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妃,王爷凯旋,本是喜事,但朝堂局势复杂,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李萱说道。
孙贵妃点头:“娘娘,您说得对。要不我们提前联络一些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王爷说话,争取让陛下能对王爷的兵权一事做出有利的决定?”
李萱微微皱眉:“此计虽好,但也要小心行事,不能让陛下觉得我们在结党营私。你暗中去联络几位可靠的大臣,探探他们的口风。”
孙贵妃领命而去。李萱又想到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或许本宫可以趁着王爷回朝,找个机会单独面见陛下,与陛下好好谈谈,消除陛下对王爷的疑虑。”
与此同时,朝堂上,大臣们得知朱棣即将凯旋,又开始议论纷纷。
“朱棣此次凯旋,恐怕会更加得势,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的权力进一步扩大。”一些忌惮朱棣的大臣聚在一起商议。
“是啊,要不我们再次上奏陛下,强调朱棣对太子地位的威胁,让陛下削减他的兵权。”另一位大臣说道。
而支持朱棣的大臣们也在商议如何在朝堂上为朱棣争取更多支持。
朱棣班师回朝,带着胜利的喜悦踏入京城。然而,他刚一回朝,便感受到了朝堂上紧张的气氛。
“王爷,您回来了。如今朝堂上关于您兵权的争论仍在继续,您要小心应对。”谋士提醒朱棣。
朱棣微微皱眉:“本王知道了。此次本王为大明立下战功,想必父皇会做出公正的决定。”
不知朱棣此次回朝后,朱元璋会如何处置他的兵权,李萱能否成功说服朱元璋消除对朱棣的疑虑,而朝堂上两派大臣又会如何展开激烈交锋,大明王朝在这凯旋归来风波起、后宫朝堂两难境的时刻,局势愈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争斗似乎即将拉开帷幕。
朱棣进宫向朱元璋复命,朝堂上气氛凝重,众大臣各怀心思,目光纷纷投向朱棣。
“儿臣参见父皇,此次出征,已成功击退北方游牧民族,边境暂时安宁。”朱棣恭敬地行礼说道。
朱元璋看着朱棣,眼中既有欣慰,又有忧虑:“棣儿,你此次立下大功,朕心甚慰。只是,朝堂上对于你兵权之事,争论已久,朕也颇为头疼。”
朱棣心中明白朱元璋的顾虑,赶忙说道:“父皇,儿臣一心只为大明,对兵权并无贪恋。一切听从父皇安排,只求能为大明继续效力。”
这时,一位忌惮朱棣的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朱棣王爷虽立下战功,但他在军中威望日盛,若继续手握重兵,恐对太子殿下的地位不利,还望陛下三思,削减其兵权。”
支持朱棣的大臣立刻反驳:“陛下,如今大明边境仍需良将镇守,朱棣王爷能力出众,若此时削减其兵权,边境恐再遭侵扰。”
两派大臣争论不休,朝堂上顿时吵成一片。朱元璋眉头紧皱,心中权衡着利弊。
朱棣看着争论的大臣们,心中无奈又气愤。他知道,自己身处这场权力博弈的中心,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在后宫,李萱正在为面见朱元璋做准备。她精心挑选了一份礼物,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朱元璋感受到她和朱棣的忠心。
“娘娘,您真的要单独面见陛下吗?这会不会引起马皇后的不满?”孙贵妃担忧地问道。
李萱微微皱眉:“如今王爷兵权之事迫在眉睫,本宫必须试一试。马皇后那边,本宫会找机会解释。”
李萱带着礼物,来到朱元璋的书房外求见。
“陛下,皇后娘娘求见。”太监通传。
朱元璋微微惊讶:“宣她进来。”
李萱走进书房,行礼后说道:“陛下,臣妾听闻王爷凯旋,特来向陛下道贺。这是臣妾为陛下准备的一点心意。”
朱元璋看着李萱,心中有些疑惑:“皇后,你今日前来,恐怕不只是道贺这么简单吧?”
李萱心中一紧,赶忙说道:“陛下英明。臣妾此次前来,是想为王爷说几句话。王爷一心为了大明,在边境出生入死,从无半点私心。还望陛下能明察,不要轻信那些无端的猜忌。”
朱元璋微微皱眉:“朕知道棣儿的忠心,但朝堂局势复杂,兵权之事,关乎大明的稳定,朕不得不谨慎考虑。”
李萱心中焦急,继续说道:“陛下,王爷对陛下和大明的忠心,天地可鉴。如今边境刚稳,正需要王爷这样的人才镇守。若此时削减其兵权,恐怕会让将士们寒心,也不利于边境的长治久安。”
朱元璋陷入沉思,没有立刻回应。
而在后宫的另一处,那些对李萱不满的嫔妃们得知她单独面见朱元璋的消息后,又开始蠢蠢欲动。
“姐姐,李萱单独去见陛下,肯定是为了朱棣的兵权。我们不能让她得逞。”一位嫔妃说道。
“哼,没错。我们得想个办法,让马皇后知道此事,让马皇后去对付她。”另一位嫔妃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于是,她们派人悄悄将李萱单独面见朱元璋的消息透露给了马皇后。
不知朱元璋听了李萱的话后会作何决定,马皇后得知李萱单独面见朱元璋后又会有什么反应,而朝堂上关于朱棣兵权的争论又将如何收场,大明王朝在这朝堂博弈起风云、后宫暗斗再升级的时刻,局势愈错综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席卷而来。
喜欢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