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稷下的一天 > 第380章 生死之思(第2页)

第380章 生死之思(第2页)

"所以,"小安听完后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师姐她并不是逃避痛苦,而是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后,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离开?"

"是的。"李明点头,"更重要的是,她希望我们能通过她的选择,思考生命的本质与意义。生与死,不应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生命完整体验的两个方面。"

小安望向远处的群山,若有所思:"师兄,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一天我也面临类似的抉择,你会怎么想?"

李明看着这位年轻的师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充满活力,怀揣梦想,对未来有着无限期待。他温和地说:"小安,如果你真的到了那一天,我希望你能像柳儿一样,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是否已经充分体验了我想体验的人生?我是否已经尽到了我对他人和世界的责任?我的选择是出于恐惧和逃避,还是出于对生命完整的理解和尊重?"

"但如果我还没有完成我想做的事呢?"小安追问道。

"那就继续做,"李明坚定地说,"柳儿之所以能平静地选择离开,是因为她确定自己已经完成了此生想要体验的一切。如果你的生命中还有未完成的使命,那就去完成它。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是否活出了它的意义。"

小安点点头,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师兄,我明白了。柳儿师姐不是教我们如何逃避痛苦,而是教我们如何理解生命的完整,包括生与死。"

"没错。"李明微笑道,"而且她提醒我,对于死亡的恐惧与痛苦,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真正的智慧,是在理解生死本质的基础上,既珍惜生命的每一刻,也准备好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终结。"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晨钟的声音,悠扬而深远。新的一天的修行即将开始。

小安站起身,整了整衣袍:"师兄,我想我需要时间好好思考你今天说的话。也许也许我应该重新看待柳儿师姐的选择,不再简单地将其视为逃避或自私。"

李明也站起来,拍了拍小安的肩膀:"生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小安。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将伴随我们一生。而柳儿,以她独特的方式,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

两人并肩走下山谷,朝修行殿堂走去。初升的阳光穿过山谷中的薄雾,为万物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师兄。"小安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李明,"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一天你也面临这样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李明望着远方,眼神变得深邃。经过片刻的沉思,他轻声回答:"我会像柳儿一样,先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是否已经充分体验了我想体验的人生?我是否已经尽到了我的责任?我的选择是出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还是出于对痛苦的单纯逃避?"

"然后呢?"小安追问。

然后,无论我做出怎样的决定,我都由衷地期望我的朋友们可以明白:生命的真谛并非仅仅局限于坚持不懈,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手同样重要;生命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如何生存,也体现在如何面对死亡。李明缓缓地转过身来,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地落在小安身上,仿佛要将他心中的想法传递给对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安凝视着李明,静静地聆听着他的话语。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对李明的观点有所领悟。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契地继续迈步向前,他们的身影在晨曦的映照下被拉长,宛如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晨钟的余音在山谷间悠悠回荡,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清晨的时光增添一抹神秘的色彩。李明站在修行殿前的石阶上,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峦在朝阳的映照下宛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熠熠生辉。昨夜与柳儿的对话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一幕幕场景清晰得如同刚刚生一般。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清晨山间独有的清新空气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芬芳和泥土的气息,让他感到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和谐。

"师兄,你今天看起来很不一样。"小安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卷竹简,"师父召集所有弟子去大殿,说是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李明点点头,跟着小安走向大殿。一路上,弟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有人脸上带着疑惑,有人则显得惴惴不安。李明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笼罩着整个修行之地。

大殿内,师父端坐在中央的高座上,面容严肃。当所有弟子都到齐后,师父缓缓开口:"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讨论一件关乎我们修行根本的事情。"

李明坐在人群中,心中不免猜测:师父所说的"重要事情"是什么?与昨夜的梦境有关吗?

"近日,我观天象,察地气,现世间将有大变。"师父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生死轮回,本是天地常理。然而,我观察到有不少修行者,对生死产生了疑惑与恐惧,甚至有人萌生了轻生之念,以为那是解脱之道。"

李明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看向殿顶。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昨夜柳儿的话语在耳边回响:"对于死亡的恐惧与痛苦,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为此,"师父继续说道,"我决定在接下来的七日内,于后山开坛讲经,主题便是明悟生死,正视轮回。希望诸位弟子能够借此机会,深入思考生命的本质,正确对待生死之道。"

讲经?李明心中一动。昨夜柳儿不正是与他探讨了生死的真谛吗?难道这一切冥冥之中有所联系?

讲经的第一天,李明早早来到后山。这里环境清幽,远离尘嚣,是修行的绝佳之地。师父已在高台上准备就绪,弟子们陆续到来,在台下整齐地坐好。

"今日,我们先探讨何为生。"师父的声音平和而深邃,"生,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更是意识的觉醒,是体验的开始。"

李明闭目倾听,思绪却飘向了昨夜的梦境。柳儿曾告诉他:"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活过。"

"而死,"师父继续说道,"也非终点,而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率地对待生命,或轻易放弃生存的责任。"

台下的弟子们认真聆听着,有人低头沉思,有人若有所悟。李明感到,师父今日的讲经似乎与往日有所不同,话语中蕴含着更深的智慧。

讲经持续了七日。每一天,师父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生死的奥义。有时讲述古籍经典,有时分享个人体悟,有时则引导弟子们进行冥想,直接体验生命的本质。

到了第七天,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后山时,师父的讲经进入了尾声。

"诸位,"师父环视众人,目光最终停留在李明身上,"七日的讲经即将结束,但我希望你们明白,对生死的理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生的修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这七日中,我感受到许多弟子心中的疑惑与恐惧。有人问我,当生命充满痛苦时,是否可以选择结束?有人问我,当责任重大却力不从心时,是否可以逃避?"

李明屏息聆听,这些不正是他与柳儿讨论的问题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