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賦稅攤派,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院外來的是個佐吏,在堂外去掉鞋,進來跪拜。

周澈問道“何事?”

“鄉置催著要這兩個月加派了。”

“鄉置?加派?”

“按例,本鄉每兩個月需給東鄉置八百錢,兩隻雞,本來月中就該給的,只是趕上盜賊夜襲,故此拖延至今。咱們鄉的鄉置薔夫等不及了,這已是第二次派人來催。”

……

置,又名郵,秦漢時期的一個地方機構,類似郵政局---乃是傳驛之所,即後來唐宋時期的驛站、急遞鋪,各縣皆有。其責主要是傳郵、接待使者,並給使者提供車馬飲食。

“置”和“亭”不同的地方是,亭有治安職責,且平時不但接待使者,也供百姓投宿,同時在規模上,亭也不及“置”大。置不但地方大,專職傳遞郵書、平時打雜的郵人更多,又要養牛馬、供官吏飲食止息,日常開支不小,這個費用主要是由各地縣鄉提供,由郡裡下達攤派指標,所以周澈他們鄉里也是需要提供一部分。

……

周澈說道“八百錢,兩隻雞?!”

佐吏答道“原本按郡中規定,是該每個月都給一千錢、三隻雞的。安宅裡的陳華做了郡丞後,照顧鄉里,給咱們鄉減成了兩個月給一次,還降低了數額。”

時人鄉里觀念重,這陳華雖是閹宦家的賓客門生,倒也不忘給鄉里“造福”。周澈點了點頭,說道“這事兒我知道了。……,你去寫道公文,拿過來,我給你畫諾簽押,然後去鄉佐院中支錢。”鄉佐管錢。胡項雖請辭了,但他手下的佐吏沒有請辭,現在暫管鄉中的財物收支。

這佐吏應了,卻不肯走。周澈問道“怎麼?還有何事?”

“鄉長,這錢給了郵置之後,要不要按以前的慣例向鄉中徵收?”

周澈自上任以來,最近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練功上,說實話,對鄉中日常的工作運轉還不太熟悉。他問道“這錢以前都是從鄉中徵收的麼?”

“那是當然了。……,咱們只是個鄉,又不是縣,收來的賦稅都交給上邊了,平時也沒什麼節餘,又要維護鄉舍官廳,又要維持各種日常開銷。讓咱們出錢,咱們哪裡有錢呢?”

“縣裡知道此事麼?”

“最先就是由縣裡批准的,到現在十多年了。”

周澈略微沉吟,說道“既是由縣廷批准的,就按此徵收罷。”

佐吏忽然笑嘻嘻地說道“鄉長,往年的慣例都是出一收二。”

“出一收二?”

“也就是向鄉民徵四隻雞,千六百錢。”

周澈心道“我以前聽xxtV的《百家講壇》時,偶爾聽那些史學教授講漢末時政,十句話裡有八句都是‘州郡以下,無不貪放狼藉’。教授們講到吏治貪腐時,憤慨非常,說這是亡國之兆。雖然本縣的縣君,輕徭薄賦,不事征斂,實乃本縣之福。縣君的確清明廉直,可是,也只是他自己清明廉直罷了。——便連這鄉中的斗食小吏也貪婪殘民!”

他問道“這‘出一收二’又是從何時開始的?”

“到現在也是十幾年了。”

“你剛才說這錢是向鄉民徵收的,但是我忽然想起一事我在任亭長時,為何從不曾有人來徵收此錢?”

“兩千錢不多,用不著每次都向全鄉徵收。本鄉十二個亭,幾十個裡,以亭為次,輪換著徵。兩月一次,一年徵收六回,各亭得兩年才能輪換一遍呢。”這佐吏見周澈似有沉吟,笑道,“君在任橫路亭長時,恩加小民,澤被諸裡,鄉民無不稱頌,小人對此也有耳聞。今君為鄉長,若還心念故地,可以如陳華一樣,等該到橫路的時候,給他們免掉就是了。”

周澈瞧了他一眼,心道“這錢總有一個亭要出,給橫路免掉,不是加到別的亭頭上去了?我這是送恩德呢?還是拉仇恨呢?”說道,“那也不必。今次該輪到哪個亭了?”

“該宿亭了。”

周澈沉吟,想道“為官當隨波逐流,前車後轍,遵從舊例。因為如果將舊例一改,後邊接任的官兒就難辦了。不過,我近日讀鄉舍的戶籍冊牘才知,諸亭、諸裡的百姓更是多有生計更加艱難的,如今深冬,天寒地凍,不知有多少人連衣食都不自給,這多出的錢怎忍心去收?我本非為當官兒而來,這舊例改了也就改了!”

徵八百錢、兩隻雞是縣裡批准的,周澈縱不願,也沒辦法,總不能“拿自家的錢給朝廷的郵置”。此乃大忌,落在有心人的眼裡,定會被質問,所以對縣廷的這個批准,從了也就從了,但是“出一收二”就過分了。

千六錢、四隻雞,平攤到每個人的身上,大亭的鄉民每人得出兩三個錢,小亭的鄉民每人得出四五個、五六個錢。一家五口,每戶就要出十幾個或二三十個錢。這看起來不多,但對那些赤貧的鄉民、對那些已被各種徭役賦稅壓得喘不過去來的窮苦百姓來說,卻是一個大數目。

這幾天翻看文牘,家訾不足千錢,家徒四壁,食不能飽、衣不能暖,連床被褥都沒有,不得不睡在草堆裡取暖的民戶比比皆是。——這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如此近距離地在基層接觸到這些事,遠比此前的“聽聞”要來得震撼。他為此連著好幾夜都睡不著覺,半夜起來,披衣繞室,長吁短嘆,覺有塊壘在胸,既憐生民,又恨貪苛,深知這黃巾之亂雖動盪了海內,傷了天下的元氣,但一邊是民不聊生,一邊是橫徵暴斂,這百姓又怎能不揭竿?這天下又怎能不亡?

在橫路時,橫路百姓雖也貧困,但尚能度日,且他當時主要的心思都在保命上,所以施恩百姓,更多地是為了籠絡人心、聚集人眾,可是這一次,他決定廢除舊例,卻沒有別的心思摻雜,單純是為憐憫生民,在自己權力範圍內做一些能做的事情。

“我雖千方百計只為保命,但這鄉間的百姓一條條也是生命。”

他這邊一再沉吟,那佐吏有些不懂了,不就是徵收幾千錢麼?二十多年都這樣了,有什麼可反覆斟酌的?周澈打定主意,開口說道“向鄉中徵錢既是由縣廷批准的,這規矩我也不能壞,但是‘出一收二’就不必了。這幾年接連疫病,前兩年的年景也不好,老百姓都不容易。”

佐吏急了,說道“周君!這是舊例,怎麼能變?”

他本是跪坐在地上的,這會兒急得腰往前挺著,屁股都離開了腳後跟,變成了跽坐。

周澈注意到他身上的衣裳,雖不逾制,是小吏的服飾,但做工精細,腰帶上還懸了個玉佩,只觀外表就可知價值不菲,心道“這小吏的一身衣裳裝飾也不知有多少是從這‘出一收二’裡來的。”臉上露出笑容,說道,“舊例也不是不能變的。百姓們這幾年辛苦,需要休養生息。”見其還要勸,知他心思,想了一想,為免他糾纏不休,乾脆地說道,“多出來的那雞和錢,我替他們出了就是。”

“啊?”佐吏不敢置信,張大嘴,呵出一團熱氣,確定似的追問道“周君?你替他們出?”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行

欽點廢柴

大清風雲7:風雨飄搖

鹿鼎公子

剛下山,就被小姨子送進警局

九幽月光

輸掉一生

古幸鈴

阿特拉斯聳聳肩

安·蘭德

極品幸運管家

浪子就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