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中旋涡越来越大,张道之也敏锐感觉到,是因周遭灵力波动,才致使这一现象的生。
在其脚下,忽有类似奇门局的八卦图案出现。
他不由得喃喃道:
“术士与道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术士并不会如道士那般,直接通过咒术或是法器勾动天地自然伟力。”
“而是做局千年来,屈一指的术士,当属李淳风、诸葛卧龙等人。”
“尤其是后者,更是以天地为局,去推动大势走向。”
“祖师的局不亚于遮天蔽日了。”
话音刚落。
就见其脚下,出现一道门。
他再次有所惊叹,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句话原本是在说道的的根源。
但用在术法上,张道之却有了不同见解。
世人说天下道门是一家,是因为任何不同形式的道教,皆脱胎于道家。
而道家鼻祖,乃是老子李耳。
道家与道教并不相同,只因今日之道教,已不太追求治世之道。
不过,天下间,道教术法,多出于易经与道德经。
道教门人将这两部经书认为根源。
同理,初代张天师能以遮天蔽日的手段,设下这结界,同样也是找到了‘根源’。
这对张道之来说很重要。
或许,倘若能寻觅到那个‘一’,他也就无需执着于早日突破筑基境,达到三花聚顶境。
只可惜,在传统观念里,不成圣,一难寻。
也就是说,张道之不突破境界,会始终与那个一,有着一墙之隔。
这堵墙,胜过天差地别。
张道之收敛心神,将大牛唤来,遂没入脚下那扇门中。
待其消失之后。
‘门’缓缓合上。
原本掀起大浪的长河,也已风平浪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丘。
由五座群山环绕的一处丘陵上。
有一处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草庐。
肉眼可见,有许多色彩斑斓的狐狸,正在此间嬉戏。
细细看去,那些狐狸的样貌,竟是都与人脸相似。
其中有一只红狐,竟是有五条尾巴。
它一蹦一跳的来到草庐前,幻化人身,跪在草庐前,恭敬道:
“青丘君,东海又派人来了,他们要见桃夭。”
话音刚落。
草庐内,仍是无有人回应。
忽的。
就在这时。
青丘天际处,有天地接壤之地,似如一幅唯美画卷,将天地相连。
忽而,有地崩山摇之感,一缕流光,自天地相接处,重重坠落到别地。
一些年轻的狐狸,在一时间,都是有些惊慌失措。
因为一向风平浪静的青丘,从来没出现过如此大的动荡。
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