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7章 荀彧出任戶曹掾 典韋來投親衛營,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了院子周澈等隨從車後,往太守府去。

到了郡府,王允、潁川太守率州、郡吏員在府門相迎。

府中點起了燭火,燈火通明,眾人登堂入室。

歌女奏樂,舞女起舞,侍女奉上精美的饌食,滿堂數十人,褒衣博帶,皆鴻儒碩學,州郡之名士也。皇甫嵩、朱儁、曹操亦相繼來到。賓主舉杯,席上諸人盡歡。席散之時,王允說道“諸公雲集陽翟,可謂群賢畢集。今方戰亂之後,正是重整文事之時,我意在三天後召開一個講經會,諸公意下如何?”講經會,顧名思義,辯論儒家經文之會。席上眾人皆是此道高手,沒有異議,就此約定。

出了太守府,周澈、荀攸送荀衢、陳紀等人回住處,又留下來陪他們說話。

荀攸見周澈若有所思,問道“皓粼,在想什麼?”

周澈答道“公達,我在想王公今晚在散席時說的那一句話。”

荀攸問道“哪句話?”

“王公說‘今方戰亂之後,正是重整文事之時’,便是這一句。”

荀攸問道“這一句有何可想的?”

周澈答道“一次經會似還不足以起到‘重整文事’之作用,我在想,咱們是不是可以在軍營辦一個隨營學堂呢?培養軍伍士官。”

“辦一個隨營學堂?”

“是啊,公達以為如何?”

兩漢遊學之風極盛,各地的飽學宿儒多設館授學,於當下來說,最出名的私學大約應是北海鄭玄所辦之學館了,弟子常數千,其中不乏天下名士,如崔琰、國淵、郗慮、孫乾等。周澈的舊識,現為汝南主簿的陳松也是鄭玄的弟子。單就潁川來說,陽翟郭氏、許縣陳氏等也辦的有私學。東鄉三老田寬年少時就在郭氏的私學裡學過律法,——田寬雖只是一個鄉老,也設的有學館,金宸浩、田豐等就是他學館裡的弟子。再如荀攸家族的荀氏也有私學,荀淑在世時,李固、李膺等名士都師從過他,荀淑去世後,逢上黨錮,荀氏便收縮了私學的規模,如今主要是面對本族子弟,外姓的不多。

對這些碩儒來說,辦私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傳他們自己所習之道,但對周澈來說,他目前還不太重視這個“道”,他看重的是若能說服族中,利用這個擴大一下自己在中原的勢力,效仿後世袁項城。那麼這個隨營學堂就等同是一個人才儲備庫了。將這些人安插在豫州各縣。

荀攸想了一想,說道“今黨錮已解,此事可行。黃巾之所以生亂,一因閹宦當權,州郡之吏多貪濁鄙人,二也是因世風日下,聖人之道不顯,正該以‘禮教’導之。可行!”

隨後兩天,根據王允的號召,他主持的“講經會”又有不少士子來到,其中好多周澈的熟人,如李瓚、李宣、李緘、杜襲、傅弘等等。李瓚三人不說,杜襲是定陵人,傅弘是襄城縣人,他兩人當年也都曾從故刺史行春郡縣,與棗祗、繁欽一樣,周澈都是在東鄉認識的他們。

故友相見,周澈在舍中宴請他們,荀攸和新認識婦人荀彧、荀成作陪,又把王慧、周倉、方悅等人介紹給他們認識。席上酒酣,眾人談起本郡黃巾,少不了對周澈一番誇讚。再又說起天子解了黨/禁和王允、荀爽、孔融等新來的州中吏員,諸人又是十分的振奮欣喜,他們多是名門子弟,大多遭受黨錮,如今天子解了黨/禁,王允、荀爽、孔融又皆為他們的同道中人,他們的出仕之日想必不遠了。對此,周澈也是很期待的。這幾年他在豫州苦心佈局,不但招攬姜楓、黃蓋這樣的勇士輕俠,並與各郡縣計程車子廣泛交往,如果李宣、李緘這些人都能入仕,那麼他將來在中原也就有更多的朋黨可用了。

這天晚上的酒宴上剛剛說到可能諸縣之中遭受黨錮計程車子們離出仕不遠了。第二天,他就聽到了一個有關此事的好訊息荀彧被鍾繇舉為郡戶曹掾,同時被鍾繇舉薦的還有二十多個士子,或被舉薦為郡吏,或為舉薦為縣吏,其中不乏昨晚與周澈飲宴之人。

這些天,周澈他們出戰陳國,鍾繇也沒閒著。黃巾亂起,不少縣吏逃之夭夭,潁川太守令他選舉賢能填補空職,他趁此機會,不但選舉了這麼一批同道士子,而且還上書彈劾了好些平時沒有清譽,名聲不佳的郡吏、縣吏,又趕走了一批吏員。荀彧被薦為郡戶曹掾,這個郡戶曹掾的職位就是這麼來的,前任戶曹掾貪濁不堪,鍾繇早就看不慣他了,彈劾過他好幾次,只是因這個人有後臺故此不了了之,而今借戰亂整頓官場之風,又借王允到來之勢,再又借太守心不在焉、憂恐獲罪、對權柄不再如以往在意之機,終於將之一舉彈劾逐走。

在得了這個訊息後,荀彧來找荀攸、周澈,對他倆說道“公達,周君。元常薦我為戶曹掾,我不想任職。”

荀攸問道“為何?”

荀彧說道“我想周君出征郡外。”相比安安分分的當一個郡吏,荀彧也有年輕人的熱血,更想和周澈立功於郡外,博下軍功。

若是荀彧沒有被舉為郡戶曹掾,對這個請求,周澈當然求之不得,可是現在荀彧被舉為郡戶曹掾了,周澈又改變了主意。郡戶曹掌“民戶、祭祀、農桑”,兼及獄訟。民以食為天,郡戶曹既掌民戶,又掌農桑,且又掌祭祀,在郡府諸曹中乃是極其重要的一個職位,經常排名在其它諸曹之前。周澈已經掌握了郡兵曹,若是再能把郡戶曹掌握在手中,那麼一手兵權,一手民事之權,再加上杜佑、郭俊兩人的郡賊曹、郡決曹,又有司法之權為助,三權在手,又再加上掌管郡中人事大權的鐘繇與他交好,又再加上荀攸之族父荀爽為本州別駕,潁川太守早晚要離任,換個太守來,不管是誰,都無法再撼動他在潁川郡的佈局。

因此之故,他勸荀彧,說道“文若此言差矣!”

荀彧問道“周君何意?”

周澈說道“討賊與安民一樣重要。潁川剛遭兵亂,百姓急需安撫,你既被元常舉為郡戶曹掾,正當趁此良機為本郡百姓造福。”

荀彧低頭想了會兒,接受了周澈的意見。

周澈笑道“我若從皇甫將軍、朱將軍出征郡外,說不定還需要你的幫助呢!”周澈畢竟是客軍,潁川郡裡沒人,這支出郡的軍隊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荀彧走後,周澈負手在院中,立於石榴樹下,仰望枝葉繁茂,心道“數年經營,而今我名滿天下,手中有萬餘精兵,豫州郡朝吏員多為我之朋黨,根基已牢。等私學辦起,想來日後也將不會缺乏可用之人。可喜可賀。”

袁薇捧了茶水出來,見他獨立在樹下微笑,好奇地問道“夫君在想什麼?”

周澈接過茶水,抿了一口,指著從樹上垂下的枝葉,笑道“春風日暖,石榴蔥蘢,我在想也許離花開結果之時不遠了。”

袁薇不知他此話暗有所指,俏笑說道“石榴開花在四五月,還要好幾個月呢!”

周澈哈哈一笑,說道“是啊,還要好幾個月呢,但春天來了,離開花結果還會遠麼!”

……

郡中諸縣的名儒、士子齊聚陽翟,滿城衣冠人士。周澈在上值的路上,目之所見多是高冠長衣的儒生,碰上相識的人,他們在路上彬彬有禮地行禮問候,恍惚間,這座城竟不似一座剛剛經歷過嚴酷戰事的城池,而竟似一座來往無白丁、談笑皆鴻儒的文化之城了。

這天下午,王允子在太守府裡召開舉辦了講經會,各縣來的碩儒登堂演講,彼此辯難。周澈、曹操、荀彧、荀攸、李宣等晚輩子弟坐在堂下旁聽。

周澈雖是生長名門,自幼常見名士、宿儒,但在這一場講經會中,在這堂上卻是聽得如痴如醉。起初諸家碩儒還只是限於講經,到了後來,從講經又到辯論律法,又到討論禮樂,精彩紛呈。孔融、荀爽本來在旁聽,後來應諸家名儒之請,兩人也分別登堂講論,與人辯難,荀爽的《易》獨出機杼,令滿堂士子歎服,無人能難之,而孔融卻先是與鍾繇的一個長輩討論“孝”,接著又與陽翟郭氏的一個士子討論律法,並賦詩一。就像大多數的天才,孔融感興趣的東西很多,在各方面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多才多藝。

這場講經會原定晚上結束,卻一直到次日上午才因幾個老儒精神不濟而告一段落。王允本只打算辦一天經會的,但因與會之人意猶未盡,不願就此結束,而且郡中各地計程車子仍舊有不斷趕來參與的,在全郡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故此,一再延續,連續召開了三天。

在這三天裡,周澈只要有空就和荀攸、荀彧等去旁聽,聽到最後,他現了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與會的這些碩儒們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比如大多擅長辯論,大多博通諸經而不專一經,大多兼習儒、法兩家,而且在各種問題上,他們的觀點大多殊途同歸,有著令人驚奇的相似。細想之下,這卻也不足為奇。潁川郡計程車族多是累世的情誼,如荀氏、陳氏、鍾氏,其族中的名士平時就常在一起探討學問,長久下來,彼此之間自是分歧日少、相同日多。

周澈心道“潁川受戰國時法家遺風的影響,士人不孜孜於固守經學,做一醇儒之士,而是大多兼通儒、法兩家,彼此又來往密切,在學問上的觀點大多一致,志同道合,這也許是潁川士子後來結成一個政治集團的緣故吧!”

潁川在戰國時屬於三晉之地,三晉尤其韓國是法家的中心,申不害、韓非子的故里離陽翟只有幾十裡地,本朝以來,透過世傳“文法”,也即法律而任官達三世或三世以上的世族屈指可數,不過五六家,而潁川就有三家陽翟郭氏、長社鍾氏、潁陽王氏。受法家銳意進取、以法治國、崇尚權謀、維護中央集權等思想的影響,潁川士人以儒學為經,以法學為緯,積極參政,以天下為己任,所以黨人之中潁川人為數甚多,“八俊”裡李膺、杜密、荀昱都是潁川人,當年太學生的領袖賈彪也是潁川人。因具此崇法家、尚權謀之傳統,到了三國風雲際會的時代,潁川士人自就脫穎而出,曹操引古人之言,說“汝潁多奇士”,直到晉時,祖逖之兄祖納還說“我汝潁之士利如錐”。

從碩儒們的共同點,周澈想到了這些,又從這些想到了軍中將要興辦的隨營學堂。請荀攸做主講,荀氏也是兼修儒、法兩家,教出來的學生絕不會是腐儒,可以預見這些將來的學生們必會成為他日後的一大助力。

三天經會罷了,各縣士子歸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獸養殖大亨

小狐狸要崛起

遮天之無上道途

三驢大夫

最終獵殺

最終獵殺

幹校六記

楊絳

末世法師

滾開

震驚:我從系統歸來,外科第一人

君子蘭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