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部 二十七,暴風驟雨,周立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桂蘭兩手在盆子的溫水裡浸了一浸,又用那婦女遞給她的毛巾把手擦乾了。她伸開凍得要命的腿腳,正要下車,第三個婦女端一盆火來,通紅一盆木炭火,不停地爆裂著細小的火花。劉桂蘭尋思,這盆火來得正好,兩隻腳都快凍折了,烤烤正好。可是,端火的婦女卻要她烤手。

老孫太太在一旁勸說:

“烤一烤好呀,來個客熱熱乎乎的。”

劉桂蘭只得伸手烤一烤,就要下來,老孫太太說:

“別沾地呀,踩在節穴子上。”

原來從大門外停著新娘大車的地方,經過院子當間的天地桌,一直到新娘房的炕沿邊的地面上,都鋪著炕蓆和節穴子。劉桂蘭下車,在炕蓆和節穴子上才邁上幾步,冷丁聽到人叫喚:

“郭主任來了。”

劉桂蘭聽了,眼睛閃亮著,一種熱熱乎乎的感覺,湧上她的心。她偷眼瞅他。這位連眉毛她都熟悉的郭全海,現在完全變成一個她不認識的人了。他穿一件嶄新的青直貢呢棉袍,戴一頂鐵灰色呢帽,這都是老孫頭替他借來,叫他穿戴的。青棉袍子上交叉披著紅色綢帶和綠色綢帶。臉龐直紅到耳根,小嘎們叫道:

“新郎比新娘害臊,看他臉紅的。”

接親孃子把新娘和新郎引到天地桌跟前,吹鼓手吹著海笛,奏著喇叭。三張炕桌摞起的天地桌上,點著兩枝紅蠟燭。閃亮的燭光在下晚的冷風裡搖晃。五個紅花瓷碗盛著五樣菜:豬肝、豬心、白菜、粉條,還有鮮魚,擺成梅花形,每一碗菜上,都插一朵大紅花。一個盛滿高粱的鬥上插著一枝香,還插著一杆摘去了秤砣的秤。新郎和新娘,衝大門外站在天地桌跟前,婦女們裡三層外三層地站在桌子的四圍。她們的眼睛老瞅著新娘,有時也看看新郎,她們肩挨著肩,手拉著手,評頭論腳,嘰嘰嘈嘈地小聲地吵嚷個不休:

“瞅她鞋上的花。”

“瞅那紅棉襖,樣子多好看,多合身。”

“這紅襖是杜善人小兒媳婦的,原先太肥,她自己改的。”

“手藝巧著呢。”

“還用你說?她是咱們屯子裡的細活的能手。”

“她剪窗花也是頭把手。”

劉桂蘭聽人當面議論她,只是低著頭,沒有吱聲。要是在平常,她就得改正她們的話:“咱剪窗花還趕不上白大嫂子手巧。”婦女還是談嘮著:

“聽老人說,拜天地都得穿紅,要不,得愁一輩子。”

“可不是?我過門那年,做不起紅襖,借他大地主的,好容易才借到手呀,那時候,窮人處處都為難。”

“這時候,窮人樣樣都好辦。老王太太大小子那門親事,親家指定要麻花被子,老王太太愁的呀,下晚合不上眼皮,眼瞅要黃了,農會墊上條被子,如今這兒媳可不娶到家來了?”

這時候,有人說:天頭太冷,還是快拜天地吧。又有人反對:子時沒有到。第三個人說:等到子時,新娘腳要凍掉了。老孫頭也說:“早拜天地,早生貴子。”吹鼓手吹打起來,儀式開始了。

拜完天地,郭全海靠左,劉桂蘭靠右,兩人迷迷瞪瞪地,踏著節穴子,朝上屋走去。一群年輕媳婦跑在先頭,站在門口,等著新郎新娘的到來。她們笑鬧著,議論著:

“看她左腳先邁門呢,還是右腳?”

“這有什麼講究?”

“右腳先邁,先養姑娘,左腳先邁,先養小子。”

新娘新郎走到門口時,老孫太太趕上來叫道:

“新娘子,別踩滴水簷呀,踩著了,婆家不發。”

不知是因為冷呢,還是咋的,劉桂蘭腦瓜都懵了。沒有聽到老孫太太的叫喚,就邁進門了,站在門邊的年輕媳婦和姑娘們都叫起來:

“左腳,左腳先邁進去的,先養小子。”

他們昏昏迷迷來到了洞房。老孫太太忙把一個高粱袋子鋪在炕沿邊地上,叫道:

“讓新郎上炕。”她指著高粱袋子添著說:“踩踩這個,步步升高。”掛在炕前的棗紅花緞子幌子放了下來。新郎新娘盤腿坐在炕頭上。一個青年媳婦在給新娘子梳頭。炕上還坐著三對抱孩子的媳婦,她們不說話,也不笑。劉桂蘭坐在炕上,腳才慢慢不冷了。她低著頭,想起老孫太太的這些規矩,忍不住笑著,郭全海和她,都不信這些,可是老孫太太說:

“不行禮,那不成了搭夥一樣了?”

行了禮,拜了天地,還要幹啥呢?劉桂蘭想:“由他們去吧。”她迷迷糊糊,聽人擺佈。

洞房是趙大嫂子給他們佈置起來的。天棚上掛著一個大吊燈,八仙桌上點著一對高大的紅蠟燭。桌上的魯壺[5]、茶碗,都蓋著紅紙剪的紙花。西牆,原是貼三代宗親的地方,現在貼著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肖像。炕梢牆上貼兩張紅紙,上書“和諧到老,革命到底”八個大字,右邊一行小字:“郭全海劉桂蘭新婚誌喜”,左邊落的款是:“蕭祥敬贈”。

裡裡外外,人們擠得滿滿當當的。老吹鼓手來唱完喜歌以後,執事的婦女端著兩樽酒,一樽給新郎,一樽給新娘,叫喝一口,交換著酒樽又叫喝一口。吹鼓手吹著進酒的海笛。小嘎們都擠上前來。他們仰著臉龐,瞅著他們喝完交杯酒,還是不散。老初擠過來張羅什麼,小嘎們淨往他的身邊擠,老初叫道:

“小嘎都回家睡去,三星晌午了。”

老孫頭也站在門口,說道:

“這些小崽子,將來你們都有這天的。這會子忙啥?”

孩子們笑著,只是不走。郭全海下炕張羅客人們吃飯。西屋是女客房。老田太太和趙大嫂子作陪客。老田太太說:

“這會子真省事了。早先那規矩才是大呢。窮人別想娶媳婦。還沒過門,就要八口豬。又是過節豬,又是過年豬,還有開鎖豬。講究的,得雙豬雙酒,彩禮衣裳還不算。窮人往哪去整這些財禮?”

趙大嫂子也應和著說道:

“這會子這些都免了,真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紀夢之詩

月颯伯爵

玻璃城

殊娓

正道屠龍

木易村長

最強和尚駕到

白冥

妖魔哪裡走

全金屬彈殼

鄉村桃醫

會說話的香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