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53章 第53章(第3页)

第53章 第53章(第3页)

不过换做朱元璋的想法,所谓的诗情画意哪有屁用!

于是接着问道:"那你说它配不配当我们大明京城国都呢?"

听到这句话,朱英当时明显愣了一下。

而周围的人,特别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明朝众位文官,立刻脸色大变。

虽然这个话题十分禁忌,但由于是太祖问起的,朱英略作思索后,便正色答道:

"现今尚可,未来却不可取。

"

这番话出口,那些士人和文官的脸色更加惊恐。

就连徐达这样的淮西开国武将,神情也显得颇为异样。

"哦?”

朱元璋对此产生了兴趣,“说说原因。”

听到皇帝此言,李善长等人忙把目光转向朱英,眼中满是恳求之意。

别说话,求你千万别说了!

遗憾的是,朱英听不到他们的心声,只觉得众人看他时眼神略显奇怪。

他以为对方酒劲未消,也就没太在意。

经过片刻思虑,他说:

"我想举两个例子,不知道是不是您说的这个意思。

"

“嗯,你说,朕听着呢。”

朱元璋背手而立,点头回应。

"首先,应天虽曾是六朝古都,在我大明便是第七朝都城。

但自从东吴在建邺定都以来,到陈后主被隋朝灭亡,期间长达数百年之久。

各朝代始终都是偏安南方,从未一统天下。

因此可以说,江南富饶让人沉溺享受不知忧虑,还可能受制于当地世家大族的影响。

另外,虽然应天具备一定的帝王气运,却没有完全统一中华的能力。”

当朱英说到这里时,身后的吏部尚书詹徽已按捺不住,立刻插话道:

“朱公子此言有误。

要是如你所说应天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力量,那我们大明又如何能驱逐鞑虏,实现华夏一统呢?”

既然有人开头质疑,众多文官随后纷纷出言反对。

"的确如此。

朱公子年少英才,但对某些事情恐怕了解并不深入,还需历练。”

礼部尚书吴良说道。

"那些东吴、东晋之类的六朝,不过是一群只知内耗寻欢作乐的角色罢了,怎么可能统一天下?怎么能与我大明相比?”

刑部尚书安童补充。

"我得纠正一下朱公子的说法。

历来读书人士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岂会如你所说干扰统一大业?真正有这样的想法反而是那些地主阶级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