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久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天唐,一世漢皇,雪落久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國大規模調兵的情況自然瞞不過天唐國,雙方邊境上每天都有斥候身死,小規模的試探交鋒更是沒有停過。

天唐國位於商國正南方,地理位置優渥,各類產出比之商國也少不了多少。整個國家被劃分為七洲五十郡,在冊人口過八千萬,算上不在冊的說有上億也不無可能。

作為南方六國之,天唐國的壓力自然也是最大的,他東連周國北接商國,比起更南方的小弟展環境差了不止一籌。每次商國或者周國打南方六國的主意都繞不開天唐國,要不是有其餘五國的支援,再加上天唐國自身不差,天唐國早被滅國了!畢竟南方六國都是前朝餘孽,不論是哪個國家都不希望前朝的皇族繼續立國。

天唐國因為環境原因,全國上下共有一百萬步騎,四十萬海軍,曾多次和周國、商國在近海生海戰。

近些年因為周皇病重的原因兩國海戰少了些,關係也沒有那麼僵了,因為某些原因兩國甚至還簽訂了互幫互助十七條。

周國內亂時天唐國也沒有出兵犯境,不僅僅因為兩國簽訂了條約,更重要的是天唐國出兵便宜的是商國!現在,天唐國沒有出兵的好處就逐漸體現出來了,周國的使者已經暗中抵達唐都。

唐皇李智在自己的內殿接見了周使姜閩,一同出現在內殿的還有兩位丞相以及兩位上柱國。

南方六國中文官最高的是左右二相,武將最高的便是柱國或元帥,和列國不同的是柱國和元帥可以是一起的也可以是分開的。

天唐國現如今有四位上柱國,元帥只有三位,其中三位元帥中的兩位都受封柱國,剩下的那位因為某些原因還不是。

而內殿中的兩位上柱國雖然不是元帥,可在某些方面的份量不見得比元帥差!

“陛下,老臣以為周使之言暗藏禍心,萬不可聽信!若是撤回駐守在喜峰關的大軍一旦周國出兵攻佔則悔之晚矣!”

喜峰關地勢險惡,是周國大規模進攻天唐國的必經之地之一!當年天唐國為了佔領這塊地方付出了數不盡的代價,而後為了守住喜峰關更是常年駐軍二十萬,耗費軍資糧草無數。

“雷柱國此言差矣,吾皇自繼位以來修好各國,漢國、海外三夷莫不如是,今我周國誠心互助盟好,國書更是毫無保留!柱國即使不信我卻又怎能不信我周國之誠?”

雷煌冷冷一笑,看著姜閩陰冷的道:“老夫最信不過的便是道貌岸然的周人,昔年天朝時姬氏不過是東方戍邊的一介書吏,不思報國陰謀造反!自我天唐南遷,數百年來姬氏對我國動大小戰爭數不勝數!現在還有臉跟我等說什麼誠心?老夫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另外一位柱國臉色也不好看,他們和商國、周國打了一輩子的戰爭,對這兩國的恨意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南方六國之中,天唐國因為地理位置原因吸引了商、周兩國絕大部分火力,每年都會有大小戰爭爆。雖然有其餘五國一定的援助,可死的人大多數都是天唐國自己國家的青壯,他們兩柱國的不少子侄都死於和商、周的戰爭下。

皇帝的兒子也死了幾個,只不過皇帝的兒子不少,雖然心痛但也不至於如何如何。何況天唐國這些年和周國簽訂了某些互助條約後兩國戰爭磨擦就沒以前那麼激烈了,否則姜閩能不能活著走出天唐都還是個未知數!

左右二相對待姜閩的態度和兩位上柱國截然不同,自家人知自家事,天唐國在南方六國是大哥大,可和漢、周、商、楚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何況天唐國的周邊環境實在是太過糟糕,他們主管的後勤壓力真不是一般的大,不管周國怎麼樣怎麼樣,反正有錢是肯定的。

“喜峰口的軍隊自然不能輕易調動,那裡除了我國的駐軍外還有接近十萬的五國駐軍。不過周使請放心,我國在東海的水軍將撤離,東海的漁場和小島也歸貴國所有,而貴國需要做的僅僅是援助我國金銀糧草…………”

姜閩有些頭疼,周國有錢不假,可在有錢經過內亂,和商國的戰爭,給漢國大量金銀財物後周國的國庫也有些空了。雖然不到舉步維艱的地步但也絕對說的上捉襟見肘,何況國內很多事情都需要錢,這錢自然就有些不經用。

可交好天唐是現在周國最重要的國策之一,四海城還在談判,商國不會放棄這次獅子大開口的機會,最後能不能談攏誰都沒有底。而和天唐國交好後,周國南方的三十多萬邊軍最少能抽調一半前往四海城,到時候談不攏他們也能武力收回四海城!

“金銀糧草我周國自會援助一些,只是數量有限,我國正遭商國侵略實在拿不出太多的金銀糧草………作為歉意,東海的島嶼和漁場依舊屬於貴國。”

李智有自己的想法,天唐國和商、周兩國的關係非常奇怪,哪個國家強大就與哪個國家為敵。天唐國非常想吞併五國,成為南方霸主,這樣就能將戰爭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可環境不允許,因此現在的天唐國進入了一個怪圈,李智想的是怎麼打破這個怪圈,讓後世的子孫不用像他這樣被動!

周使這些日子的外交活動沒有瞞過商國密探的眼睛,為此商國的鴻臚寺也開始了自己的運作。

有使者出現在漢國、楚國、天行國,天魏國、天蜀國、天星國,言明厲害,許以重利。

劉顯看著大殿中侃侃而談的商國使者笑而不語,因為四海城的原因漢國和周國混在了一起,商國自然是不希望這兩個對頭聯手的,暗地裡沒少用見不得人的手段。

這些事劉顯知道,但他不拆穿,拆穿了哪來的這麼多東西?現在的漢國是個香餑餑,誰都想劃拉到自己這邊的那種。

商國不想漢國軍隊插手四海城的事情,周國希望藉助漢國的軍事力量給商國施壓,最好也把漢國拖下水。

漢人雖然樂意參戰,可漢人又不是傻子,現在下場什麼都得不到不說,還容易被商、周兩國惦記。即使漢國要下場也要看好時機,更重要的是下場的力度,畢竟商、周兩國都不是軟柿子,搞不好就會全面開戰,那就得不償失了。

商國,商都,今天的商都格外熱鬧,原因無他,遠征周國的軍隊回來了!不少商人都在東門看著軍紀嚴明,軍裝嚴整的商軍莫名自豪!這就是商軍,保障商國第一強國的商軍!

進城的商軍只有一萬人,更多的在城外軍營駐紮,統領這些軍隊的將領全部進宮,接受皇帝的冊封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三國太離譜了

作家3fg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