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小雞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章 心虛,劍嘯仙宗,奪命小雞腿,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我鄒家雖然家道中落,但是傳下來的規矩還是沒有變化,一般四五歲的孩童口齒清晰便要請教書先生啟蒙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都是必不可少的。

也有附近宗門的仙師會在此時上門,測試孩子們的根基……若是南天門這樣的大宗將孩子直接劃入內門弟子,那麼這個時候這孩子便是內定的,按慣例仙師留下傳承,孩子繼續在家族中培養,增強與家族的感情和聯絡。

等到仙師再來觀察孩子的進度,若是認為可造之材而帶走,這孩子就算是成了。”

可能是鄒世誠身為武將,對於此類話題比較敏感,於是嘴巴不停的說道:“但是沒到宗門,便算不得仙家子弟,還是將重心放在讀書上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不可少,我鄒家雖然家在南蠻,可讀書人的骨頭,還是有的。”

遊吹雲點點頭,這一套全天下都是大同小異,一個家族想要長久的旺盛下去,朝堂,仙家,都要有自己的人。

朝堂有高人,可保高門大戶,百年鼎盛,;仙家有高人,可保家族香火生生不息五百年。

凡鐘鳴鼎食之家,都有一套規矩,也就是如鄒世誠所說的部分,持續不斷的為家族添枝加葉,人丁興旺,續命長久。

都是有規矩的。

其實遊吹雲不是不知道,鄒家也算不上什麼名門望族,只是在南嶺這一畝三分地比較興盛罷了。

但是遊吹雲點點頭,豎起大拇指道:“不愧是南嶺鄒家,聞名遐邇,果然也是書香門第。”

鄒世誠嘿嘿一笑,他就喜歡別人誇他們鄒家喜歡讀書,繼續說道:“只可惜,近年來我鄒家讀書人是有了,有許多能夠進入朝堂之中的種子。

可是仙家名門的弟子,卻是少了很多。”

遊吹雲敲擊桌子手指微微一頓,然後抄起杯子和鄒世誠一碰。

“哦?”

“唉,遊大人,實不相瞞,但卻也沒什麼好瞞的,我鄒家自始至終也沒出過化神境高手,唯有三百年前一個老祖宗,機緣巧合之下,臻至了元神境。

卻也只是一介散修,與諸多宗門只是有些交情,雖然也達到了開宗立派的資格,但是很可惜的是,這位老祖宗的修煉法門可以說乃是劍走偏鋒,根本留不下能夠起到傳承作用的功法。

這家醜我今天就跟遊大人說說吧,其實到現在,我鄒家家裡的仙家法門,都是些不入流的功法。

這也導致了我鄒家,三百年都沒出幾個修為到金丹的子弟。

但像我一般的凡境武夫,倒是出了不少。”

鄒實誠搖頭嘆氣道。

這的確是鄒家的困局,一般世家都會有許多仙門典籍,供後世子弟參閱。再不濟一些,起碼也有一兩本鎮族之寶。

聽鄒世誠這個意思,他家裡就連一兩本鎮族之寶都沒……當然,鄒家沒有仙家秘籍他是不信的,但必然是不入流,或者說二流都算不上,對於一個大家族來說,的確很致命。

因為法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功法這玩意兒很玄奧,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獨特奧義,例如不同的竅穴流通,不同的法力運轉形式……而人這東西生來也是天生各不相同,適合你就不一定適合他……

我修煉這功法可能百年一事無成,你修煉同樣的,一年可能便有小成。

這也是為什麼仙師要檢視弟子根基之後再行收徒事宜,一是看這孩子是否適合修煉,而是看這孩子適不適合修煉自己的功法。

這也是為什麼越是大的宗門,越是令世家子弟趨之若鶩……功法多,可以選擇的就多,就越有可能出頭。

——這也是最現實的解釋了。

遊吹雲心虛的和他碰了一杯,要說為什麼心虛……他這裡的有夠資格做鎮族秘籍的……還真有那麼多。

先前便傳給高山他們的易經筋,便是鎮族之寶的極致,全天下也找不出這樣基本適合所有人體質,練到最深處法力依然雄渾無匹,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爛陀寺能夠如此昂然千百年的重要根基。

但爛陀寺那群老和尚將這功法捂得死死的,根本就不外傳,甚至有意外外傳——寺裡的十八銅人便會重出江湖,將習得易經筋者要麼捉回去,死活不願意回爛陀寺的,便活活打死,很殘忍的。

如果爛陀寺願意放你一馬,江湖人也不會——你將功法秘籍交出,依然被人活活打死,很殘忍的。

所以遊吹雲特別交代了,一五一十的講後果告訴了高山他們,千萬不要引火燒身。高山他們也了重誓,絕不外傳,否則自刎謝罪。

除了易經筋,遊吹雲這兒還有更加駭人的佛門失傳真經《金剛伏魔經》,這玩意兒遊吹雲若是到爛陀寺去聲稱自己有這秘籍,抄錄之後,功勞之大,說不得還能撈個主持做幾天。

但是也有理由懷疑,這個世上幾人識得金剛伏魔?

不說佛門的,遊吹雲肚子裡還有一本書,不是心經,而是劍譜——自然是長嘯劍法,這吟嘯宗鎮門劍法。

其實遊吹雲在鄒世誠如此迫不及待的情況下,便知道這傢伙打的什麼主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

武俠世界的慕容復

非語逐魂

隋末之草根崛起

林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