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互相算計,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周澈猜季氏的族長請他喝酒是不是服軟的表現,確實是猜對了一半。但是季氏何等人家?跋扈了百來年,經過的鄉長前後幾十任,也不是沒見過嚴苛的,又怎會輕易服軟?只不過,季亮乃老謀深算之輩,與季墨的逞強鬥狠不同,不願無緣無故地與周澈結仇,故此先前才會令季墨和吳庸送錢、道歉。

季墨“道歉”回家後,季亮因忙別的事兒,也沒再問,直到前幾天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這幾天出入裡中的陌生人越來越多了。

他可不是季墨那樣的傻貨,敏感地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有陌生人不奇怪,奇怪的是時機不對。

一則,現在已經是年底了,不逢年、不過節,哪兒來的這麼多人走親戚?這在以前可是從沒有過的。二來,又剛好是生在弟弟得罪周澈後。兩個奇怪之處放在一塊兒,就是詭異了。

他敏銳地直覺到此事必與周澈有關,就把吳庸召來,詢問當日道歉的情況。吳庸不敢隱瞞,把實情道來。季亮聽後,氣不打一處來,這哪裡是去道歉,分明是嫌仇結得不夠深!當時就把季墨叫過來,狠狠地罵了一頓。

罵完了,他尋思這可不行,仇結深了,說不定周澈就會尋他家的事體,雖不怕,但馬上就要過年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決定以他父親的名義請周澈來家中喝酒,化解一下季墨道歉時的無禮。因此,才有了吳庸送請柬之舉。

吳庸無功而返,將經過講說一遍,最後說道“小人走後,周君又派人追上俺,賞了俺十幾個錢。”

“沒收請柬,卻賞錢給你?”

季亮愕然,有點摸不著頭腦,猜不透周澈這是在唱哪出戏,打了吳庸出去,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決定去稟報他的父親。

他父親年輕時也是一方惡霸,十幾年前殺鄉長一事就有他父親的參與,只是如今年老,已經六十多歲,平時不怎麼管事了,聽他說了,也覺得奇怪。

兩人猜了半天,因對周澈瞭解不多,也猜不出個所以然。末了,他父親說道“你放出眼線耳目,給鄉舍裡的佐吏、小隸們幾個錢,打探一下這姓周的到底是何意思,想要作甚。”

季亮恭敬應諾

...........

季氏打算收買鄉舍裡的小吏,以此來打探周澈的動靜。對此,周澈自不知曉。竹林雖好,到了申時前後,也就是下午兩三點,正午的暖意下去,穿林的風越來越冷,幾個人坐不下去了,加上週湧、荀攸兩個還要趕回縣中,諸人便起身,準備離開。

周澈吩咐那兩個佐吏,叫去招呼鄰近的鄉民過來,把案、榻、帳幕、屏風,以及沒有吃飲完的果蔬、酒水都給主人家送回去,並拿了一些錢讓交給他們,算是表示感謝。這些瑣事沒有必要留下等,交代完後,自與諸人出了竹林。

他們的車、馬都在林外,有專人看管。當下,騎馬的上馬,乘車的上車。一行六七人往鄉舍中行去。這片竹林坐落在田野中,面向鄉路,背靠丘陵。鄉路不寬,只能容一車獨行。路也崎嶇不平,騎馬還好,坐在車上顛簸震動。荀攸索性遵行古禮,也不坐了,扶軾而立,隨行在周澈的馬後。

黃蓋帶著一個隨從在前開道,郭強、孫信與另外幾個隨從扈從在後。馬蹄的的、車輪轔轔。鄉路的兩畔種有樹木,眾人行在連綿的樹冠下,遠近田野蔥蔥,漸離竹林遠去。

周湧深深地呼吸了口寒涼的空氣,迎著冷風,嘴裡呵著白氣,笑道“皓粼,這鄉下雖然簡陋,一有竹林清幽,二則田野怡人,卻是反比縣裡要強得多了。”

周澈騎在馬上,回說道“你若喜歡,便多住幾天?”

“我倒是想,只是快到正月了,族裡依例要祭祀祖先,有很多事情要忙,又不像你,在外邊為吏,家裡也沒什麼人,可以清閒。”說到這裡,周湧提醒周澈,“再過幾天就是正旦,你可要早點回去,不要耽誤了祭祀、家宴。”

正旦是新年之始。前漢武帝前,依承秦制,“以十月為歲”,每年的十月初一是正旦,從武帝太初元年開始,(公元前1o4年)改以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歲。

每到正旦這一天,舉國上下都要進行隆重的慶賀。朝廷要舉行大型的朝會,公、卿、將、大夫、百官、蠻夷使節、各郡國的上計吏都要朝賀。二千石以上上殿進覲,其餘則上陛進覲,分別向皇帝進獻禮物。從光武皇帝開始,朝賀後還要進行祭陵。

皇帝祭祀祖先,民間的百姓在這一天也要祭祀祖先,祭祀完後,再舉行豐盛的家宴。案几便設立在祖先的神位前,全家不論尊卑大小,依次而坐,按照“年少者為先”的順序,依次向家長敬酒祝壽。這個正旦祭祖的儀式和家宴,有些是各家分別單做,有些是全族聚在一起。周氏是書香門第、簪纓世家,且聚族而居,大多都住在縣裡,因此是聚族同祭、同慶的。

——諸周百餘口,各支各脈幾十家,雖同居一里,平時各忙各的,關係疏遠一點的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這每年一次的祭祖、族宴也是族中少年、晚輩們彼此相識、聯絡感情的一個機會。

周澈應道“不會晚的。正旦那天,等我拜見完縣君後,就立刻趕回家裡。”他扭著頭說話,看見後頭趕上來了一輛輜車,車後隨著兩個步行的小奴。

周湧、荀攸乘坐的是軺車,只有一個車蓋,四面都是敞開的。後頭趕來的這輛輜車四面皆有帷幕,拉車的是兩匹馬,馬嚼子的兩端懸有鸞鈴,隨著行進,鈴聲悅耳。荀攸聽到了鈴鐺聲,也扭過頭去看“唉喲,後邊有車。”

他的軺車是牛拉的,沒輜車走得快,但道路狹窄,卻也避讓不成,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見路邊有個小坡,他將車趕上去,給後頭的輜車讓路。黃蓋、周澈諸人亦皆驅馬下地,避讓道旁。

輜車的軾前站了個御者,看打扮是個賓客、徒附的身份。“小禮動,中禮軾,大禮下”。賓客、徒附雖非奴僕、近似奴僕,周澈一身官袍,周湧、荀攸高冠長劍,士子打扮,黃蓋赳赳武夫,威武彪悍。這個駕車的御者不敢無禮,收起馬鞭,扶住車軾,躬身低頭,眼睛看著前頭的馬尾,以示敬意。

荀攸奇道“皓粼,你這鄉野之中,卻也有知禮之人啊!”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個大佬覺醒BE記憶後

二白丶

危險關係

老吳挽弓射月

偏偏夢你

時汀

爆笑Z班

排骨大叔

全文完結後,我回來了

日日復日日

終極牛散

股市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