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閒談市駿,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守下來春巡,就像天子每年都要在正月上亥日舉行親耕籍田的儀式一樣,更多的是象徵意義,並不需要親自下到鄉、裡,挨家挨戶地勸民耕桑。要知道,汝南郡下轄總共三十七個縣,幾十個鄉,近兩百五十多萬人口,如果每到一地,太守都要親下田間、鄉里,還不得把他給累死?所以,這次行春,並沒有打算深入田間。王赫來安成前已先在平輿巡過春了。他在平輿的行春是分為兩個過程。先,他每到一地,都會將當地的鄉長、鄉父老、力田、孝悌等人找來,共聚一堂,說說話、聊聊天,叮囑一下他們農時到了,到了該耕種的季節了,吩咐他們要以身作則,把本鄉的農桑搞好。

通常來說,太守能做到這個地步就很不錯了,但王赫雖然出身名族太原王氏,又因為是庶出,家族的支援有限,所以今雖得大位,牧守名郡,卻絲毫沒有驕恣之態,反倒是頗有委曲畏慎之意,凡做事必小心翼翼,唯恐給人以攻擊的把柄,故在召見完鄉長、鄉父老、力田、孝悌後,他還會把鄉中大姓的家長也召來,亦如叮囑鄉長、鄉父老等人一樣,也叮囑一下他們要好好務農,以示他“深入民間”,說明他的“春巡工作”絕非浮光掠影。

因此,在等他見過鄉父老田寬和本鄉的孝悌、力田後,他即把周澈叫到近前,面帶微笑地問道“皓粼,你鄉中的大姓、右族都是誰也?”

他敬重周氏是本郡名族,因而他對待周澈的態度很和藹,不稱其職,直呼其字,不過周澈並沒有因此放縱,態度非常恭謹,跪伏在地,恭聲答道“稟明府,下吏鄉中有大姓五家。安宅裡陳氏,郡丞陳公華之族親。戈裡秦氏,前本鄉鄉長、今縣主記秦君波之族親。顯德里許氏,是平輿許氏支脈。此外,又有坪北里文氏,家富田廣,樂善好施,鄉人稱之,雖宗族不盛,子弟不多,但於鄉間很有威望。”

坪北里文氏,即文博他們家。周澈這番話半真半假。陳、秦、許三家宗族子弟眾多,在官面上也有人,有人、有地、有錢、有勢,固為本鄉右族,但文家卻遠稱不上甚麼大姓,頂多算是個富戶罷了。

他之所以把文家也加入其中,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和文家很熟悉,文博常來找他,逢年過節的,還會送些禮物。如今太守來了,問本鄉大姓,聽其意思像是想要召見,把他家夾入其中,對周澈只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對他家卻是難得的榮耀。

“噢?原來郡丞陳君的族親是在你們鄉里啊。我只知他是安成人,卻不知是此鄉的。我今來春巡,鄉中大姓不可不見。皓粼,你派幾個人去把他們召來罷。”

周澈恭敬應諾,出去堂外,喚來了幾個吏員,命他們立刻騎馬去找這幾戶大姓的家長。

爾後第一個來的不是別人,正是許家家長。鄉中諸大姓裡,只有許家是在鄉亭住,離鄉舍不遠。太守來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了,就算沒有周澈的通知,他們本也打算過來拜見的,因此來之甚。許家的家長是許陽的父親,沒有帶太多人,四五個抬著禮物的賓客跟從在後,許家的子弟裡只帶了許陽一人。

自周澈誅滅季氏後,鄉中諸大姓對他都刮目相看,許陽的父親也曾宴請過他,兩人彼此相識。周澈見是他來到了,停下腳步,寒暄兩句,再向周圍隨太守而來計程車子們告個罪,示意他們將賓客和禮物留在院外,帶著他兩人登上臺階,脫去鞋子,步入堂內。

許陽家雖是汝陽許氏為後臺,但畢竟是支脈,頂多只是個鄉中土豪,面對一郡之守,面對本縣縣令,面對濟濟一堂的郡縣大吏們,許氏父子皆誠惶誠恐,剛入堂中,就拜倒在地,口中呼道“鄉民許晨、許陽拜見明府。”

這鄉舍的正堂說大不大,也有一兩丈深,王赫坐在最裡邊,儘管是衝著門,此時又陽光燦爛,堂內明亮,可因為眼神不好的緣故,還是看不清來人的相貌,只大略看見了兩個人身。看不清就看不清吧。他也沒興趣看清這兩人長什麼模樣,習慣性地眯起了眼,露出和藹笑容,說道“你二人姓許?吾聞皓粼言道,爾鄉中有大姓五,其中之一是顯德里許氏。是你們麼?可是汝陽許氏宗親?”

陽之父許晨答道“回稟明府,小人等只是粗野鄉民,土裡刨食兒,何敢稱為大姓。久聞明府賢明,今治本郡,實乃小人等的福氣。小人冒昧,斗膽備了一些禮物,還請明府笑納。”

一個鄉中土豪能備下什麼好禮物?王赫不以為意,點了點頭,說道“吾來爾鄉,是為春巡。‘青陽開動,根荄以遂’。凡春之季,地氣初通,是萬物復甦之時。現已到了耕種的季節,今天子聖明,群賢在朝,立春之日,天子尚躬耕於籍田,何況爾等?你身為鄉中大姓,萬不可輕忽懶惰,要給鄉民們做個典範。須知‘春不種,秋不收’。”

許晨雖是鄉間大戶,但連大字都認識不了幾個,又因王赫說話太文縐縐了,他有一半都沒聽懂,也不好出口詢問,不知該如何回答,只能伏地叩,唯唯諾諾“諾。”

周澈看出了他的窘態,出言解圍,笑道“許翁在本鄉是最勤勞節儉的。明府,你就儘管放心,他必能給鄉民起一個好的典範。”

王赫說完,縣令黃琰也勉勵了幾句。

許氏父子退出去後不久,陳、秦、文諸家的家主絡繹趕到,依次登堂。

王赫、黃琰分別撫慰勸勉,把他們都勸告、勉勵了一番。

陳、秦兩家還好,不是沒見過官吏,特別是陳家,既是十常侍郭勝家的賓客,陳華又是本郡郡丞,猶能存些鎮定;文博的父親文倓長這麼大,縣令都沒見過幾次,這是頭次見兩千石的“貴人”、本郡的太守,激動得渾身抖,回話時都帶著顫音。

見罷大姓,王赫在本鄉的春巡就算完成。

正事兒辦完,王赫為了體現關心基層幹部,就示意周澈上前閒話。

王赫為什麼要來春巡下鄉此處,一是敬重安成周氏,對周澈誅滅季氏安民的肯定,二是,如前之章節所述,郡之屬吏多為本郡人,而太守則是外郡人。一個外地太守來到本郡,要想政令暢通必須要得到本地士族、大姓的支援。強橫的太守固能令一郡戰慄,可若太守文懦,壓不住本地大族,卻也難免主弱臣強。儘管王赫為人不驕恣,願意委曲畏慎以求全,自之郡以來,連續召見本郡衣冠子弟,許諾將對他們委以重任。

因此之故,王赫想示好周澈,算是暗示表態,以希圖可以藉助周氏在州郡的重名,來為自己治理汝南助力。

周澈心道“我只是周氏支脈,自身也僅只是個鄉長。名氣聲望勉強有起色,憑我這點資本,何德何能,值得太守這般厚待?恐他必有所圖?”

旋即周澈瞧見屋裡一干青年士子,似乎明白了什麼“也許?他是把我當作了馬骨,想以此示好州郡諸姓?”

諸人按年歲落座,在王赫和黃琰的主導下,笑談敘話。

周澈只是中人之才,雖因家學淵源,在金宸皓這些人面前綽綽有餘,但面對此時堂上諸子,他的學問就不夠了。還好,有前世的見聞,略知歷史的走向,只要不談論經典,在時事雜學、逸聞趣事上還是能說上幾句的。他也會藏拙,大多數時間只是微笑傾聽,萬不得已才會表一兩句意見,偶有靈感,妙語說出,固不致令人拍案驚奇,卻也能讓人回味再三。

在座的不少士子就心中想道“周皓粼非但有武勇膽略,能行殺戮、能施恩德,亦能清談,頗有雅趣也。”

殊不知王赫雖然利用周澈做“馬骨”示好諸姓,但周澈也沒什麼損失,似乎還得到州郡同輩青年士子們的認可,使得他的聲望上升了一個臺階--州郡知名。

愉快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王赫喝水潤了潤喉嚨,望望堂外的天色,對黃琰說道“黃公,按照計劃,行完本鄉,再行一下西鄉,我就算行完你安成的春巡了。”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拒嫁豪門:少夫人99次出逃

西門龍霆

不愛成婚(先婚厚愛番外)

莫縈

眷眷浮生

夜遙

至尊特工

8難

最強花都兵王

伯樂

範小閒:重生南慶最強密探

安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