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拜訪文家,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倉在一旁搖搖頭,插嘴道“他家中沒別的什麼人了。幾年前就分了家,他的阿母跟著他的兄長住,現如今他家只有他與他妻了。……,吵架,鬧彆扭?他是個孝順孩子,定然不會和他阿母吵架,他兄長也不會和他吵架。如果真是這個原因,也只有與他妻有關了。”

若果真如此,清官難斷家務事,亭舍諸人誰也幫不上忙。

周澈剛想說什麼,那邊門外傳來腳步。他回頭去看,見卻是姜俏回來了,還另有兩個年輕人跟在左右。姜俏空著手,年輕人拿著衣袍鞋襪等物,並提了一籃雞蛋,一些吃食。

兩個年輕人對周澈行禮,說道“老丈在亭舍,俺們不能朝夕侍奉,勞煩澈君多多照顧。”

周澈還禮不迭。他不知這兩個年輕人的姓名,但看著眼熟,似也是那夜曾包圍過亭舍的,說道“是從前莊裡的麼?走這麼遠,辛苦了。且坐下喝點溫湯,潤潤喉嚨吧。”溫湯就是開水。煮熱的水稱之為“湯”。

兩個年輕人說道“不敢叨擾。姜君走前交代俺等,為不給澈君惹麻煩,尋常時候,要俺們最好別來亭舍,今日要非孝順老丈,俺們絕對不敢來的。”

隨後將手中的東西提到姜父屋內,只聽見兩個年輕人恭敬地向姜父跪拜行禮,自責道“是俺們沒有想到,讓老丈受苦了,以後有何需要儘管與俺們說。大姜君不在,正該由俺們盡心侍奉。”

“聽小姜君說起,說為防冬月寇賊,亭部打算召人備寇?”兩個年輕人拜見姜父後出來對周澈道。

“正是。”

“不知還缺人手否?”

“兩位何意?”

“若缺人手,俺們可以招呼幾個兄弟,來為亭部助助人場。”

他們是前莊裡的,和周澈不是一個亭,怎麼能來?他委婉地說出了這層顧慮。兩個年輕人對視一笑,說道“俺們亭與橫路亭地壤相連,本就該相望守護。只要倉君、澈君不反對,俺們自然有辦法來。”

周澈“備寇”是為打造班底,既然他們這麼說了,自無不允之理。兩個年輕人再又向姜父跪拜,告辭離去。

等他們走了,周澈瞧那一堆的衣物、鞋襪,以及雞蛋、吃食,問姜俏“俊傑。家中被封查了,這些東西怎麼拿到的?”

姜俏答道“不是從家裡拿的。我去尋了兄長的幾個朋友,他們湊出來的。”

周澈立時對他刮目相看。都說“環境決定思維”,人亦如此,順風順水中成長起來的人在某些方面,比如靈活變通、為人處事上遠遠不如逆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姜俏本只是埋經書的書呆子,經歷過這番挫折後,經歷過前天坪北里的遭遇後,明顯有了轉變,學會了“狐假虎威”,知道了運用他兄長的影響力。

姜俏似乎感覺到了周澈驚訝,面上帶紅,改變話題,問道“邢君是不是碰上什麼事兒了?我早前出去時就見他在前院舉石,怎麼現在還在那兒舉?”

周澈善解人意,不再追問,順著他的話題說道“也許是和誰鬧彆扭了。問他,他也不說。”

正說話間,慶鋒、韋強回來了。

諸人重新齊聚亭舍,針對“備寇”之事做了仔細的討論。周倉、裴元紹提議,在里民集合前,最好先去一趟文家打個招呼,把他們今年應出的米糧徵收過來。周澈從善如流,當即答應了,卻沒想到,這一遭去,見識了一回甚麼叫坐井觀天。

從任職亭部到現在開始“秋冬備寇”周澈還是頭一次登文家的門。

這文家是南陽郡文家的庶族,這一支脈先祖因為躲避前漢末年戰亂才來到此地。文家的莊園矗立在一片膏腴田地之中,佔地頗廣,不下百畝。

周澈和周倉、裴元紹下了官道,轉上田間的路。路沒官道寬,但也不窄,能容下兩輛輜車並行。

路的兩邊種植有樹,多為榆、桑。漸入深秋,黃葉飄落,混入泥土裡,馬蹄踩上去,軟綿綿的。透過樹與樹之間的縫隙,可見兩邊田野,麥苗綠油油的,彷彿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綠色的地毯。土路、黃葉、綠田,涼風拂面,四野悄然,給人一種雖清冷但卻溫馨的感覺。

文家的莊園分為兩個部分。左側是田園,右側是庭院。庭院和周鼎家的一樣,也是三進式的,但面積遠比周鼎家大的。

田間的土路不是正對著莊園的,而是在莊園的偏南一點,然後北拐,連線到正門的位置。因按習俗,莊園的門多是向南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貓館手記

綾辻行人

魚龍變

魏嶽

校草的專屬甜寵

顏沫淺

一覺醒來我成了神明

清水枇杷

我是主神,我被盤了[快穿]

二白丶

二十諸天

雲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