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也是,北冥雪从小就在家族之中修炼,鲜少有机会接触到外界。
此番初入俗世遭遇战斗,依旧保有孩童般的善良天真,心慈手软而缺乏江湖人的决绝果断。
既然已经出鞘,就只能是不死不休,哪还顾得上情面?
若是按老爷子朱棣的话来说,那就是"要做就要做彻底!"
显然,这种性格恰是北冥雪所缺失的。朱高焱担忧如果以后遇到真正的厉害对手,她依然存有仁慈之心,那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想到这些重要处,朱高焱不自觉地揉了揉脑袋。
哎……小丫头真的让人省不下心啊!
而另一边,京城奉天殿内。
早朝完毕后,朱棣没有离开,仍旧安稳端坐龙椅之上闭目养神。
这几日夜间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好觉。
思前想后,朱棣依然无法放下对两位皇子安危的忧虑。
这次行动大获全胜,在拍卖行一击成网,成功抓获了数百名江湖人士,成果确实令人振奋。不过,朱棣深知这不过是序幕而已。那些大宗门并未倾尽全力参与此事,一旦得知宗门弟子被捕,按江湖常规反应,必定不会轻易放过官府。
若论战场排兵布阵、战术谋略,江湖人难以抗衡朝廷精锐大军的优势兵力。但江湖之中,修炼武功内力早已成风,长期习练真气之人单兵战斗力不容小觑。更可怕的是,一些深居简出、手段通玄的隐世强者很可能也掺杂其中。如果他们不去正面对抗大军,而转为暗夜偷袭或其他诡谲手段,极有可能威胁到他的两个儿子。
从军征战数十年,如今年近六旬,他实在不愿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局面。即便诸子才智各有所长,但皆是骨肉至亲,爱无厚薄之分。此刻,两子远在异乡执行险要任务,身为父亲,岂能无念无忧?
此时,一直形踪难测的北冥玄一如鬼魅般现身殿中,拱手道:“臣参见陛下。"
"直接说!"朱棣情绪波动,连语气也带上了些许不耐。
眼下他急切渴望获取两位儿子的动态情况,繁文缛礼自然省去为佳。
"陛下,两位王爷的消息已经确认。"北冥玄一语速平稳,"二位殿下现正押运囚犯返京途中。"
然而他的话音方落便接着陈述了一个变故:“正如预计的一样,袁宜君夫人领头设伏于路途间,意图劫车救人。"
话音刚落,朱棣面色骤变,冷冷地吐出每一个字:“胆敢如此张狂!他们不知道这是灭族大罪吗?"
北冥玄一淡淡回应:“人在急迫时刻,往往顾不得太多。"
"哼!既然藐视大明皇威,那就让他们来得去不得!"朱棣重重一掌拍下,震动整个大殿。
"一切都部署妥当了吧?"他凝视北冥玄一追问。
梁王抓捕江湖众人的消息传至朱棣耳畔时,他就预感到会有后续风波发生,遂及早筹谋设下更深的局中局,就等着他们往里钻。
北冥玄一点头:“禀陛下,只待时机成熟即可收网。"
朱棣似乎意犹未尽:“嗯……还有何事要说?"
心照不宣间,朱棣其实关心的是两个王子的安全。北冥玄一立刻补充:“陛下宽心。"
"我北冥一族的圣女已在大军中护驾,只要不是各大宗门的老祖降临,绝对确保两位王爷安然无恙。"
听到此处保障,朱棣终于稍稍放松,连连叹道:“那便好,那便好。"
视线切换回那条喧嚣的大道上。
北冥雪单独应战四大剑气巅峰的高手,半日内缠斗不下。尽管最终袁宜君等人不敌落败,但个个受伤惨重、鲜血淋漓,浑身乏力再也提不起反抗的力量。显然体力几乎耗尽,连握住手中剑都有困难。不过,他们的性命无一人遭丧,假使此刻愿意认输撤退,休息修养一阵还能恢复生龙活虎如常攀墙爬树的模样。
这场较量里,北冥雪每每关键时刻都选择了手下留情,以至于错过多次一剑致命的机会,也因此给对手留下喘息空间。
然而凭借自身剑气顶峰的强大修为优势,即便是有所保留仍稳占上风将对方一一制服。
旁观的朱高焱忍不住点评了一句:今日算走运,未曾遭遇顶尖强敌,属于单纯硬实力压过技巧性对决了。
短暂停顿之后,北冥雪随手将剑插入土中,表明无意乘人之危继续追击。
随后,她开口道:“四位前辈均受重创,已经无力再战,不如见好就收,就此停手如何?"
"胡言乱语!你算哪根葱?"
"天下宽阔,大家各走各的路就是!"
"朝廷扣押了我们的人,身为江湖中人,我们必须将他们救出。"
"若不然,岂不被天下人耻笑为废物?"
看到北冥雪仍试图讲和,周围那群江湖人士皆是怒目而视,可经历过先前的教训,再无人敢贸然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