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50章 大明江山若不稳固太祖怎能不忧虑(第2页)

第50章 大明江山若不稳固太祖怎能不忧虑(第2页)

让各方势力互相争斗,达成平衡,自己就能置身事外,牢牢把握大权。

“这还不够。”朱元璋继续说,“仅有两股势力,平衡依然脆弱,因为你无法完全消灭其中任何一方。”

“一旦消灭了其中一方,就会重新失去平衡。”

“所以,我又扶持起第三股势力——藩王。”

“这些藩王都是我的儿子,他们驻守各地,统领一方。”

“有了他们的军权来制约武将勋贵,彼此相互支援,再加上锦衣卫和检校严密监控,大明江山才会稳固。”

朱允熥心中有所触动。

不禁想起了自身处境。

文官不认可,藩王不服从,虽然武将勋贵表面上支持他,但实际上,在他们眼中,他依旧是个孩子。

蓝玉的一句话能让以王弼为首的武将勋贵退缩,但又有谁真正听他的呢?

他们支持他,只是因为双方暂时存在共同利益罢了。

并非真心服从,愿意听命于他!

他在朝中的根基非常薄弱。

“你的文才不错,笼络读书人的心并不是难事。”

朱元璋问:“听说你拜了一个叫杨士奇的人为师?”

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

朱允熥点点头:“是的,他确实不错,有**之才。”

朱元璋没想到他会如此高度评价杨士奇,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笑道:“我听说他连举人都没有考中,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之才呢?”

朱允熥说道:“皇祖父,可不能仅仅因为他科举未中就判定他不是人才啊。”

老朱说道:“我们信任你的判断,如果他没什么真本事,你也不会把他当作老师。”

“不过说到宰辅级别的才能,我们就不那么信服了。”

“这天下虽广阔,但能担得起宰辅二字的,屈指可数。”

“况且他还年轻,不到三十,之前也没在朝廷里历练过。”

说到这里,老朱随意地问了一句:“你带锦衣卫去抓蓝玉,是他提议的吗?”

朱允熥坦然承认:“是!”

面对像老朱这样精明的人,诚实是最明智的选择。

要是总说谎,反而会露馅。

关键时候演戏可以,但要先让自己入戏。

骗人之前,先骗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不留痕迹。

老朱笑着说:“虽然我们说过让你自己找老师,但我们还是要审核一下。”

“明天让他进宫,我要**,看看他是否如你所说,真的有那样的本事。”

为孩子挑老师不是小事。

尤其是这个孩子,将来还会是大明帝国的继承者。

归根结底,朱允熥现在不过十四五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老朱怎么可能完全放手,让他自己决定所有事呢?

朱允熥对此也没有异议。

他可以让杨士奇做自己的谋士,教他学问,但这些都只能私下进行。

亲王的老师,按规定是可以授予官职的。

但这需要皇帝的旨意。

如果他成了储君,那就更得遵循规矩了。

储君的老师,通常是朝中重臣、大学士,甚至更高层的人来担任。

至少也得是个翰林。

杨士奇目前还只是个布衣,这显然不符合规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