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北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鈴鐺觀鬥法,山海經之捕獸筆記,龍吟北冥,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煙放下了小冊子,拍了拍智海的肩膀說,“快睡吧,明天你們家老太太還說,要讓你陪她去褔畿呢。”

智海突然緩過神來,淡淡地問“去褔畿幹什麼?”

“說要去鈴鐺觀求個籤。”如煙打了個哈欠,往房間裡走著。

智海還在想剛才的那一幕,腦海中又在想,“為什麼姑姑看不到這本冊子上的東西,但是我可以看到?為什麼選修課上……”

智海又突然一怔,嘴裡喃喃地說著“選修課!”

智海彷彿現了什麼秘密,像魔怔了一樣翻這本小冊子,翻過來、翻過去,終於在中間的位置現了一個熟悉的圖畫。

“我靠!”智海脫口而出一句粗話,心裡想,“真的是他。”

那張圖畫的旁邊寫著兩個字,“帝江”。

“真的是帝江。”

智海躺在床上,一直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想起小時候姑姑給他講故事,就講過山海經中帝江的故事,姑姑是當做睡前故事講得,像快點哄智海入睡,沒想到小智海越聽越精神,而且一邊聽一邊還不時地插嘴問姑姑,

“那《山海經》中的帝江到底長什麼樣子啊?”

“你想象一下,沒有眼睛、沒有耳朵、沒有嘴巴、沒有鼻子,只有一個渾圓渾圓的身體,”

“很像是……像……大有叔的肚子。”小智海說,說完之後止不住的笑。

大有叔,是智海奶奶的侄兒,名字叫任大有,也是秦如煙和秦如煙的表哥,智海的表叔。

他是個九國販駱駝的生意人,因為經常跟客戶應酬,一有空也喜歡到處去胡吃海塞,所以肚子吃得肥大肥大的,像口鐘一樣。

不過任大有對自己的姑姑一家倒是不錯。

他知道自己的姑姑守寡、表哥表嫂像失蹤了一樣,當時家裡還有個不諳世事的小表妹,和剛會說話、都沒上幼兒園的表侄兒,閒暇的時候也常來看看自己的姑姑一家。

客戶、朋友送他的好東西,任大有也經常給姑姑一家送來。

“差不多,不過比你大有叔的肚子啊,還要多四個翅膀、六隻腳丫”,腦海中的如煙姑姑給小智海解釋著。

第二天,奶奶起的很早,不過,智海也一宿沒睡,翻來覆去想著昨天生的事情,可是終究沒有想明白。

睡不著的時候,智海也時不時翻一翻手中的小冊子,看著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奇獸、奇人、怪石、山川、還有諸神。

智海又想,那個姑娘,會不會也和這本《山海寶冊》中的人有關係?可是在《山海寶冊》,實在找不到一個和這位姑娘長相相似的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翌日,鈴鐺觀。

鈴鐺觀是琴島市的歷史最悠久的古建築之一,距今有將近一千年的歷史,一千年前,當時隸屬於北部褔畿縣的琴島地區生了一場大的瘟疫,百姓們死傷無數。

根據當時的還是褔畿縣的縣誌記載,

“崇元六年,縣逢大旱,稷、黍、麥顆粒無收,士紳棄宗外遷,布衣多餓死,以棘皮、草根、腐獸為食,或海獸有瘟,人飢而食,又染疫,染疫之人如有癲癇之症,或口不能言、且吐白沫、抽搐不止,或全身高熱、臃腫, 遍尋醫藥無治,縣民死傷者十之六七。”

關於後來人們是怎麼度過這種瘟疫的,縣誌中的記載十分模糊。

不過有一個故事在當地流傳甚廣。

相傳在褔畿區的南邊的小鷲嶺上,有一個石頭觀,是一個道君修行的場域。

那道君真人看縣城中的百姓們實在是可憐,不僅被饑荒的折磨,還要受疫病之苦,心有不忍,於是開啟屋門,放百姓們進來。

老道士也懂些養生之術,於是把自己常喝的苦蠶參茶分給百姓們喝,還讓弟子、道童們把庵子裡的糧食們分給百姓。

百姓們無處可去,自己的家因為有瘟疫,或者被燒掉,或者有縣城的兵士們看守、禁止靠近,他們竟成了一群無家可歸的流民,多虧有這道君收留,於是就在石頭庵中住了下來。

剛開始還是有一些體弱的人不堪病痛折磨就病死了,但好在,隨著在石頭庵中休養療愈,加上這個道觀中衣食不缺,更多的人在道士們的照料下活了下來。

活下來的人十分感念老道君的大德,並把老道君慷慨施恩的故事告訴自己的子孫們,讓他們永遠銘記真人的救命之恩。

這些倖存下來的百姓,有一些害怕自己原來的家還有疫病,哪怕身體好了也不敢回去,於是就在小鷲嶺的山下住了下來。

小鷲嶺山下的土地原本是一些士紳們的,十分肥沃,只是遭遇了饑荒和瘟疫,能跑計程車紳都跑了,這些逃跑計程車紳因為從褔畿縣而來,其他州縣的人一聽他們是瘟疫最嚴重的的地方來的,都阻止這些士紳們進城來。

原本在褔畿縣受人敬重、甚至是作威作福計程車紳們,在外竟然成了失魂落魄的喪家之犬,運氣不好的,餓死、病死在了逃難的路上,運氣稍微好一些的帶著家眷遷徙到了訊息閉塞的南方,或者跨越大洋去了海外,這些士紳幾乎再也沒有回過褔畿縣。

留下來計程車紳十之七八也都死了。小鷲嶺位於褔畿縣的南邊,距離疫區很近,縣城的老爺們也不想染指這裡。

這小鷲嶺附近的肥沃土地,一度成為了荒草遍佈的無主之地。

活下來的百姓們就在這片土地上重新耕作、繁衍生息,後來逐漸形成了一個村子,為了紀念石頭觀道士的救命之恩,村民們就把這個村子命名為“石安村”,直到今天還存在。

智海的奶奶任美竹,就是石安村的後人。因此智海也是從小聽著奶奶講這些故事長大的。

幾十年後,石頭觀裡的老道君仙去了,道君的徒兒、弟子因為生計難支,都下山謀別的營生去了,石頭觀也荒廢了,只剩下幾間空屋子,和斷井殘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陽借命人

他在等晴天

東京貧民百萬歌星

桃小桃桃

我也是第一次做貓咪

痴鼠拖姜

四合院:我何雨柱逆天改命

桃音淺淺

就想和你在一起

白一墨

請問你是我老公嗎

一字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