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应天府迎来了1414年的首场冬雪!
清晨,朱瞻基推开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银装素裹的太子府,心情莫名沉重。
在凛冽的寒风中,他一路疾行至乾清宫,刚进殿门,就有朝臣陆续到来。
这些年迈的大臣们显然都被冻得够呛,能进入乾清宫议事的基本都在四十岁以上,而过了四十岁的人大多已显老态,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冬日严寒,朱瞻基望着人群中的几位老臣,暗自担忧,唯恐他们受不住这冷气晕倒。
礼毕之后,他立即让人送来了热茶与热水,生怕万一出事,传出去会被指责对长辈照顾不周。
“太孙殿下,前几天河北送来奏折,称遭遇雪灾,恳请朝廷拨银三万两救灾!”
——
刚坐稳位置,杨士奇就递过三个奏折,朱瞻基一看,全与雪灾有关。
虽说瑞雪能兆丰年,但冬季总是最艰难的时节。
南方虽有寒风刺骨,但影响不大,可北方不同,大雪压塌房屋,冻死饿死的不在少数。
即便在后世,每年冬天也会有人因寒冷丧生,更何况这个没有棉衣棉被的时代。
很多家庭仅有一条裤子、一双草鞋,住的还是土木结构的简陋房屋,有的甚至只是草棚,漏风又不结实。
一场大雪下来,性命堪忧。
朱瞻基对此也无计可施,毕竟百姓生活艰难。
他只能按旧例拨钱送粮,尽力减少伤亡。
幸好户部还算慷慨,赈灾银两充足。
处理完这些奏折已近中午,稍作用餐后便接到沈文度的消息,邀请他去淮南会馆参与新盐拍卖。
这种事情本无需他亲临,但他想去看看大明商人的财力。
就像割韭菜一样,得掌握时机,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而这次拍卖会正是了解的最佳时机,他自然不会错过。
他到达淮南会馆时,张懋与沈文度早已等候多时。
朱瞻基此番出行并未带太多随从,只是简单装扮,宛如寻常富家子弟,仅随身带着一名小厮。
进入淮南会馆后,得知消息的张懋和沈文度立刻引他入顶层一间密室。
“末将张懋拜见太孙!”
“属下沈文度拜见太孙!”
行礼完毕,朱瞻基转向沈文度询问道:“一切准备就绪?”
沈文度听罢,嘴角微扬,自信答道:“殿下放心,万事已安排妥当。
据我安插于商贾中的探子回报,许多人此次都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
“好。”
朱瞻基点头,对沈文度的回答颇为满意。
毕竟此人出身商界,不会耍官场那套繁复伎俩。
“准备完毕,你去安排启动,结束后把所有报价递给我过目。”
“遵命。”
沈文度领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