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孤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遼東都司,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一杯孤酒,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文寶此言一出,可謂是滿堂皆驚。

尤其是三公六部,太子朱文奎,二皇子朱文志幾人。

吏部尚李飄搖,顧不上禮儀,生怕自己晚了一秒,皇上,真就下了旨意。

因為這裡面關係重大!

“皇上不可!此事萬萬不可。”

“上官戰乃是上柱國,根據大明律,上柱國是皇上根據資歷、能力、官階、人品賜予,不提其應享有特權,上官戰獲得上柱國一職實至名歸。”

“反而,他呂自忠的管家,臣也曾聽聞過。”

“此人囂張跋扈,目中無人,更是藉著呂自忠呂尚書的名頭,在外作惡多端,強搶民女,上柱國殺此人乃是大義,是為民除害,更是為了呂尚書。此事不應該罰,更應該獎。”

“臣斗膽,懇請皇上,上柱國應留在京都。”

李飄搖也給呂自忠留了面子,這個時機並沒有選擇落井下石。

否則李飄搖完全可以將罪責一推二六五,往呂自忠身上在加重一分。

本來眾人還沉浸在楚王朱文寶的話中。因為楚王的話,無異義深水炸彈,將這平靜的汪洋,炸的波濤洶湧。

而吏部尚書的話,則是將即將而起的波濤摁了回去,走向詭秘。

刑部尚書童真,反而猶豫了,他不知道還是支援楚王還是支援吏部尚書。

他是打心眼兒裡支援太子朱文奎的,他是太子一黨。

所以上官戰回遼東都司對太子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太子在軍中的分量也會增加。

而且,若真是上官戰回到邊疆坐鎮,遼東都司那戰事必然會起,皇上不會放著肉不吃。

上官站這頭老虎,也不會放著肉就在眼前不聞不故。

他吏部尚書李飄搖,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戰爭一起,寒門世子入朝為官一事是會加快程序,但是豪門大族更加根深蒂固。

到時別說一個白鶴書院,就是再加上一個白鶴書院也是徒勞。因為武將的利益群體關係加深加固了。再想要動上一動,千難萬難,更何況是那些文官。

所以他童真猶豫了。

……

邊疆!

上官戰回邊疆?哪怕皇上還沒有定論,但是楚王不會無緣無故的提出邊疆二字,難道今日是上官戰,和呂自忠自導自演的戲碼?

想到邊疆,更多的人,他們想到了虎字衛。

虎字衛在哪,虎字衛在開原。

開原西行北上俱是大黎王庭地界,東方是隔海相望的四國,東南是高麗。而草原部落就在開原北側,中間僅僅隔了大黎王庭一座軍事城鎮。

因此,開原不僅在軍事地位上不次於肅州,同樣是明朝羈縻政策中的東北門戶,牽一而動全身,開原的安危,關係到整個東北地區(遼東都司)。

因此自皇上登基以來,一直在開原駐紮著重兵虎字衛,北面東面與西面同樣紛紛開通了驛道。又在城周邊,設立關市供其交易互貿,同樣也是為了穩住周邊各國。

而行政級別上,開原屬於遼東都司,雖非省,但是行政級別也達到了省級,正二品。

而且,原先遼東半島及東北地區只有遼東都司一個軍事機構,不設遼東布政司。

這也就是說明,遼東都司所轄理論上沒有平民只有軍人。所以,遼東都司一開始乃是軍事要塞群,民政事宜落於軍事。

後來遼東半島人口增加,民心向明,皇上為了方便管理,將遼東半島統稱為遼東都司,民政事宜也順其自然就歸入了遼東都司。雖無異姓王之名,但也有了異姓王之實。

還有一個問題是不能忽略。遼東都司下有一個遼寧衛,亦是邊疆衛,大將軍是虞兮人,正二品!還有兩個內衛,分別為遼東衛,撫東衛,大將軍是上官透和牧子豪皆是從二品。

雖非上官戰直屬,但是遼寧衛、遼東衛、撫東衛歸遼東都司管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