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同行,这次考察一定很顺利。
终于出那天,曹修和冉老师带着大包小包登上了飞往国外的航班。
在飞机上,他们聊着对这次考察的期待和计划,气氛融洽。
到了国外,他们马上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不断向技术人员提问并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每次遇到难题,他们都一起想办法,直到找到最优解。
工作结束后,曹修邀请冉老师一起去附近吃饭。
餐桌上气氛轻松愉快。
“老师,您太客气了。”曹修笑着说,“我也得感谢您的帮助,没有您,这次考察不会这么顺利。”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感激和温暖。
考察归来,曹修和冉老师满载而归。
他们迅将学到的新技术和经验用于工厂生产,使新型钢材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显着提高,吸引了更多订单和客户。
车间里忙碌而有序的景象让有些人开始猜测他们的关系。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曹修和冉老师选择了沉默。
他们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只要保持良好的同事和朋友关系,不做违背道德的事,谣言自然会消散。
他们的关系反而因此更加纯粹和坚固,成为彼此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支持者。
厂长是个过来人,知道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冲劲,也没多说什么,“行,你去忙吧,没问题。”曹修得了准许,心里美滋滋的,转身就像脚下踩了风似的,匆匆往车间赶。
他明白这个出国考察的机会太难得了,得好好准备,可不能让厂长失望。
回到车间后,曹修就开始忙活开了。
他挨个检查机器,保证它们都运转正常。
同时,他还召集了同事,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免得自己不在的时候生产受影响。
厂长站在办公室窗户边,看着曹修忙碌的样子,笑着摇摇头,眼神里却满是欣赏。
“年轻人就是有干劲。”他知道,像曹修这样的年轻人,是工厂未来的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屋和刚子见曹修一个人忙得像个陀螺,赶紧劝道:“曹修哥,你就别担心啦,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小宇和明康也点头表示同意:“对,您出国考察还得查好多资料呢,生产的事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车间里的工友们都知道汽车钢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很关键,稍不留神就会出问题,所以每个人都格外认真负责。
看着大家这么用心,曹修心里特别高兴。
回想当初,这些徒弟们还什么都不会,现在在自己的指导下,一个个都能独当一面了,尤其是小宇和明康,变化最大。
从一开始的小白到现在充满自信的模样,全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
“这都是曹修哥教得好。”陈屋感激地说。
“没错,我们都得谢谢曹修哥。”刚子附和道。
一时之间,大家都开始夸奖曹修,觉得要是没有他,他们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就在这个时候,曹修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打电话的是冉老师,她说自己教学需要用到一些书。
曹修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他一直把冉老师当成自己的偶像,能帮上她自然是很荣幸的事。
于是,曹修打算回家取自行车去拉书。
他心想先把书装车上,剩下的就暂放在办公室。
可他没想到,这一下子就被林长生盯上了。