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2章 張讓作死來索賄 建功立業往冀州,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甫嵩在動身前,已寫好了捷報,敘了諸將之功,派人快馬露布送去京師,到了博平,他召集諸將,設宴為他們慶功。宴後,他單獨留下了周澈,笑道“皓粼,真是辛苦你了,我聽何校尉了,你兩人這一路配合默契,他對你讚不絕口啊。”“何校尉”即是那個北軍的郎將。

周澈謙虛地道“何君謬讚了,這是澈的本分。”

皇甫嵩把周澈單獨留下,是因為自知遣派三路人馬渡河有分周澈功勞的嫌疑,周澈雖一向謙虛恭謹,但畢竟年輕,年輕人難免年輕氣盛,他擔憂周澈會對此不滿,別叫因此做下什麼錯事了。他很看好周澈,所以不想因為這點事兒導致周澈日後犯錯,此時見周澈態度良好,所之話不像是假話,心中欣慰,用手指揉了揉太陽穴,笑道“哎,歲月不饒人啊,想當年老夫年輕之時,一人可獨飲五石,今日宴上只不過稍微多喝了兩樽,這會兒頭有點蒙昏沉。”往帳外望了眼,天色尚早,他示意周澈近前,一手扶住周澈,一手按住案几,撐身站起,道,“你陪我出去走走。”

周澈應道“是。”見皇甫嵩臉露倦意,心道,“剛才酒宴上他並沒有喝太多,與其是酒後頭沉,不是是身心疲憊。”皇甫嵩率數萬步騎,出平黃巾,壓力很大,特別是在冀州、南陽的戰事都不利於漢兵的情形下,可以,他一個人肩挑了整個大漢的安危。

周澈扶著皇甫嵩走了兩步。快帳篷口時,皇甫嵩把手抽回,整了下衣冠,再按住佩劍,挺直腰桿,這才走出了帳篷。他是一軍之主,沒有外人時可以顯顯疲憊之態,但在兵卒面前卻要保持威嚴。他一走出帳篷,帳外的兵卒皆行軍禮。

皇甫嵩仰臉望了望立在帥帳前的中軍將旗,藍天白雲,將旗飄展。他收回目光,笑著對行禮的兵卒們揮了揮手,道“都免禮吧。”對從在身後的周澈道,“咱們去望樓上看看。”周澈應諾,陪著他來中軍望樓,兩人登上。望樓高數丈,登臨其中,居高臨下,顧盼左右,視野頓時開闊。清風徐徐,遠處博平城牆高聳,四面田野麥綠。

皇甫嵩觀望多時,道“這大好河山。”

“是。”

“皓粼,卿家汝南冠族,天下名門,卿應知這天下之勢。”

“督帥說的是?”

皇甫嵩沉默了片刻,忽然一笑,道“我在白馬的時候,京城來了一位客人。”

“客人?”

“是張常侍的門客。”

張常侍,即是張讓了。周澈心頭一沉,心道“張讓的門客?莫不是有什麼蹊蹺?”口中應道“噢?”問道,“張常侍為何遣門客來見將軍?可是聖上有密旨麼?”

“聖上沒有密旨,張常侍倒是有封‘密信’。”

周澈問道“什麼密信?”

“張常侍向我索錢五千萬。”

周澈呆了一呆,道“索錢五千萬?”

“張常侍信中知我討賊所獲甚多,故求私錢五千萬。”

“這,這……”

皇甫嵩帶兵在外,為漢室“討賊”,張讓卻派人來索賄,這未免也太令人驚訝、氣憤了,要知在幾個月前,王允才剛揭了張讓與黃巾有書信來往。張讓當時又是向天子求饒,又是自請處分,沒想那邊才把天子糊弄過去,這邊又明目張膽地向皇甫嵩索賄。

周澈心道“這是白痴呢?還是作死呢?五千萬...”這種舉動、作為不明顯是在給自己拉仇恨值麼?也難怪後來袁紹把宮裡的宦者殺了個乾乾淨淨。

他從吃驚裡回過神來,道“督帥浴血擊賊,張常侍卻開言索賄,誤國者皆此輩也,實在可恨。”這時望樓上沒有別人,只有皇甫嵩和周澈兩個,皇甫嵩的從父皇甫規是出了名的心向黨人,皇甫嵩對黨人、士族也是十分厚待,故此周澈可以坦言無忌,不必隱藏心中想法。

皇甫嵩道“此輩閹宦,天下皆知其惡,而天子寬仁念舊,卻始終不忍棄之。皓粼!黃巾雖勢大,疥癬之疾,這亂政的宦者才是我大漢的沉痾痼疾啊!張、趙諸宦一日不除,我大漢一日不得安寧。算平定了黃巾之亂,日後怕也會又有別的變亂!”

“督帥英明。”周澈頓了頓,看了看皇甫嵩的面色,問道,“不過話回來,張、趙諸宦雖為我大漢之疾,但卻深得天子信用。督帥,張常侍索錢五千萬,這錢?”

“斷不能給!”

周澈點了點頭,不再話。皇甫嵩豈不知不給張讓這五千萬,張讓必會在天子耳邊搬弄是非,可若把這錢給了卻必會遭天下士子唾棄。一邊是獲罪於天子,也許丟官身死,一邊是被士族唾棄,身名俱裂。漢人重名節,皇甫嵩寧願選擇前者,也絕不會選擇後者。

完了這件事,皇甫嵩把話題轉回,道“所以我剛才對你講,皓粼,卿出身名族,應知天下之勢。”

“督帥請。”

“你剛過而立之年,適逢黨錮之解,前程遠大,不知你對你的將來有何打算?”

周澈心道“我對我將來的打算自是刺史、州牧爾。”心裡這麼想,因為搞不清楚皇甫嵩的意思,話卻不能這麼,他道,“對將來的打算?澈還沒有想這麼遠,澈只想快點平定黃巾,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

皇甫嵩笑了一笑,道“‘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好,好,得好。可是皓粼,百姓怎樣才能安居樂業?只平定了黃巾可以麼?”

“澈愚昧,請督帥示下。”

“這兒沒有外人,只有你我,我對你明言吧。”

“是。”

“皓粼,我很看好你。你在幽州、幷州之事我尚不清楚,但是在汝南西華一戰,我觀你在前陣破賊,英武躍馬,所向無敵,非常喜愛,當時我了一句話,你可知是什麼麼?”

周澈心道“當時我在前邊殺賊,又沒在你身邊,怎能知道?”恭謹答道“不知。”

“我當時‘將來定邊討賊安漢室者,此子乎’?”

“定邊討賊安漢室?”周澈心道,“這是何意?”

皇甫嵩轉過身,對周澈道“朝中政局如此,你年輕,沒必要牽涉其中,昔年班投筆從戎,慨然而言‘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今北疆的羌人常常作亂,禍害邊郡百姓,甚至擾亂北國,皓粼,以你的智勇才幹,如果依然在邊疆,定能安定一方,上為天子解憂,下,則亦能使北地百姓安居樂業。”

“你知道我是安定人,也知道我家世代將門,在涼州、在安定也算是頗有聲望,至今還有不少吾祖、吾父、吾從父的故吏在邊郡為吏、為將,你如果繼續擔任度遼將軍的話,我會寫信請求他們幫助你的。”

皇甫嵩的曾祖做過度遼將軍,祖父做過扶風都尉,父親做過雁門太守,從父皇甫規更是當年的天下名將,和皇甫嵩的曾祖一樣也當過度遼將軍。皇甫氏在內地可能不如荀氏、袁氏、周氏等中原士族的名望,但在邊地是很有威望的。如能得皇甫嵩的提攜、相助,倒的確是可以加快一些周澈在邊地站穩腳跟的度。可雖然如此,周澈對此還是沒有什麼底兒,他心道“西涼鐵騎名動天下,羌人勇士悍不畏死,若能在邊郡站穩腳跟,確是可以組成一支強軍,可距董卓之亂沒幾年了,我還來得及麼?”他知道皇甫嵩是愛惜他的才華,故此想讓他遠離朝堂是非之地,可這份好意他一時卻難以下決心接受。

“督帥美意!澈不知....此事澈以為還是等朝廷定奪吧。”

皇甫嵩似是看出了他的為難,笑道“黃巾雖大勢已去,但南陽張曼成餘部仍擁兵甚眾、冀州張角仍未兵敗,我部已定東郡,接下來要不去南陽、要不去冀州,很可能會去冀州,你現在不用答覆我,等徹底平定了黃巾之後再不遲。”

“是。”周澈感激地道,“督帥厚愛,澈惶恐,不知何以為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配的完美結局[快穿]

陳醋老湯圓

都市追債天師

行雲流水

豪門奪愛:季少的奢寵妻

花三朵

最速救護車司機傳說

機器人零號

北京,終究與我無關

蘭思思

紫禁城魔咒Ⅱ:邪靈

簡千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