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孤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已經在第二層了。,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一杯孤酒,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二別鬧了,最近我可是一直安分守己。”晃晃腦袋。“而且昨晚的事和我沒關係,是你們帶兵,圍了楚王府。”

二皇子朱文志被逗笑了。

“小九你這話可不對,合著昨晚我們去解圍,還是多餘了?”朱文志捅捅朱文寶。“你怕不是忘了,我們圍的錦衣衛吧。”

“有什麼不對,你見早朝有人提昨晚的事嗎?沒有吧。”朱文寶詼諧一笑。“老二,你不說楚王府有錦衣衛,誰會知道,誰能知道。”

說到這裡,不得不講。

昨晚鬧劇一結束。

朱文寶就傳信給桃桃,讓她順便也查一查。

所有的事都攪和在鳳陽縣,朱文寶可不認為會是偶然。

“切,小九你這是無理狡三分。”二皇子朱文志言語認真了。“不過,小九你可得小心點,剛才我瞧見父皇往你這瞅了好幾次。”

太子朱文奎實在受不了。

“你倆個好歹也是皇子,身為大明表率。現在你倆不以身作則也就罷了,能不能尊重朝堂規矩。”

眼神往後一斜,示意他們往後看看。

“滿朝文武俱是規規矩矩的,就你兩個別樹一幟,吊兒郎當的沒有半點皇子的樣子。”

“老大,今兒是怎麼了,怎麼說教起我們了。”

二皇子朱文志也認同。“嗯。”

太子朱文奎翻翻白眼,算了,自己若不是有所圖。

哼哼,夏蟲不可語冰。

而且,父皇都不在意,自己多這幾句嘴做什麼,純屬浪費。

眼見太子朱文奎不說話了。

朱文寶和二皇子朱文志相視一笑。

還得是你,小九。

還得是你,老二。

不過經過老大的打岔,朱文寶也認真起來了。

朝廷現在說的,正是治理黃河的問題。

大明曆492年,當代皇帝曾提出。“古人治河,只是除民之害,今日治河,乃是恐妨運道,致誤國計,其所關係,蓋非細故。”

並任命劉大夏為右副都御史(正三品)主持治河。

劉大夏不負眾望,他以“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治河方策,在黃河北岸西起胙城 、東抵虞城,修築長達數百里的太行堤,又在太行堤南筑一百六十里的內堤。

以此築起了阻擋黃河北流的屏障。

此政策為大明贏來百年光景,同時劉大夏也被人人歌頌稱讚。

然而百年後,黃河下游徐州以上河道分汊達十五支之多,淤積嚴重,連年為患。

由此朝廷每年在五月下旬開始派出以都察院為的官員,巡查河道。

若光是巡查河道,這種美差不用皇上欽點,各部就開始安排自己的人員了。

也不會由戶部顧呈祥先丟擲這個問題。

就像他只負責拿錢就行了。

吏部尚書李飄搖。“皇上,臣認為黃河隱患如附骨之蛆。年年修年年防,人力物力投入何其之多,卻依舊無法根治,何不一刀切。”

“哦?李愛卿有何良策,但說無妨。”

“皇上,臣斗膽建議,遷移徐州百姓,截留、開鑿河道,徹底根治黃河。”

皇上朱土安還未說話。

戶部尚書顧呈祥站了出來,笑話,我是拿治水錢,不是拿老本錢。“皇上,臣認為不可。徐州乃是南北交通要道軍事重鎮,又是運河和黃河交匯處,歷年稅收不下六十萬兩,人口二十八萬戶。”

“豈能因為治理河道,連城也捨棄了。”

工部尚書呂自忠也站了出來。

呂自忠是賢妃的父親,為人性強直,遇事不撓。

在地方任職知州時,留下法令明肅,聽斷神敏,吏民懾伏,莫敢為奸的官評,然後青雲直上直到如今工部尚書一職。

呂自忠真的可以說是寒門出了貴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