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大明永乐:开局被全家老小逼着造反 > 第62章 诸位既已见到朕为何不按规矩行跪拜之礼(第2页)

第62章 诸位既已见到朕为何不按规矩行跪拜之礼(第2页)

"凡天下广袤之地,全属大明疆域,不得扰乱国家法规纲纪、损害朝廷威严!生于斯长于斯,上应为国效力,下需体恤民生。纵然日后朕百年之后,也望你们辅佐他,忠心护国,这是大明百姓应该履行的义务。"

最后吩咐身边的儿子朱高燧道:“先把他们押解下去妥善安排。今晚,朕要在月光下设宴款待他们。"

朱高燧领命离开后,大声招呼:“来人!"

殿外立时涌进一批盔甲鲜明的士兵,毫不犹豫地把这群江湖首脑强行带走。他们已经被彻底吓懵,脑海中满是刚才朱棣冰冷的话语和愤怒的声音。

可叹这些人一向自恃功夫高强、独步天下,行事骄横跋扈,目无天日,肆意妄为,殊不知这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皇权不可违抗。

想要单凭区宗门抗衡强大的朝廷军队,真是无知且愚蠢至极。

等人全部被押解下去后,奉天殿前的卫兵全都热血涌动,激动得难以抑制,高声呼喊:“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日月山河长存,大明基业长青!"

"日月山河长存,大明基业长青!"

"日月山河长存,大明基业长青!"

文武百官也受到这般热烈氛围的感染,放下了往常的沉稳持重,随之齐声喝彩。

天下臣服,群臣俯首,四海归心,各方来贺……这才是一国之君、大明皇帝真正的威仪!

散朝之后。

朱高煦快马加鞭回到府邸,管家皇甫云和早已在内堂等候许久。

"恭喜王爷建立了盖世奇功!"皇甫云和拱手一揖,神情谦恭地行了一礼。

朱高煦冷冷一笑:“有什么可喜庆的?"

"听说这次**和梁王两位殿下遭遇江湖门派伏击,险象环生。"

"是汉王率领大军及时赶至,成功援救了两位王爷,并且依法惩治了这些宗门势力,凯旋回朝。"

"立下如此卓越战功,皇上必定龙颜大悦,重加奖赏才对,自然值得欢庆。"

朱高煦轻轻摇头:“功劳有什么用处?今日在殿上还不是被四哥压得死死的。"

"更加奇怪的是,连内阁首辅杨士奇都称赞四哥办事周到,说此番事务处理圆满顺利,梁王应该居首功。"

"内阁三杨明明一直是兄长的人马,怎么如今忽然为旁人说话了呢?"

说到这儿,朱高煦好像意识到了某件事,话头一转,"对了,我让你追查轩辕祖器的消息,有结果了吗?"

皇甫云和答道:“我已经派遣多人外出打探,但至今尚未收到消息反馈。"

朱高煦重重一拍桌子:“那就再多派人手去找,我不相信这堂堂轩辕祖器竟然凭空消失不见!"

"不管怎么样,轩辕祖器我是势在必得!"

皇甫云和应声遵命,在离开时随手关好了房门。

站在院中的荷花池畔片刻后,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味着方才朱高煦所言的话语。

的确啊!

杨士奇为首的阁员大臣,本是由朱高炽精心提拔,绝对的铁杆支持者。

然而今天怎么会突然站出来替梁王讨取赏功呢?实在令人心中疑惑!

忽然之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恍然悟出了其中缘由。

原来这是三位皇子一起承担的差事,刻意夸大了梁王的贡献,必定会挑起汉王与**的不满情绪。

往后他们可能还会寻机排挤梁王,减轻太子阵营的压力罢了。

真是巧妙无比的驱虎吞狼计策啊!

别看这些书生出身的文官上不得战场抵御外敌,心中弯弯绕却多如繁星,不经意的一句言语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不过皇甫云和并未过多思索,只要是于汉王没有坏处的因素,他是不愿意去多费心神的。

"老三,随朕前往太医院一遭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