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部 三十,暴風驟雨,周立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屯的參軍大會,在小學校的操場裡舉行。紅旗飄動著。郭全海參軍的訊息宣佈以後,會場上引起了參軍的狂潮。當場有三十多個年輕小夥子爭上來報名。老王太太才辦事的大小子,也報名了。他說:“跟著咱們郭主任爬高山,過大河,上哪去都行。到關裡也行。”小豬倌吳家富也報上名了。老孫頭把鬍髭一抹說:“老孫頭我今年五十一,也還是能幹,太公八十遇文王,屯子裡的小蔣介石算是整垮了。咱們去打大蔣介石,把他整垮,大夥都過安生日子了。”劉德山也要報名,他說:“咱是中農,這江山咱們也有份,咱也要去,咱們家有農會照顧,不用惦記。”劉德山帶頭,有七個年輕的中農先後報了名。李大個子在會上不聲不響,開完了會,回到家裡,把鐵匠爐和全部家當都收拾好了,整一掛小車,拉到西門外他表姊家裡,他表姊見他把家當拉來,驚訝地問道:

“你這是幹啥?”

李大個子一面搬東西,一面說道:

“咱去參軍,打垮蔣介石,回來再打鐵,鐵匠爐寄放你家。”

說完就走,跑到農會,找著蕭隊長說:

“我早報名了,得讓我去。”

蕭隊長睜眼瞅著他說道:

“你一定要去?都去了,這屯子交誰來管?”

“人有的是。我非去不行。人家上前方,當上英雄了。我呆在屯子裡,窩窩憋憋的,算個啥呀?帶擔架隊上前方,要不是領隊,早不回來了。”

蕭隊長說:

“你這個想法,不是共產黨員的思想,前方後方,不是一樣?一樣得安心的工作。不行,老一點的黨員得留下一兩個。郭全海要去,你就不能去。”

農會各小組,來了個競賽。有的說上前方痛快,有的看著郭主任也去,非跟去不行。有的是家人、朋友和農會小組組員的督促和動員。三天三宿,父母勸兒子,女人勸丈夫,兄弟勸哥哥,都用郭主任來作例子,郭全海成了參軍的旗子。第四天清早,郭全海和參軍的其他黨員,騎著馬上區委會去,要了黨的關係信,回元茂屯時,已經是晌午,蕭隊長正在農會的上屋,檢查參軍的人的名單。他點點人數,一共一百二十八名。其中有一個,名叫杜景玉,蕭隊長皺著眉尖,好像記起啥來了。他問站在一旁的郭全海道:

“這人名字好像看到過。”

郭全海說:

“這是杜善人的侄兒,在偽滿當過二年國兵,‘八一五’後,從長春回來。”

蕭隊長道:

“把這個人留下。”

郭全海問:

“怎麼的?地富成分不行嗎?”

蕭隊長說:

“地富成分也行,當二年國兵也不要緊。問題是他從長春回來,怎麼去的,怎麼回來的,要搞清楚。我們不能叫一個來歷不清的人混進我們的軍隊裡去。”

蕭隊長瞅著名單,又把李毛驢、老孫頭、老初、小豬倌等等的名字都抹了。張景瑞的哥哥張景祥早參軍了,他家裡要求把他留下來,蕭隊長也把他名字塗掉。一百二十八個人裡頭,他挑來挑去,通共挑了四十一個人,這四十一個人都是成分佔得好,歲數是十八歲到二十八歲的結實小夥子。

農會的灶屋,三個大師傅,剁菜,燉豬肉,切鹹菜,安排明兒歡送參軍的酒席。西門的木頭門框上,民兵用山裡拉回的松枝,扎著綵牌樓。小學校的課堂裡,點著兩盞豆油燈,白大嫂子,趙大嫂子和劉桂蘭領著十來多個婦女,用紅色的油光紙,扎著大紅花。

三星晌午,劉桂蘭才回到家裡。她給郭全海煮好的四個雞子,他沒有吃。他們又嘮了一宿,到天亮時,郭全海先起來穿戴,對劉桂蘭說:

“今兒不要再哭了,知道嗎?”

劉桂蘭擦乾眼窩說:

“知道。”

郭全海走進灶屋,挑起水筲,上外面的井臺上,挑回一擔水,放下水筲囑咐劉桂蘭:“下晚多挑兩挑水,灶坑邊上,別堆亂柴火,小心火燭。”往後又到馬圈邊,給青騍馬添一些穀草,加一點豆餅;又回屋裡找到一把鐵梳子,梳著馬毛。他嘴噙菸袋,屋前屋後,都細看一遍。柴夠一年燒的了。穀草少一點,他叫劉桂蘭在種大田前,多編點草帽,交農會去外屯換些穀草。他又吩咐了一些家常,民兵來請他赴席,他就走了。

這是陽曆四月裡的一個清早,冰雪都化了。屯子裡外,只有溝溝窪窪,背陰窪地裡,星星點點的,還有一點白色的雪點子。道旁的順水濠裡,渾綠的水,嘩嘩地流淌。一群一群的鵝鴨在濠裡遊走、尋食和鳴叫。大地解凍了。南風吹颳著,就是在清早,風颳在臉上,也不刺骨了。柳樹和榆木的枝上冒出紅的小疙疸,長著嫩綠的葉芽,遠遠一望,好像一片貼在藍玉的天上的雜色的煙雲。小家雀子在枝頭上啼噪和蹦跳。家家的洋草屋頂上,升起白色透明的炊煙。家家的院子裡,柴火垛趕上房簷似的高。房前屋後,在沒有籬牆,沒有障子的地方,都堆起一列列的柈子,整整齊齊的,像是木砌的一垛一垛的高牆。

牲口都添喂豆餅和高粱。犁杖、耕褱耙和鋤頭都擺在院裡,人們準備春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夢黃粱

春與鳶

神州仙女錄

黃師父

假裝

半截白菜

開局重生:從地產大亨開始

江山雲出

神魔經

宮梓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