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縣君問對,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感慨間,先前的那兩個縣吏回來了,聽見了他的話,一人問道“周君為何慨嘆?”

他兩人過來時,周澈正背對著聽事堂,沒有看見,此時聞言,轉過身來。他肯定不會將心事說出,答道“……,見落葉蕭蕭,有感而。”

那縣吏說道“周澈君方才弱冠,正如紅日東昇,就像那青青的園中葵一樣,大好的日子在後頭等著呢,何必學垂暮老年,做如此慨嘆!”

說話的這個縣吏年有四旬了,語氣顯得有點老氣橫秋,周澈沒生氣,恭謹應道“是。”

另一個縣吏較為圓滑,岔開話題,笑道“二君,不要感慨了,還是先去面見縣君吧。”

周澈與先前那位談談說說的縣吏,在另一個縣吏的帶領下,繞過聽事堂。

聽事堂後是戶、法、決、倉、賊等等諸曹辦公的地方,又從中穿過,來到後邊。

前邊是辦公的所在,後邊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寺舍”,官吏們居住的地方,一個是牢獄,囚繫罪犯的地方。因所謂“廷者,陽也,陽尚生長;獄者,陰也,陰主刑殺”,所以,牢獄在“縣廷”的北邊。“寺舍”與牢獄遙遙相對,其間有高牆、過道、庭院相隔。

縣吏引著周澈進入“寺舍”,最先是普通吏員的住院,一間一間的單人房。

後邊是縣丞等長吏或親近吏的住院,有的獨居一院,有的兩三人合住一院。

再後邊,即縣君的住所了,一個三進院落,收拾得十分整齊,院中有樹、有菜畦,房屋略顯陳舊,但很乾淨。院門口有門卒守衛,入內有家奴伺候。

進了頭層院落,站在二院門外,那位有點老氣的縣吏笑道“縣君自任本縣,除君家名士與袁、劉氏賢人外,從不在居所見客。特別是對本縣的吏員們,若有公事,皆在聽事堂接見;若為私事,俱閉門不納,周君可謂是第一個被縣君請來住處相見的了!”

“縣君厚愛,澈實惶恐。”

“哈哈。……,周君,請進吧。”

進了二院門,經走廊,來到右側堂外。周澈隨著他們兩人在門口脫下鞋子,垂恭謹入內。只聽得圓滑縣吏說道“稟縣君,橫路亭周澈到。”

一個溫和的聲音隨即響起,應道“請入座。”

緊接著,周澈聽到了“啪啦、啪啦”的聲響。他微抬頭,見正榻上跽坐了一個三十多歲的長鬚男子,未著官袍,穿著黑色的便衣,頭上戴高冠,手中拿了一卷竹簡,剛放到案几上。——那“啪啦、啪啦”的清脆響動,便是竹簡落在案几上出的。

周澈不急著入座,先拜倒在地“橫路亭父周澈,拜見縣君。”

這個三旬男子便是本縣的縣令,江夏安6人,(今湖北安6)姓黃名琰。

……

汝南郡賢士輩出,能來此地當縣令的非名士不行。如孝安朝的王堂,漢安帝出巡時,朝廷一些權貴秘密謀反,欲拉攏王堂。王堂拒絕,稱自己蒙受國恩,不可為權貴所屈,於是棄官返鄉以死相守。他以“守正”為人所稱道。

前幾年去世的範滂,桓帝朝年間在郡府中擔任功曹,與大名士郭林宗親善,無一不是當時俊傑。

現在的這位縣令,家世衣冠,亦為一時之選,族中有先輩任過三公。---他的族祖父黃瓊,拜議郎,遷尚書僕射,又外任魏郡太守,生性至孝剛直,尊德重道,延熹七年卒,時年七十九,追贈車騎將軍,諡忠侯。

雖說如今朝政被宦官把持,大興“黨錮”,但是黃琰不是黃瓊的嫡系,是庶出。所以不在黨錮之列。

周澈這不是第一次見他了。黃琰早在來任之始,就去岐興裡拜見過周家的長輩、名賢,在周乘家與周澈見過面。其後,周澈求為任職亭部,兩人又見過一次。這一回乃是第三次見面。

黃琰把案几上的竹簡往外邊推了推,笑道“又不是初次相見,周君何必多禮?快快請起。”吩咐隨從把周澈引到右側的坐塌上入座,上下打量片刻,說道,“比起上次相見,周君似有清減,也曬黑了。……,怎麼樣?在橫路亭還適應麼?是不是累壞了?”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澈之心願,只求百姓安康,雖然累,樂在其中。”

他說的很老實,的確累,但累得高興。黃琰為之一笑,說道“‘百姓若能安康,累亦樂在其中’,說得好!周君在橫路不足三月,而美名已屢次傳入縣中。最近我又聽聞,周君自家出錢,資助里民買桑苗、修裡牆,撫慰孤寡。若天下為吏者皆能如君,何愁百姓不能安康,天下不能太平?”

周澈老老實實地說道“買桑、修牆、撫慰孤寡諸事,我雖出了點錢,但大部分費用都是鄉亭許陽所出。澈不敢掠人之美。”

黃琰最先那句話本就是試探他的,此時聽他如實相告,越開心,笑道“那鄉亭許陽倚仗陽翟黃氏為靠山,素來跋扈鄉里,惡名傳遍縣鄉。周君任職橫路,不到三個月,不但將本亭部治理得井井有條,並且能感化外亭豪強。……,周君可知,如今縣人都稱讚你有‘導人向善’的高尚品德!並誇讚你揚了周氏高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他的小仙女有點暴躁

小慫餅乾

這主播能處:懟哭百萬毒雞湯

醉酒的迷糊

都市之我是大靈師

迷樂小書

錦鯉小皇后

故箏

只是對你認了真

清楓語

都市之萬界神墓

水煮排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