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再歸京師,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安成驛站,袁薇、周湧、姜楓等人6續來到,除了他們,還有十幾個聞訊而來的周氏其它各房中人。眾人把周澈他們送到縣界,又遇見了黃忠。

一番依依惜別,不需贅言。

最後,袁薇雙手握著一段細柳,行了個萬福,說道“夫君此去京師,道阻且長,風險多有。行路時務必要謹慎小心。君今將行,吾心甚憂。”

周澈答道“得卿如此,夫復何求啊!為夫會謹慎提防的。家裡之事,就託付給娘子了,家事族事,俱為一體,賞罰分明,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者,宜付有司,治家之道,不宜偏私,日常用度當以節儉。族兄鼎、族弟湧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夫之良師諍友。夫以為家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姜楓之、南伯馳、黃公覆,性行嚴猛,曉暢軍事,吾家門客部曲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夫君之話,妾身謹記。今與君相別,妾身有一言相贈。”

“請說。”

“今君且遠行,歡樂殊未央。願君惜身體,努力加餐飯。”

周澈握住妻子的手正色說道“吾妻良言,夫必謹記。”語畢,向諸人一拜。諸人回拜。

孫信上前,接過他們的臨別贈錢。臨別時送些錢以壯行色,這也是當世的風俗。周湧、周祈、周佑三人各送了百錢,餘人皆是十錢,獨黃忠最多,送了塊金餅。周澈都不推辭,待孫信把錢收好,他翻身上馬,於馬上拱手說道“諸君留步,澈去了。”

郭強、孫信各上馬,周倉坐入行李馬車中押貨。三騎一車,在諸人的目送中,沿官道向西北,趕赴洛陽,迎著晨光遠去。

汝南到洛陽相距五六百里。若是騎馬,快馬加鞭七八天就能到,只是眾人的行李是放在馬車裡的,行快不起來,因此起碼要十三四天吧。千里出行,對普通百姓來說可不是一件易事。不光是食宿開銷,僅是沿途的關卡就夠你喝一壺的。好在周澈是官身,路上飢渴勞累時可以在鄉中亭舍裡稍作休息。

五月十八,周澈等終於到了洛陽。

洛陽乃國之都,天子所在之地,京師豪強眾多,大戶林立,人口繁多。

離城還有七八里遠,官道上的行人就漸漸增多。路邊的田野一望無邊,遠處莊園聳立,近處數十上百的農人、奴婢散佈田間。一個裹著綠幘的大奴挺胸凸肚地站在道邊的田壟上,正在指揮幾個小奴鋤草澆水,瞥眼瞧見了周澈一行人,只漫不經意地瞅了瞅就轉回了頭。

周倉嘆道“洛陽真大漢之國都也。一個田邊的大奴就能視吾眾十餘車騎若尋常小事。”他們一行十幾個人,十餘匹馬,三輛車,大多攜弓帶劍,這要放在安成鄉下這樣的小地方,早就惹路人頻頻目注了,便是在平輿,他們這樣的行人也不多見,而這個大奴卻僅只是瞧了一眼就不再看了,可見平時有多少車騎隊伍來往此地,管窺所及,亦可見洛陽之繁榮。

隨著越來越多的行人前行,不多時,洛陽盡現眼前。

一條寬深的護城河繞城一週,暮色下,波光粼粼。過了護城河,迎面是座雄偉的城門。城門上旗幟飄揚,金吾甲士巡行其上,十幾個持矛披甲的門卒分立在城門兩側。經過甕城,再過一座城門,尚未從城門下的昏暗緩過神來,無數的嘈雜熱鬧的聲響已喧嚷入耳。

他們是從東城門進的,洛陽的市集在西南邊,這邊多是裡坊,饒是如此,路上已是熱鬧非常。

周倉等人大多沒來過,看得目瞪口呆。只見一條大街筆直壯闊,足能容七八輛馬車並行。路人行於兩側,車騎馳行中央。路邊溝渠石壘,渠外邑宇逼側。高樓臨街,青色的酒旗高高挑出,時有人結伴進去,又時有人醉醺醺的搖晃出來。往來行人中,不乏高冠士子;馳行車騎上,多華服貴人。

周澈前世見慣了大城市,也曾來過洛陽,是諸人中唯一一個淡定從容的。他說道“尚書檯府衙在城西北,從這裡過去還有段距離。這一路走來幾十裡地,大夥兒都累了,再提把勁,我早點拜見過吏部曹,也好將息。”

諸人應諾,簇擁著他,步上街道。

走上來才現,這街道被夯實如硬土,路面上還鋪設了河卵石,馬蹄踩上去,嗒嗒作響。

郭強咋舌說道“這麼大一個城,這麼寬的路,得用多少河卵石啊!”

孫信沒出過遠門,見識少,亦嘖嘖羨奇,車也不趕了,抓住車軾,探身往下看,說道“可不是麼?這麼多河卵石從哪兒弄來的?”周倉聞言略想了一想,即對這些河卵石的來處瞭然於胸,笑道“小信,你忘了洛陽之名麼?”孫信頓時恍然“噢!原來是從洛水來的。”

周澈回頭招呼說道“小信!好好駕車!地上有河卵石,車行顛簸。來往行人又多,別摔住或碰到人了。”孫信聞言,忙收回身,專注駕車,不再亂看。

“小郭,你也別東張西望的,替元福看著點車。”

郭強吐了吐舌頭,從馬上跳下,來到車邊,一手牽住韁繩,一手幫周倉趕車。

街上熙熙攘攘,不時有車、騎從他們邊兒上經過。車以輜車居多,珍飾華侈,外有遮擋,看不到裡邊的人,偶爾有婦人的香氣從中飄出,每到這時,周倉手下的那隊輕俠就會忍不住多看上兩眼。周澈只得又提醒他們“專心行路,莫要左顧右盼。”

從城東到尚書檯府衙,順著城裡的主幹道走,只有幾里地,周澈卻感覺比從汝南到洛陽的那幾百里走的還要累。他自嘲地想道“我帶著一幫劉姥姥進大觀園了。”還好,因他不斷的提點,一路上總算沒出什麼亂子。就在望見尚書檯府衙內的樓閣之時,迎面七八騎奔行馳來。

道上人多,周澈等若再前行,必與相撞。他急令諸人駐馬停車,避讓道左。

周倉把軺車停靠邊兒上,起立觀看來騎,說道“這幾個騎士都衣飾華貴,意氣風,後邊隨從的那幾騎看似奴僕,卻也竟皆衣紈履絲,寶劍在身,定非尋常人家。你們看他們驅馬行道,直行疾馳,街上行人無論步騎,皆紛紛退避,不敢有一人出怨言,必定非富即貴。三叔今初蒞任,尚未拜見府臺,路逢貴人,暫作退讓也是周密畏慎,合乎聖人之道。”

他說完了,孫信等受其提醒,才注意到來的這幾個騎士果如他所說,穿戴非凡,不似常人,應是出自大姓人家。這幾人馬很快,疏忽間,已從他們面前飛馳而過。周澈眼快,看見當先的兩騎中,左側那人鬍髯滿面,魁梧健碩,似曾相識。

輕俠中有人認出了他,輕“咦”一聲,說道“這不是劉徵麼?”

周澈想了起來,去年在鄉里田邊斷案時,他見過此人一次,聽鄉人說正是本郡太平道渠帥劉闢的弟弟劉振。他心道“沒想到在洛陽還能見到了此人。”笑道,“或許這是緣分吧,他身邊那人是誰?相貌堂堂,儀表眾,有貴人之相。”

周倉下馬,隨手拽住個行人問話,兩三句問的清楚,回話說道“那人名叫張直,是張讓的從子。”

孫信連連搖頭,恍然大悟地說道“難怪橫行京師,路人側目,原來是中常侍張侯之侄。”

“張讓的侄子?”周澈大吃一驚,心念電轉,想道“張讓的侄子,劉闢的弟弟,這兩人怎會同行並騎?難道說這張讓和那太平道還有來往?”

他記得張角在起事前確實和朝中的中常侍們有來往,但不記得有張讓,轉念一想,又覺得即使有張讓也不奇怪。漢家皇帝多通道,今天子亦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中常侍們和太平道有來往不足為奇。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尊在馬路邊

地精一把劍

福星高兆

謝其零

奶爸他不務正業

尬聊de老鐵

你怎麼捨得我難過(網路版)

馬曉樣

工業之動力帝國

滿樓紅袖招

邪帝狂妃

步月拂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