的,殊不知,事情並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ps這一章可把我累壞了,大家有所不知,為了找一幅豐臣時代的大阪地圖我可是絞盡腦汁!現在網上的大多是江戶時代,也就是大阪之陣後的大阪地圖,那時候的大阪只有豐臣秀吉所建居城的四分之一規模啊!後來查閱了許多ri文網站,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大阪天守閣”的類似官網上找到了一幅,ohyeah!但是具體的地名就要自己摸索了,可能會有一些失誤,但是總體上還是沒問題的。順便說一下,ri文維基上的大阪之陣地圖有些誤差,特別是三之丸、二之丸的構造與事實有出入。江戶時代的大阪是沒有三之丸的,因此面積皺縮大家也能理解了。

好了,就說這麼多,你們可別說這章水啊,這可是熊仔最賣力的一章了,兵力部署,相關地名,相關設施全都是要查好久,大家給我些鼓勵,票票。。。

喜歡豐臣遺夢請大家收藏豐臣遺夢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天棄女,神醫獸妃傾天下

貓小妖

從一拳開始尤拉萬界!

雨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