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巷250号内的一部手机上多次显示用户已关机。
“这是怎么回事啊,看来只能用第二种方法了。”陈进展喃喃道。
工业街道派出所内。
“我说我说,卓斌和我们是一伙的。”郑二泽说道,经过多人的连番审问,他的心理防线还是被击破了。
“你别给我乱咬人,没有证据就给我泼脏水。”卓斌气得冲上前去想要给郑二泽两个大耳刮子好在被拦了下来。
“卓所长,你这样是要犯错误的,有什么让他说完再说,正所谓清者自清嘛,你要是不干净也说不清楚了。”莫少云说道。
“对对对,我手机里有和卓斌的通话记录还有我们一起吃饭喝酒的视频。”郑二泽说道,他早就想过和卓斌合作的日子会有翻船的一天提早做好了准备,至少戴罪立功还能从轻发落。
“拿过来看看吧,把卓斌所长控制住别让他乱动,免得破坏证物。”莫少云看向卓斌。
“好啊,莫少云你算计我!你还是不是人。”卓斌大喊道。
“你这种害虫还想继续待在公安队伍里吗?不把你清理掉,真的是对不起我这个局长的身份,纪委的人很快就来了,你等着吧。”莫少云冷冷道。
“对对对,就是要这样。”郑二泽开心地哇哇大叫。
工业街道派出所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前脚刚抓了人的所长后脚就被人带走了,和郑二泽关系较好的警察纷纷将手机藏了起来准备下班再去换一个新手机。
“你也别高兴得太早,说说你背后的人吧。”沐阳说道,他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和自己作对,单凭郑二泽不可能想出这些方法来,其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我不知道,真的只是我们太爱钱了,我们不想我们的钱白白打了水漂。”郑二泽说道,之后他再也不说一句话,像是背后人很让他恐怖一样。
快活巷酒楼内六人正在把酒言欢。
“小陈总喊我们来应该不会单单只是为了喝酒吧?还有其他的事情吧?”周一隆看着酒杯说道。
“就是聚聚,我们都是在这个地方生活的,聚一聚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陈进展端起酒杯说道。
“应该的,我们是该聚聚了。”鲁能附和道。
“请各位来还真的是有难处要请大家帮忙。”陈进展叹了一口气。
“什么忙还需要我们帮忙?”程吉生问道,他嗅到了一丝利益的气息。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里要拆迁了吧,我想大家一起延缓一下拆迁,你们看怎么样?”
五人面露难色。
“我们都是小老板啊,这种事情我们怎么可以干呢?不行的啊。”张胜拒绝道。
“我不让你们白干,事成之后我们那些事给你们一成利润分红,每天都有。”陈进展自信地说道。
“一成的分红?能有多少啊,我们五个人分恐怕不够吧。”黄同声怀疑道,这个价格还不能让他满意想着继续抬高一下。
“一天分你们一成利润一人两万,全是现金。”陈进展看向五人心中料想五人一定不会拒绝。
“少了一点了吧,才两万,我们分分钟都是几百万上下的。”周一隆不屑道。
“那要是我鼓动你们的员工把厂给拆了呢,据我所知你们工资可是很久没有发了啊。”陈进展威胁道。
这番话如同拿住了五人的命门,他们五人都是开得纺织布小工厂一起扣押工资年底结算,这一举动原本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后面用了一点手段后压下去了,他们谁也不想工人们再闹起来。
“哈哈哈哈,我开玩笑的嘛,这事我们当然干了小陈总发话我们哪能不听呢。”周一隆连忙改口道。
“那你们四位大老板呢?”陈进展看向四人。
“当然答应了。”
周一隆五人回去后一商量还是先发了半年的工资下去稳住工人先,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工业区外的打工者看了都觉得他们该关一百年。
解决了卓斌后沐阳对于老工业区的违章问题十分顺手,一个星期就推进了两公里,被拆的小作坊自知理亏没有一家出来作对。
“要是能顺顺利利拆完这些违章就好了。”沐阳感慨道。
“拆完了还有更多的麻烦呢。”郝智慧给沐阳泼了一盆冷水。
工业区内的五个纺织工厂开始了一场演讲。
“广大的工友们啊,之前是我们的不对,不过也是工厂财务遇到了些许问题,不过现在有了一个大麻烦,政府成立了新工业区指导组要对我们工厂动手,他们要拆了我们的工厂,你们的工作也会没了,到时候想想你们家里孩子的补习班,家里的房贷、车贷怎么办。”鲁能装模作样捂住了脸。
纺织厂的工人们大部分都是挡车工这类的技术工人,虽然工资是一年才结算,但是他们的月薪都在一万三左右,这一笔钱足够让他们一家人过上不错的日子了,对于鲁能这番话人群马上有了反应。
“不能答应啊,工厂没了我们的家庭谁来管啊。”
“就是就是,我们到时候去哪里赚钱。”
在你一言我一语下人群的情绪很快就带动了起来,台上的五人见到这一幕很是高兴,只要大部分人有了这样的想法就算有几个清醒的工人也不会掀起什么风浪。
不过一会儿这帮人出现在了指导组大楼下。
“外面搞什么呢这么吵。”杨青透过窗户看见一大群人在楼下咋咋呼呼,大概估摸着有500多人。
“快去喊沐处长,楼下来了好多人。”
杨青发出爆鸣声整个指导组九人纷纷下楼。
“下来了下来了,大家喊起来。”
“不要拆工厂,我们的生活怎么办?”
声浪一浪比一浪高,于雯娴刚想给莫少云发消息被沐阳阻止了。
“我是指导组组长,你们谁是带头的?让带头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沐阳对着最前面的人说道,自打处理过老矿村的事情后沐阳对于这类事件算是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