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象中的大将军,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而且爱兵如子,深得将士们的信赖与尊敬。
今天初见大将军,其模样也是仪表堂堂,行为端方,不卑不亢,如松竹之操,如梅兰之清香。
一看就是正人君子。
怎么可能会使出这种小人手段。
所以,这里面定然有什么误会。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一日所见彼有偏颇,不可骤下断语。”
刘婵儿看着外面黑色的夜空,心中涌起别样的情绪,
“殿下所言极是。”
“我们所带粮草能坚持几日?”
“若只算身上携带的,那只能坚持十日,若算上这段时间进山狩猎的,那时间就长了。”
“明日起,一半人驻守,一半人进山。”
“诺~!”玄鸟卫拱手应道。
刘婵儿凝视着黑暗中的县城,低声自语道:
“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
翌日。
大清早,泗水县城里人潮涌动,各家汉子扛着工具,随着人流往各个工地行去。
女人和孩子拿着饭票排队打饭。
整个县城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
蜀国三公主刘婵儿带着十几个玄鸟卫,在街上走走停停,看着这些原本逃荒的流民,脸上竟然洋溢着笑容。
昨天脚步匆匆看不真切,今天仔细观察后,她才觉得这事情不简单。
她不是没见过县城给灾民发放粮食的,但没见谁脸上笑过。
发放的苦着一张脸,领取的也苦着一张脸。
但在这里却完全不一样。
虽然她不理解,但她大受震撼。
她又跟着流民们去往工地。
其实都是些苦力活,挖井,挖渠,做水车。
这些都缓解旱灾的主要手段,看似简单。
但刘婵儿觉得这里定有深意。
日上三竿,一个玄鸟卫来报:
“殿下,刚刚吴国太子回程了,所有人都没留下,全都走了。”
“他没找过卫将军?”
“没。”
刘婵儿若有所思,渐渐入神。
“三公主。”旁边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响起。
刘婵儿扭头一看,正是大乾六皇子赵铮。
“小女见过六殿下。”
“你看出什么了吗?”六皇子赵铮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