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谁来评判?不会又是官府说了算吧?”还是有人不放心。
徐巍微微一笑:“这评选之权,不在本官,不在县衙,而在——诸位!”
他手臂一挥,指向所有百姓:“凡持有新编户籍黄册之家,皆有一票!所有在册商户,亦有一票!不记名,投暗箱,公开唱票!谁家得票多,谁就上榜!公道自在人心!”
“哗!”人群彻底炸开了锅!百姓投票选商铺?这可太新鲜了!
台下一名生员兴奋地问道:“这么新鲜的评选法,可有名目?”
徐巍略一思索:“这就叫做——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形象啊!
王德发冲着徐巍伸出了大拇指。
对面的茶楼二楼雅座里,青筠阁掌柜兴奋地直搓手:“大小姐!这‘商德榜’咱们可一定要争上一争啊!”
一旁白纱遮面的绿衣女子并未说话,只是目光沉沉地注视着对面那个身着官服的少年。
“诸位乡亲,‘永明风云榜’,并非只有商德榜。”徐巍趁热打铁,“本官还设立了‘永明第一孝子’、‘第一和睦家庭’、‘第一勤勉农户’等诸多‘风尚榜’!”
“这些榜项,旨在表彰我永明县的贤良美德,树立典范,淳化民风!”
台下百姓们更是激动起来,这些榜单,听起来就和他们普通人息息相关!
“大人,那这些榜,又该如何评选?”一个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问道,“这孝顺、和睦,评判标准不尽相同,悠悠众口,如何‘大众点评’啊?”
徐巍点头道:“老丈,这些涉及个人德行、家庭风气的榜项,评选方式自然不同。”
“本官将采用‘乡邻举荐,里正提名,县衙核实’之法!”
“诸位乡亲,若你身边有堪称楷模的孝子贤孙,有和睦友爱、邻里称赞的家庭,有勤劳耕作、贡献突出的农户,皆可向所在村社的里正、甲长举荐!”
“由里正、甲长初步核实后,将名单上报至县衙‘风云榜评审委员会’。”
他特意强调了“评审委员会”几个字,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一旁的王德发。
王德发立刻心领神会,挺了挺胸膛,仿佛自己已是评判全县道德的权威。
“委员会将派专人,深入查访,核实事迹,确保评选真实可信,绝无虚假!”
“最终评选结果,同样会张榜公布,昭告全县!”
“那……那上了这些榜,有什么好处呢?”人群中,有人好奇地问。
徐巍笑容温和,话语却掷地有声。
“凡荣登‘孝子’、‘和睦家庭’等风尚榜样者,除了县衙授予的荣誉牌匾外,其赋税徭役,可酌情减免!”
“若家中有适龄子弟,在县学入学时,县衙亦会优先考量,予以便利!”
“更重要的是,”徐巍加重了语气,“他们的事迹,将由本官亲自执笔,详细载入新修的《永明县志》之中!”
“流芳百世,光耀门楣!”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台下百姓的热情!
减免赋税徭役!
子弟入学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